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補水有什麼區別
Ⅰ 運動中不同的人怎麼補水
1、青少年 如果運動中出汗量大,比如在0.5~1升,可補充含有電解質和糖的運動飲料。
2、老年人 老年人運動量一般不大,出汗量也不多,有的人還伴有某種慢性病,沒有必要補充運動飲料,可以適量補充礦泉水、白開水、茶水、綠豆湯、牛奶等。
3、肥胖者 對於肥胖者,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減體重,消耗體內多餘的能量儲備。因此不要補充含能量物質的飲品。如果出汗多,可補充含有電解質的無糖飲料。
4、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患者進行鍛煉應避免大強度運動,防止血壓的大幅度波動;如果出汗量較大,應補充鈉離子濃度較低的飲料,以防止鈉離子攝入過多對血壓的負面影響。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應進行有規律、累計時間較長的低強度運動,幫助控制血糖;同時避免大強度的運動,防止血糖的大幅波動。如果出汗量較大,可補充低糖或無糖的飲料,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引發的損害。
Ⅱ 運動怎樣補水
運動時人體會消耗很多體力,人體的水分也會轉化成汗液揮發掉。因此及時的補充水分對於保證身體健康和提高運動效果很重要。那麼怎樣補水才更加健康有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運動補水的知識,歡迎閱讀。
鍛煉前就要喝水
運動前就要喝水,尤其是做消耗體能多的運動時,以防運動時補水不及時。一般運動前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就應該喝水。
鍛煉強度大最好喝牛奶
對於一般運動,喝水就可以。若鍛煉強度大,時間超過3小時,建議喝牛奶或巧克力奶,可以補充隨汗液流失的鈉和鈣,還能提供能量,有助於機體恢復。如果不喜歡牛奶,喝椰汁也可以。
不必喝太多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因為食物完全可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為什麼不必喝太多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呢?請看《運動飲料背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這篇文章。
建議每15分鍾喝水一次
每個人運動時排汗量不同,需要補充的水分也不一樣,只要保證不感到口渴就行。
一般來說,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鍾補充110—170毫升的水,大約10—15小口。
運動中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怎樣?
會造成一系列的脫水症狀。輕者有容易疲勞、口渴煩躁、胸悶、心慌、氣短的感覺。嚴重者則會出現視物模糊、注意力不能集中、反應遲鈍、運動水平明顯下降的表現,更嚴重的可能昏厥。
Ⅲ 運動補水有什麼原則嗎聽說這喝水有講究的
1、運動前先補水
如果不想在運動中或是運動後脫水,可以採取運動前2個小時先提前喝水的辦法。這是因為運動前喝水可提高身體的熱調節能力,降低運動中的心率。值得注意的是,運動前補水需要提前2小時喝,因為需要給腎一定的代謝時間,這樣腎才能將多餘的水分從身體排出。
2、補水不易溫度過高或過低
不管是白水也好專業的運動飲料也罷,即便是大熱天進行完運動,也不要急著找一瓶冷冷的灌下;當然過熱水的也不好,會增加出汗量,也會讓身體不舒服。溫度在8~14℃是最合適的,也就是普通常溫的溫度。
3、早晨運動需要先補水
很多人喜歡在早晨進行身體鍛煉,這樣一天都會感到神清氣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早晨鍛煉需要在鍛煉之前就要補充水分,因為經過一夜的休息人身體內的水分已經被代謝的所剩無幾,這時如果讓身體在缺水的情況下運動,很容易脫水。
(3)運動與補水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運動飲料飲用的原則
運動飲料不能隨便喝,在不需要補充的時候補充,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功能性飲料除了水之外,還含有葡萄糖、鈉和鉀等,這些物質只有在大量流失後才需要補充,如果運動沒有造成鈉、鉀等溶質是的流失,就喝進大量功能性飲料,就會增加鈉、鉀的含量,可能會影響到水電解質的平衡。
運動補水非常有講究。運動強度、時間長短、天氣情況等都有影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根據體重來判斷。由於脫水是運動後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根據「運動前體重減去運動後體重再除以運動前體重」的方法,來計算脫水占體重的比例。
當脫水量小於體重的1%時,你會感覺到輕度口渴,此時只需要補充普通水;當脫水量占體重的2%—3%,以50公斤的體重為例,運動後體重下降1—1.5公斤時,需要補充濃度低於 0.9%的鹽水;只有當脫水量大於體重的4%時,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
此時運動消耗了大量的水分,電解質、鈉和鉀等物質也隨著大量流失,補充運動飲料可以幫助恢復人體機能。
Ⅳ 運動後補水很重要
運動後補水很重要
運動後補水很重要,在運動的整個過程中補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運動期間身體水分隨著汗液流失很快,不及時補充水分容易導致運動無狀態、頭暈目眩。所以掌握運動後補水很重要。
運動後補水很重要1
運動減肥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隨著運動,身體相應產生一些變化,最顯著的就是發汗流失很多水分,所以很多人運動後,都會覺得口渴,想喝水,但是運動後補水也很重要,補得不對反而對身體有害。
太多太猛傷身體。運動後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血液濃度迅速稀釋,會給心臟帶來巨大負擔。尤其剛運動後,心臟的負荷需一定時間緩解,喝水速度太快會使血容量增加過快,加重心臟負擔,引起體內鉀、鈉等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心力衰竭、胸悶、腹脹等情況。此外,暴飲還會讓身體反射性出汗,使本就缺水的身體再一次面臨透支危險。喝得太快太急還易將空氣吞入體內,造成腹脹、腹痛等不良反應。
平緩多次是道理。科學補水應遵循積極主動和少量多次的原則。馬拉松專業選手補水時,都會捏住瓶口,使單次補水量減小,並多次補給,從而達到快而有效的補水效果。所以正確的方式是保持補水速度平緩,並間歇多次進行,每次飲水量不宜超過200毫升,兩次補水至少應有15分鍾的間隔。
首選天然礦物質水或運動飲料。運動時會丟失大量汗液,其中98%~99%的成分是水,剩餘的則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種電解質。過多丟失體內電解質,對運動能力及健康有嚴重影響。因此大量運動後既要補水,也要補充礦物元素。1小時以內的運動補充液體以水為主,長於1小時或在極端氣候下,建議喝運動飲料。純凈水不適合作為運動時或運動後的飲用水,因為不含礦物質。此外,運動後內臟器官也處於高溫狀態,喝太多冰水會引起腹瀉,加劇脫水。劇烈運動時,咽喉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突然受涼刺激,也易引起喉部發炎、咳嗽。
別忽視運動前的補水。不注意運動前和運動中的及時補水,會加速身體脫水症狀的出現,最好在運動前2小時至半小時內補水300毫升左右。天氣炎熱時,運動人士還應額外補充250~500毫升水。運動前後不能喝汽水,其含有的二氧化碳會讓胃部脹氣,不利於運動健康。運動後,心跳恢復需一段時間,所以盡量不要立刻喝水,先休息10分鍾左右,待心跳恢復正常後,再慢慢喝水。
運動後補水很重要2
運動前:補充適量水分,防止運動時缺水
我們習慣運動後補水,而往往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水。一般在運動前30~120分鍾需要補充水分大約300毫升,這樣可以提高機體的熱調節能力,降低運動中的心率,給腎臟代謝充足的時間,將體液平衡和滲透壓調節到最佳狀態,有足夠時間使多餘的水分從體內排出。
尤其是跑步前,補水至關重要,有不少人會忽略跑步前的水分補充。其實當感覺到口渴時,機體已經失去了約3%體重的汗液,所以感到口渴才進行補液是不行的,補充水分要提早。 在特別熱的天氣里,額外補水250~500毫升也是很有必要的。
運動中:小口慢飲多次補水,切忌一飲而盡
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補充水分,千萬不要以為運動時想怎麼喝水就怎麼喝水,否則會讓身體吃不消。運動時出汗量較大,選擇合適的'時機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認為,水的胃排空速率約為每分鍾13毫升,中小強度的運動對胃排空水的速率影響不大,即使運動至疲勞狀態,胃排空速率也不會改變。所以, 運動中少量多次補水,即每隔15—20分鍾補充150~300毫升,不會引起胃痛。
千萬不可一次補充太多,否則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痛、惡心、嘔吐等現象。 另外水溫控制在15攝氏度至22攝氏度,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切忌為圖痛快一飲而盡。
運動中補水時,還需要注意根據運動強度大小的不同,靈活調整補水間隔時間、補水頻次及補水量。運動強度由強到弱,分5分鍾~10分鍾一次不等進行補水,每次補水量一般為100~200ml,不可一次補水的量過大,也不可補水頻度過高。
運動後:以平緩速飲水,間歇分次飲用
運動後,出汗較多,並且呼吸也較快,所有這些都會使口腔、咽喉感覺乾燥而口渴,特別是劇烈運動後,這種感覺會更加明顯。劇烈運動後身體消耗較大,身體各部分機能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這時如果大量飲水,勢必會造成心臟負擔過重。
有的人圖一時痛快,運動後馬上大量喝水,這是非常不好的。因為運動時,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身體各部位肌肉,胃裡的血液少,如果大量飲水,水積在胃裡,會感到腹部沉重悶脹,影響呼吸。而且心臟也會因為要分解進入血管里的水分,增加負擔,得不到充分休息。
正確的飲水方式是,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再間歇式分次飲用,這樣才能讓心臟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鍾。
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水,可提高運動能力,延緩疲勞發生。運動後補水有助於體能的快速恢復和疲勞的盡快消除。想要保持最佳體能狀態,應該注意保持體液平衡的小細節,根據具體情況使得補水達標。
Ⅳ 一般來說鍛煉的前喝水還是鍛煉完喝水好
1、鍛煉前後都需要補水。但是要注意補水方法。
2、運動補水最重要的原則是少量多次,而且應該均勻分布在運動前、中、後。
運動前半小時要喝300-500ml的水。這對運動中保持身體水平衡非常重要,但很多人都會忽略。在運動過程中,每隔15~20分鍾應補充120ml~240ml水。運動後,人的體重多多少少都要減輕,這時候應該喝不少於丟失體重重量的水。但要在運動後15-20分鍾後飲用,並且分次,每次不要超過600ml。
3、運動中的飲用水大有講究,首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不僅含有人體在運動後所需要補充的糖、無機鹽和維生素,其液體的滲透壓也符合人體細胞的需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為身體補水,同時也能補充鈣、鈉、鉀、鎂等礦物質營養,防止出現電解質紊亂。此外,還可以飲用與人體血漿滲透壓相等的溶液,即等滲溶液,也就是5%的糖水或0.9%的鹽水,而且糖水最好選擇葡萄糖和果糖。
Ⅵ 科學補水,運動前後飲食需注意什麼
運動補水應該從三個時間段來考慮,即運動前補水、運動中補水和運動後補水。
1、 運動前補水:運動前2小時補充500毫升的水,這樣可以使體內細胞達到最佳的水合狀態,迎接運動,並且有足夠的時間將體內多餘的水分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輕裝上陣。
2、 運動中補水:運動中大量出汗時,應該採取系統補水的方法。即每10到30分鍾補一次水,每次補充200毫升到250毫升的水。
3、 運動後補水:記錄運動前後的體重,可以得知運動過程中丟失的汗量。但應該強調運動後的補水不是丟多少就補多少,而是應該補水大於丟水,才能使機體恢復水平衡。
運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運動前的准備期,運動中及運動後的恢復期。不同階段的營養補充有講究:
運動前
胃的排空通常需要2-4小時,所以運動前兩小時不要吃正餐。運動中肌肉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運動中消耗很快,所以需要肌糖元和肝糖原的補充,攝入足夠的主食可以幫助儲存更多的糖原以備運動時的消耗。攝入適當的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運動中肌肉的損傷及時修復。同時,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元素的攝入可以保證身體處於一個最佳的狀態。
運動中:
最關鍵的補充就是水分,但應少量多次,通常每十五分鍾就需要補充水。運動超過一個半小時身體就開始動用蛋白質作為能量物質。所以補充糖類可以減緩蛋白質的消耗,而適量蛋白質補充也可以緩解疲勞,同時需要補充B族維生素等,迅速恢復體力,提高運動成績,同時補充在汗液中大量損失的電解質,防止肌肉抽經。
運動後:
運動後的恢復對於鍛煉效果的產生至關重要,在這一時期應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補充,尤其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此外,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的營養物質也應充分補充
Ⅶ 運動出汗多 補水需謹慎 不同人的補水方式也不同
我們都知道人一旦經過劇烈運動會,都會出汗,但是一旦出汗量過大,身體就會流失很多水分及電解質等,如果不及時補水就會引起脫水,脫水可導致人體生理機能和運動能力下降。口渴難耐的我們很想一口氣喝飽,殊不知這樣對健康危害很大,應該合理補水。其實,補水也是有原則的,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電解質和糖的運動飲料。
不同的人怎麼補水
1、青年人
青少年如果運動中出汗量大,比如在0.5~1升,可補充含有電解質和糖的運動飲料。
2、老年人
老年人運動量一般不大,出汗量也不多,有的人還伴有某種慢性病,沒有必要補充運動飲料,可以適量補充礦泉水、白開水、茶水、綠豆湯、牛奶等。
3、肥胖者
對於肥胖者,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減體重,消耗體內多餘的能量儲備。因此不要補充含能量物質的飲品。如果出汗多,可補充含有電解質的無糖飲料。
4、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患者進行鍛煉應避免大強度運動,防止血壓的大幅度波動;如果出汗量較大,應補充鈉離子濃度較低的飲料,以防止鈉離子攝入過多對血壓的負面影響。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應進行有規律、累計時間較長的低強度運動,幫助控制血糖;同時避免大強度的運動,防止血糖的大幅波動。如果出汗量較大,可補充低糖或無糖的飲料,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引發的損害。
科學補水
喝白開水最好。運動後最好喝白開水,白開水最宜被人體吸收。要注意如果水垢較多,要沉一會再喝。如果再兌上1%的淡鹽水更好,這樣能及時補充體內因大量出汗而丟失的鈉。
運動出汗後適合喝什麼
1、淡鹽水
運動出汗多可以運動後喝適量的淡鹽水來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電解質。簡單的方法就是將適量的食用鹽放入水中,待鹽完全溶解之後即可飲用。淡鹽水是運動出汗多的首選飲用品。
要有時間間隔的喝水。大量運動後往往口渴難耐,慌不擇食的我們想一口氣喝個夠。這樣對腸胃和心臟傷害很大,加重它們工作負擔。應該喝250ML左右停10---15分鍾,再喝300ML左右。這樣多飲少喝,讓身體慢慢吸收水分。飲水速度要慢,不可過猛,應該沉住氣一口一口的喝。
注意所喝水的溫度。由於常人的體溫在37度左右,經過劇烈運動後,有時會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飲用過冷的水,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容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嚴重的會導致消化不良。特別是炎熱的夏天,很多人喜歡在運動後喝冰水,殊不知對健康危害很大。
不要喝生水。很多人運動後喜歡對著水龍頭喝生水,覺的又方便又解渴。但生水不僅涼而且不衛生,喝多了容易拉肚子。讓人覺的很難受,還會引發肚子疼。
不要喝太多的運動飲料。很多運動飲料僅能補充一些能量,但無法解決體內缺水的問題,有的越喝越渴。因此運動後補水只喝飲料是不可取的。
2、功能飲料
運動出汗多可以喝功能型飲料。功能飲料既能夠幫助補充水分、電解質,還能夠幫助水分、電解質盡快被身體吸收,使體液更快恢復平衡狀態。運動後喝功能飲料還能夠幫助運動疲勞身體恢復。
3、巧克力奶
運動出汗多可以喝巧克力奶,其中含有鈉、鈣、水分,能夠補充運動後身體所需,而且巧克力奶中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可以給我們提供能量,其中的蛋白質也有助於我們的機體恢復。
4、椰子水
運動出汗多可以喝椰子水來幫助補水解渴,恢復體液平衡。椰子水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以及多種礦物質,能夠幫助補充運動後的身體流失的水分、電解質還能補充能量,有助於運動損傷的恢復。
Ⅷ 簡述運動中補水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日常跑步和健身過程中,科學補水的重要性愈發顯現。而有的健身者,真的不會喝水。
在運動時,人體75%的能量都用來轉化熱能,把體溫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這時血液會比平時變得更黏稠,心臟的效率會下降、心率會上升。如果不進行合理的補水,就會使你降速,最終不得不漸漸停下來。
根據科學表明,脫水2.5%就能造成跑步和運動效能25%的下降,而補水的大原則就簡單的兩條:
永遠不要在感到渴的時候才喝水;
一旦感到渴了,必須立即補水。
普遍認可的做法是:運動前兩小時喝500毫升水;運動前上一次廁所,再喝250毫升水;運動完後半小時內再喝另外500毫升水。
如果選擇跑步,過程中進補運動飲料和水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迅速補充糖分和鈉等微量元素。
Ⅸ 為什麼運動全過程都要補水
運動不僅消耗能量,也消耗水分,尤其是在夏日,運動時體內的水代謝要遠遠強於不運動時。運動時出汗是體溫調節的重要方式之一,水是這一過程的關鍵物質,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時物質和氧氣的需求量及代謝產生的廢物和二氧化碳會急劇增加,水在這些物質的運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僅就這些功能而言就可以知道水對運動時人體的重要性。
如果運動前沒有充分的飲水,運動中又不注意補水,就會因脫水而加重心臟負擔。同時肌肉收縮時產生的熱量發散不出去,聚集體內可使體溫升高,還可導致機體代謝的廢物排泄受阻。
運動補水注意事項
如果是比較正規的比賽,如馬拉松式的比賽,組辦方肯定會安排工作人員在沿途放置補水裝置。運動員需要補水的時候,可以隨時拿取,不過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大家都需要補水,有時候只是一部分人有這個需要。因為人員比較多,在補水的時候容易發生碰撞,同時,補水後的器具也不要亂扔,不要影響到其它運動員。
大運動員後,不管在運動之前和運動當中如何補充水份,這個時候身體的水份流失都會比較大,身體處於一種脫水的狀態,只是因人不同,脫水程度不一樣而已。所以運動後一定要注意補充水份,不過也不宜立即補水,待身體充分得到休息後,至少半小時後再補充水份。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運動前後如何正確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