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嘔吐補水喝什麼
A. 嘔吐腹瀉後喝什麼好
嘔吐腹瀉一般是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在積極的葯物治療的同時,可以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一般是喝點口服補液鹽,也就是淡的糖鹽水。
B. 嘔吐腹瀉後喝什麼好
嘔吐腹瀉後可以食用:鹽、糖、蜂蜜、茶、豆漿、豆花、米
腹瀉後的 可 食 食 物 :
蔬菜類:蔬菜嫩葉、菜泥、馬鈴薯、冬瓜、黃瓜、莧菜、油菜、香菜
水果類:香蕉、葡萄、西瓜、橘子、經過濾的果汁
肉類 :雞、魚、牛肉、嫩豬肉、動物內臟、蛋
五穀、根莖類:大米及其製品、麵粉及其製品
腹瀉營養飲食調理
營養治療
1、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復發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並造成體內熱能過度消耗。為改善營養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可採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食物中的營養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加重了胃腸的負擔。每天可供給蛋白質100克左右,熱量2500~3999千卡。
2、宜供給低渣飲食:使用低渣飲食的目的是盡量減少食物在消化後給腸胃消化道留下的殘渣量,從而減少糞便量,並排除機械性的刺激,以及任何刺激物質,以減少腸胃道的蠕動,使其獲得休息,使病人早日康復。
不同時期的營養飲食調理
1、發病初期,飲食應以能保證營養而又不加重胃腸道病變部位的損傷為原則,一般宜選擇清淡流質飲食,如濃米湯、淡果汁和面湯等。
2、急性水瀉期需要暫時禁食,脫水過多者需要輸液治療。
3、緩解期排便次數減少後可進食少油的肉湯、牛奶、豆漿、蛋花湯、蔬菜汁等流質飲食。以後逐漸進食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質飲食。
4、恢復期腹瀉完全停止時,食物應以細、軟、爛、少渣、易消化為宜。如食慾旺盛,就少食多餐。少吃甜食,因糖類易發酵和脹氣。腸道發酵作用很強時,可吃些澱粉類食物。每天都應吃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還可飲用強化維生素C的果汁,以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供應。
腹瀉時應該盡量減少吃蔬菜
許多人腹瀉時,認為吃油膩食物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而加重病情,於是就想方設法多吃一些新鮮蔬菜,以為這樣對病情有利。其實不然,此舉不僅對疾病不利,而且還有害。
許多新鮮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捲心菜等均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這些蔬菜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但當人處於腹瀉、消化功能失調,或胃酸過低時,腸內硝酸鹽還原菌大量繁殖,此時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鮮,也會導致中毒而引起腸原性紫紺。
當發生腸原性紫紺時,亞硝酸鹽會引起血液中無攜氧能力的高鐵血紅蛋白劇增,從而造成機體出現缺氧,表現出相應的各種症狀。輕者除黏膜、指(趾)甲呈灰藍色外無其他症狀,重者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氣促、血壓下降等症狀,而且皮膚、黏膜及指(趾)甲呈藍褐色,更為嚴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昏迷、驚厥、呼吸困難、心律不齊、瞳孔散大等症狀,如不及時搶救可發展為呼吸循環衰竭。
因此,當消化功能不好時最好到醫院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飲食,並減少蔬菜的進食量。
三種腹瀉不用吃抗生素
1.病毒性腹瀉:這種腹瀉都屬於自現性的,抗菌素不起作用,多吃也沒有用。但是極易由於上吐下瀉造成脫水,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本身再有一些基礎病就容易引發其他病變,如心功能不全等。如果年輕人出現嘔吐、腹瀉的情況,可以在家喝些加糖、加鹽的水,還可以吃一些收斂葯物,比如腸樂、整腸生、金雙岐等生物制劑。
2.旅行者腹瀉:在衛生條件不好的地方飲食衛生得不到保障,這種情況下傳播的腹瀉也沒有必要用抗生素,因為這種腹瀉很快就能自愈,只要身體別脫水,適當吃些收斂的葯,有的人抵抗力好,甚至不用吃葯,幾天內就會康復。
3.秋季食物中毒造成的腹瀉:這類腹瀉也好判斷,通常都是群體發病,這種腹瀉同樣沒有必要一定使用抗生素,除了細菌性感染的腹瀉,只要水電解質平衡沒有出現異常,都不用吃抗生素,可以多喝水,補充電解質並避免乳製品及固體食物,旅行時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類、海鮮及不潔的飲料,多喝可樂、柳橙汁等酸性飲料,有助於抵制大腸桿菌的數量。
C. 腹瀉拉稀應該吃什麼葯比較好得注意使用口服補液鹽補水治療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臨床上出現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同時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
一般來說, 腹瀉是由於胃腸道消化不良、腹部受冷,導致腸道蠕動速度加快導致的。在病發後,不建議隨意使用止瀉葯,如果腹瀉同時伴隨著嘔吐和脫水,則需要積極進行補液治療,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一、肚子拉稀吃什麼葯好?
1、在治療上,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若只是單純性因為消化不良、腹部受涼導致腹瀉,則可以用腹瀉葯、腸炎寧等葯物來調節腸胃,補脾益腸,患者平時多喝溫開水,注意保暖。
2、對於是因為腸道菌落失調導致的腹瀉症狀,可以考慮進食一些胃動力葯物和一些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落問題,保證腸道菌落平衡,讓腸道恢復正常功能。
3、對於腹瀉脫水較多的人來說,一定要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可使用(博葉)口服補液鹽III,能夠有效調節腸道水、電解質代謝平衡、達到快速補液鹽、安全止瀉、減少糞便量和嘔吐發生,縮短病程。
若是腹瀉疾病嚴重時,出現高熱、驚厥等,應當及時就醫,以免拖延。
二、肚子拉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在飲食上,患者應少吃一些寒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脾的負擔,令身體陽氣減衰。腹瀉最重要的是補脾胃,讓脾胃恢復正常,才能夠讓消化能力恢復。
2、對於腹瀉患者,若是拉稀身體出現了腸炎的現象,患者就要及時用一些消炎的葯物治療,所以平時的食物要吃熱一些的,吃水果吃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加熱一下地再服用。
三、腹瀉愈後飲食應該如何做?
腹瀉後患者的飲食看護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避免加重腸胃的負擔,要吃一些易消化軟爛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
與此同時,不妨多吃一些有止瀉收斂功能的食物,如胡蘿卜、香菇、山葯、小米等食物。避免進食一些油膩、生冷寒涼、高纖維的食物,容易加大腸道的負擔,令腹瀉症狀加重。
D. 拉肚子後如何正確補水
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拉肚子時及時補水很重要正常情況下,消化道里的大部分水分會被大腸黏膜吸收,消化過的食物殘渣變成半固體狀的糞便排出體外。 而當拉肚子發生時,大腸內的黏膜遭到破壞,它對水分的吸收功能就會大大減弱,或者由於腸內外的滲透壓發生改變,導致過多液體流入消化道,迫使腸胃蠕動加快,使消化道內的食物殘渣含水量過高。大腸無法吸收水分,水分大量被排出,就會引起體內脫水的現象。所以, 腹瀉時,患者更應該及時補水,以防脫水過多。 病人拉肚子後補水是相當有講究的。拉肚子期間,光喝白開水或純凈水,不僅水很難被吸收,還容易導致水中毒,造成病人水腫。患者可自製補液水,取米湯500毫升加入細鹽1.75克(約半啤酒瓶蓋);或取白開水500毫升加細鹽1.75克、白糖10克。若不脫水後仍有拉肚子,則應按照「丟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液。 補液過程中應注意補液速度和補液量,並要考慮患者的年齡、心肺腎功能及病情,以避免並發症的發生。心、腦、腎功能不全及高鉀血症患者慎用。家庭治療期間如果拉肚子不見好轉或加重,出現頻繁嘔吐、有休克表現或伴有其他嚴重並發症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另外,拉肚子會造成患者脫水,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引發其它一些更嚴重的並發症。所以患者發現了拉肚子脫水現象時,應當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不要輕視腹瀉的治療 ,更不可盲目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