木頭怎麼保濕
㈠ 用斷木種香菇木頭要濕的還是乾的,怎樣的流程
用斷木種香菇木頭,相對濕度平均在70%左右為理想。菇場的土質以含石礫多的砂質土最佳,這樣可使菇場環境清潔,菇木不易染病、生蟲。
一、菇木的准備
1.菇木的選擇 適於香菇生長發育的樹種很多,有粟樹、柞樹、槲樹、樺樹、胡桃楸、千金榆、生赤楊等。
做為香菇生產所用的樹木,其樹齡從七八年生的幼齡樹到百年以上的老齡樹都可以生長香菇,但以樹齡15~30年生的樹木最適宜。10年生以下的小徑樹,因樹皮薄。材質松軟等因素,雖出菇早,但菇木容易腐朽,所以生產年限短,產生出來的菇體又小又薄。老齡樹則相反,雖然出菇較晚,但菇木耐久力強,可生產出很多優質香菇。不過老齡樹一般樹干直徑較大,管理不便,所以,菇木的直徑以5~20厘米的原木較為理想。
2.砍樹 選好的樹木要及時砍伐,伐樹期選在深秋和冬季為好。這時樹內營養物質豐富,樹液流動遲緩或停止,樹皮不易剝落。砍伐後的樹木因細胞不會立即死亡,不宜馬上接種,要將其放在原地數日,待樹木喪失部分水分後,方可剃枝,並運至菇場。在砍伐、搬運過程中,必須保持樹皮完整無損不脫落。沒有樹皮的段木菌絲很難定植,也很難形成原基和菇蕾。
3.截段 運到菇場的原木,要自然風干一段時間。風干時間的長短應根據不同樹種的含水量而定。當菇木含水量為35%~45%時接種,最適於菌絲生長發育。含水量大小可根據菇木橫斷面的裂紋來判斷,一般細裂紋達菇木直徑的2/3時,就達到了適合接種的含水量。此時可將菇木截成1米左右的木段,菇木長短要一致,便於堆放和架立操作。
二、菇場的選擇
菇場要選擇在菇樹資源豐富,便於運輸管理,通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菇場最好設在稀疏闊葉林下或人造遮蔭棚下,要求四陽六蔭,花花折射陽光能透進的地方。日照過多,菇木易乾燥脫皮,過蔭也不利於菇的生長。菇場附近要有溪流等水源,以便水分管理。常年空氣相對濕度平均在70%左右為理想。菇場的土質以含石礫多的砂質土最佳,這樣可使菇場環境清潔,菇木不易染病、生蟲。
三、接種
1.接種時間 氣溫在5~20℃的季節里,結合菇木的砍伐時間、不同樹種、菌種菌齡、生產規模等都可安排接種。氣溫在15℃左右時是接種的最佳時期。氣溫偏低發菌雖慢,但雜菌污染機會少。
2.接種方法 制備的香菇栽培種有木屑菌種和木塞菌種,因此接種方法有兩種。
(1)木屑菌種接種法 接種前先用電鑽或打孔器在菇木上打孔,孔深1.5~2厘米,孔徑1.5厘米,接種孔的行距6~7厘米,穴距10厘米,品字形排列。接種時取木屑種一撮,填入接種孔內,再將預先准備好的樹皮蓋蓋在接種孔上,用錘子輕輕敲平。玉米芯也可以作封蓋,先將玉米芯用錘子敲成四瓣,手拿其中一瓣用錘子逐個接種孔敲入即可。
(2)木塞菌種接種法 此法使用的一般是圓台形木塞菌種,也有圓柱形木塞菌種,種木應根據接種孔的大小制備。接種前先在菇木上打孔,然後將一塊培養好的木塞菌種塞入孔內,並用錘子敲平。
四、上堆發菌
發菌也稱養菌。發菌的過程就是將接種後的菇木按一定的格式堆放在一起,使菌絲迅速定植,並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向菇木內蔓延生長的過程。發菌時,菇木的堆放方法要因地制宜選用。
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井字形 適於地勢平坦、場地濕度高,菇木含水量偏足的條件採用。首先在地面墊上枕木,將接好種的菇木以井字形堆成約1米高的小堆,堆的上面和四周蓋上樹枝或茅草,防曬、保溫、保濕。
2.橫堆式 菇場濕度、通風等條件中等,可採用橫堆式。堆時先橫放枕木,再在枕木上按同一方向堆放,堆高1米左右,上面或陽面覆蓋茅草。
3.覆瓦式 適於較乾燥的菇場。先在地面上橫放一根較粗的枕木,在枕木上斜向縱放4~6根菇木,再在菇木上橫放一根枕木,再斜向縱放4~6根菇木,以此類推,階梯形依次擺放。
除上述3種擺放方法外,還有牌坊式、立木式和三角形擺放方法,各菇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
五、發菌管理
菇木堆垛後,即進入發菌管理階段。發菌管理主要指如何採取適當的措施,控制菇木的環境條件以促進盡快出菇。
1.遮陰控溫 堆垛初期,垛頂和四周要蓋有枝葉或茅草。接菌早、氣溫低時,為了保溫,垛上可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如果堆內溫度超過20℃時,應將薄膜去掉。天氣進入高溫時期,最好將堆面遮蔭改為搭涼棚遮蔭,這樣有利於降低菇場溫度。
2.噴水調濕 在高溫季節,菇木的含水量相應減少,特別是菇木含水量干至35%以下,切面出現相連的裂縫時,一定要補水。高溫季節要選在早晚天氣涼爽時進行補水。補大水後要及時加強通風,切忌濕悶,否則不但雜菌蟲害會大量滋生,而且易導致菇木發黑腐爛。
3.翻堆 菇木所處的位置不同,溫、濕條件不一致,發菌效果也會不同。為使菇木發菌一致必須注意翻堆。翻堆就是將菇木上下左右內外調換一下位置。一般每隔20天左右翻堆1次。勤翻堆可加強通風換氣,抑制雜菌污染。翻堆時切忌損傷菇木樹皮。
六、立木出菇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養菌,菇木已到成熟時期,較細的菇木已具備出菇條件(較粗的菇木往往要經過兩個夏季才能大量出菇)。成熟的菇木常發出濃厚的香菇氣味或出現瘤狀突起(菇蕾)。完全成熟的菇木必須及時立木,以便進行出菇期間的管理。
立木方式採用人字形,用4根1.5米高的木段分兩兩一組先交叉綁成兩個「X」形,在「x」形木架上放一根長橫木,橫木距地面60~70厘米。最後將菇木成人字形交錯排放在橫木上。人字形菇木應南北向排放,以使其受光均勻。
在菇木立木前,菇木要進行浸淋水處理。浸水時間的長短應使菇木在浸水地中沒有放出氣泡為止(一般為10~20小時),說明菇木已吸足水分。菇木在浸水過程中要輕拿輕放。千萬不能損傷樹皮並要求浸水時要用清潔的冷水。浸水時還應防止菇木漂浮,在菇木上面鋪上木排,壓上重物,使菇木全部沉沒在水中。
對沒有浸水池等設備的菇場,亦可用將菇木放倒在地面上使其吸收地面水分的方法催菇。乾旱無雨時,應連續幾天大量噴水,直至菇木上長出原基並開始分化時再立木出菇,這一方法,同樣可以達到催菇的效果。
七、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期間的技術措施應圍繞著「溫、濕、驚」三個方面著手。
1.溫度 菌絲發育健壯、達到生理成熟的菇木,經浸淋水催菇後,遇到適宜的溫度後即大量出菇。適宜出菇的溫度范圍為10~25℃。在這一范圍內,其溫差在10℃左右時有利於子實體的形成。較大的溫差變化,能使菇木營養暫聚,扭結成子實體,繼而在較高的適溫條件下膨大成小菇營,再在較恆定的適於子實體生長的溫度內,使小菇蕾正常的發育成人們所需的香菇。
2.濕度 香菇段木栽培出菇階段的濕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菇木的含水量,二是空氣濕度。如果菇木中含水量在出菇階段低於35%,不管其菌絲發育多麼理想,也無法出菇。第一年菇木的含水量在40%~50%為適合,第二年菇木含水量調節至45%~55%為宜,第三年菇木含水量指標為菇木重量近於或略重於新伐時的段木重量。菇木的含水量,出菇期比無菇期高。菇木年份越長,其含水量也要求隨之增高。另外在原基分化和發育成菇蕾時,菇場的空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左右。隨著子實體的長大,空間濕度應隨之下降至75%左右。當子實體發育至7~8分成熟時,空間濕度可下降至偏干狀態。
3.驚木 它是我國菇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的經驗。驚木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浸水打木。菇木浸水後立架時,用鐵錘等敲擊菇木的兩端切面。菇木浸水後其氧氣相對減少,驚木後菇木縫隙中多餘水分可溢出,增加了新鮮氧氣,使斷裂的菌絲更能茁壯成長,促使原基大量爆出。第二種為淋水驚木。在無浸水設備的菇場、可利用淋水驚木方法催菇。淋一次大水,在菇木兩端敲打一次,或借天然下雨時敲打菇木,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北方冬季下大雪時,可將菇木埋在雪裡,待雪溶化滲濕菇木後,進行驚木,效果也很理想。
㈡ 該怎麼讓木頭干透
自然風干放在戶外晾曬,設備烘乾放進乾燥倉中抽濕。
在木材乾燥過程中,由於木材在徑向與弦向的干縮率不同,在同一含水率的階段二者的差別越大,木材發生開裂可能性也越大。
若徑向與弦向的干縮率差別在乾燥的初期就比較大,木材將發生表面開裂,在乾燥中期與後期二版者的差別還比較大的時候,木材將易於產生內部開裂,要有效降低開裂程度權以至完全避免開裂現象。
(2)木頭怎麼保濕擴展閱讀:
木材是傳統的建築材料,在古建築和現代建築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結構上,木材主要用於構架和屋頂,如梁、柱、櫞、望板、斗拱等。我國許多建築物均為木結構,它們在建築技術和藝術上均有很高的水平,並具獨特的風格。
另外,木材在建築工程中還常用作混凝土模板及木樁等。
在國內外,木材歷來被廣泛用於建築室內裝修與裝飾,它給人以自然美的享受,還能使室內空間產生溫暖與親切感。在古建築中,木材更是用作細木裝修的重要材料,這是一種工藝要求極高的藝術裝飾。
㈢ 我得了一些木頭要怎樣保養 木頭才不會開裂
防止木材開裂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可以採用高溫定型處理。可以有效的消除木材內裂的可能,還可以使用機械法防裂,就是使用防裂環,還可以在木材的端部和表面塗刷防水塗料,可以很好的減緩木材表面的蒸發速度,這樣也可以減少木材的開裂。還可以用防水劑進行清除處理也是很不錯的防裂的方法。
㈣ 普通木頭怎麼處理防腐
木材防腐處理有哪些辦法?
(一)浸泡法
1、用量:在常溫常壓下,將木材浸泡在盛防腐劑溶液的槽或池中,木材始終處於液面以下部位。浸泡時間視樹種、木材規格、含水率和葯劑類型而定,具體以達到規定的葯劑保持量和透入度為准。
2、目的:為了改善處理效果,在浸泡液中可設置超聲波、加熱裝置,以及添加表面活性劑,改進木材的滲透性。
3、浸泡時間:視浸泡時間的長短,浸泡法可分瞬間浸漬(時問數秒至數分鍾)、短期浸泡(時間數分鍾至數小時)和長期浸泡(時間數小時至1個月)。
4、適用范圍:適用於單板和補救性防腐處理,以及臨時性的木材。
(二)擴散法
1、原理:這種方法是根據分子擴散原理,藉助於木材中的水分作為葯劑擴散的載體,葯劑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擴散到木材的深層。
2、擴散法防腐處理木材須具備如下條件:
(1)小材含水率足夠高,通常為35% ~ 40%以上,生材最好,
(2)水載型葯劑(打散型) ,溶解度高,且固化慢,
(3)環境溫度和濕度較高。
3、分類:分漿膏擴做法、浸漬或噴淋擴散法、綁帶擴散法、鑽孔擴散法(或點滴擴散法)和雙劑擴散法。
4、優點:擴散法處理設備投資少生產工藝簡單。也很容易在農村進行應用和推廣。
(三)熱冷槽
1、原理: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木材內的氣體熱脹冷縮,產生壓力差,以便克服液體的滲透阻力,即將木材在熱的液體中加熱。
2、做法:令小材中的空氣膨脹,部分水分也蒸發,木材內部壓力高大氣壓,空氣和水蒸氣向外部溢出,此時,迅速將木材放置在一些較冷的液體中,木材驟冷,而木材內的空氣就會因收縮產生負壓,冷的液體滲入木材內。
3、分類:按處理方法可分雙槽交替法、單槽熱冷液交替法和單槽置冷法。
4、適用范圍:由於處理效率較低與加壓法比單位產品的能耗大。所以一般通用於小批星的木材防腐處理。
二、木材防腐措施有哪些?
根據木材的腐朽原因,木材的防腐通常採取兩種形式:
1、是創造條件,使木材不適於真菌的寄生和繁殖,即破壞真菌的生存條件:
(1)最常用的方法是對木材進行乾燥,使其含水率降至20%以下,即干法保管法。干法保管法是木材的三種物理保管方法之一,另外兩種方法是:濕存保管法和水存保管法。
(2)在儲存和使用木材時要注意通風和排濕。對木材構件表面應刷以油漆,使木材隔絕空氣和水汽。總之,就是要保證使木構件經常處於乾燥狀態。
(3)濕存保管法和水存保管法的防腐原理:都是通過將木材保持在很高的 含水率,使木材細胞腔被水分所佔據,木材由於缺乏空氣而破壞了真菌生存所需的條件,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
2、是把木材變成含毒的物質,使其不能作為真菌的養料。
(1)將化學防腐劑注入木材內,把木材變成對真菌有毒的物質,使真菌無法生存。這是木材的化學保管法。
(2)注人防腐劑方法很多,通常有表面塗刷法、表面噴塗法、浸漬法、冷熱槽浸透法、壓力滲透法等,其中以冷熱槽浸透法和壓力滲透法效果最好。
(3)常用的水溶性防腐劑的品種有氟化鈉、氟硅酸鈉等;常用的油質防腐劑有克魯蘇油、蒽油等。木材腐朽除因真菌的存在外,還可能會遭到昆蟲的蛀蝕。常見的蛀蟲有天牛、白蟻等。防止蟲蛀的辦法是向木材內注人防蟲劑。
㈤ 木頭怎麼保養
要避免陽光直射。盡管秋日的陽光沒有夏季猛烈,但長時間的日曬加上本來就乾燥的氣候,木質過於乾燥,容易出現裂縫和局部褪色。
要防止灰塵。一般用紅木、柚木、橡木、胡桃木等製作的比較高檔的原木傢具都有精美的雕花裝飾,如不能定期清潔復除灰,細小縫隙中容易積灰影響美觀,同時灰塵更是讓木製傢具迅速「變老」的殺手。
要保持滋潤。木製傢具制的滋潤不能靠水分來提供,也就是說不能光用濕漉漉的抹布簡單地擦拭,而是應該選用專業的傢具護理精油,它蘊含容易被木質纖維吸收的天然香橙油,可鎖住木質中的水分,防止木質乾裂變形,同時滋養木質,由里到外令木質傢具重放光彩,延長傢具的使用壽命。
避免硬物劃傷。打掃衛生時勿使清潔工具觸及傢具。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堅硬的金屬製品或其他利器碰撞傢具,以保護其表面不出現硬傷痕跡以及掛絲等現象。
不宜放在十分潮濕的地方,以免木材遇濕膨脹,時間長了容易腐爛,抽屜也拉不開。應定期進行保養。在正常zd情況下,每季度只打一次蠟就可以,這樣傢具看起來有光澤而且表面不會吸塵,清潔起來比較容易。
㈥ 木頭怎麼保養
木頭怎麼保養?應當分開來說,如果是原木如何保養,又要分具體的木頭,如松木,有一名話叫水底萬年松,不濕不幹半年松,松樹在水下是可以保存很久的,所以古代它被用作橋梁的基礎,也就是橋墩的水下部分是用它作為基礎的,穩固河岸的水下部分也用它。所以保存松木最好是將它浸在水中。如果是其它木材,就要去掉皮,鋸成材,經過蒸餾,將油脂去掉,也就是去掉它的內應力,內部有的蟲也會被殺死,這樣的木材才不會變形與腐爛。松木也可以這產處理,並且塗上防腐劑後,可以作為露天裝飾與板凳的用材。如果是木質傢具,就得塗上防腐油漆,傳統的杉木桶是塗桐油的,現在有用樹脂漆。以前的傢具也有塗生漆的,但是它在不幹時有一定毒性,有人會過敏。現在也多用樹脂油漆,這樣可以保存多年。
㈦ 常用木製品怎樣保養
簡單的回答,當然是保濕嘍。
可你知道嗎,木器保濕也分表層保濕和深層保濕兩種做法。表面保濕,是用潮濕的抹布擦拭,然後用噴瓶蠟(碧麗珠)。深曾保濕,是用乾燥的抹布擦拭,然後用養護品深層滋潤木器,並防止其水分蒸發。水,往往要隱藏在一種介質里,比如保濕木蠟、精油或是滋潤霜中,才可以「混」進油漆和木頭中去,這個過程你可能無法看到,但它的確因為改換了模樣而抵達了木器深層。所以,滋潤補水型養護品必須為親油性成分(如植物油脂、植物精油、生化成分等)。當然,不同的木材、不同的年限、不同的狀況都對深層滋潤保濕有很大影響。
1.每年變季的時候對木器進行深層保濕效果最明顯,能幫助容易流失的水分一直維持在最佳水平。
2.不要在陽光下或者陰雨天進行保養。
3.使用含有更多的營養成分的養護品效果自然會更好。
4.養護過程中給予木器一個合理的吸收過程。
5.對於嚴重缺水的木器,不妨在乾燥的季節多做一次養護。
6.如果發現已經有局部的裂紋或者龜裂,可以藉助小工具將養護品擠入裂紋內部,避免其繼續擴大。
7.再好的養護品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都是累贅。
8.經常不斷地保持木器清潔,不要讓生活污垢長時間附著在木器表面,導致污垢形成無法清除的頑垢。
9.每年乾燥季節養成對木器養護的習慣。
10.每年的春秋兩季進行木器「進補」。
㈧ 木頭開裂 可以加水保濕嗎
核桃油,或者橄欖油也行
不過裂了肯定也不能恢復了就是只能保持吧
㈨ 木頭怎麼防水
拋光木頭後,跟前面染完色的木頭一樣,得用黏黏的釘布把木塵擦掉。
拿藍色膠帶沿著木邊貼一圈保護瓷磚,然後就拿能吸水的布開始擦亞麻子油。
雖然亞麻子油是天然的,但是還是有味道,開窗戴口罩是必要措施,再來呢,還是得等二十四小時完全乾透後,才能再上一次或是上釉。
上完亞麻仔油以後,用刷子刷上亮光防水漆。
再用系數220的砂紙磨粗,准備上第二層,拿布沾礦油精擦掉磨粗後的粉塵,然後上第二層亮光防水漆,重復同樣步驟刷第三層。
注意事項:
杉木在進行防水處理後,切忌用硬物或尖銳物體與之碰撞,這樣會將杉木表面的防水塗層給碰掉,從而降低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