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補水保濕 » 營地怎麼補水

營地怎麼補水

發布時間: 2022-10-29 05:52:01

A. 五菱房車如何解決水電

1、房車都會有標準的集水箱,開出去時可以隨時通過房車加水口補水。如果需要遠行還可以准備儲水設備或者加裝水箱。發電機發的電的使用時間長短一般取決於房車發電機的功率、車的功耗、及車的最大負荷。在不同時啟動多個大功率電器的正常情況下可使用八個小時。
2、房車上的「水」:凈水箱是存放飲用水、過濾水的水箱,水箱一般為70——100L左右,不宜過小,太大也不行,太大車輛易超重。灰水箱是收集普通廢水的水箱,如洗澡水,洗菜水等。黑水箱是收集馬桶中排出的廢水的水箱,只「服務」馬桶。
3、污水處理:房車的污水箱在底盤上面,可與營地的下水管道進行連接排污;或者採用移動污水箱,可取出排污。
4、房車中的「電」:房車在行駛過程中,發電機會產生的電力供應,直接給房車電瓶進行充電。房車車、房兩部分電瓶是相互獨立的,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互相損耗。此外還能通過營地外接電源、太陽能來給房車提供電。
更多關於五菱房車如何解決水電,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33ff4161609178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B. 房車水電從哪裡補充

補水的渠道有很多,

首當其沖的就是房車營地,房車營地就是可以滿足房車的生活補給和供人休息的場所。

當然,很多房車營地都是收費的,這里小潮要來自薦下房車潮惠玩APP的找營地功能啦。

這里能看到全國各地的營地,導航、收費標准、配套服務等~

房車營地

高速公路服務區

除了房車營地,補水的渠道還有服務區、公共衛生間的水龍頭接水、國道旁邊的加水洗車店。方便倒是挺方便,但水質並不好,建議車友們可以自己買個前置過濾器。


房車生活最需要的是:安靜無噪音,經濟又環保,不受固定電樁限制,性價比高的發電方式。

綜合對比,太陽能結合市電的方式,是普通房車露營生活較好的配置選擇。用電量大的,可以增加燃油發電機,達到三種供電方式同時使用

C. 房車在哪裡加水,排污

房車污水怎樣處理 用塑料桶(坐便大多數是便攜的,不考慮排水),大小任意選,大的可以放在小推車上。 2.另外在房車設計時盡可能把廚房和沐浴間設計在靠近中門或後門,在做飯和洗澡時可以把水桶直接放在車外(做飯100%要開車門的),用水管把污水引到車外水桶,滿了就倒。可以加一種降解劑,分解後無異味,簡單、方便、環保。

D. 去森林探險要帶哪些裝備

背包,睡袋,防潮墊,手套,帽子,換洗衣物,墨鏡,頭燈,水壺,個人衛生用品,防曬霜,潤唇膏,攝影器材,望遠鏡,筆記本,筆,個人葯品,打火機、火柴,餐具,干濕紙巾,便鞋或拖鞋,個人食品,其他雜品,帳篷,炊事用品(爐具、燃料、炊具等),繩索視情況選擇攜帶,專用工具(砍刀、手斧、行軍鏟等)海拔表,指北針,溫度計,地圖。
攜帶較准確的指北針和海拔表,地圖和資料,帶信號筆和撲克牌,以備迷路時作路標記號用,如對穿越地區所知資料甚少、條件又較復雜時,最好請走過的人同行或找當地向導帶路 。
帳篷應選用三季或四季帳。專用高山帳不能用,專業高山帳的防風保暖性更好,但是防水性並不見長,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蓋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在向背包內填裝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這樣既可防水也有利於物品分類 。
有條件就准備好防水沖鋒衣褲(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但雨具一定還要准備,防水登山鞋有條件就准備好些的,反正可以用很長時間(waterproof、gore-t ex材料都可以) 。
在短途時,如已知補水困難就應帶足飲用水,每人每天大約2升(如不需做FB餐的話)。長途,可在途中的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一定要觀察其污染情況,如:水附近有無人畜活動、有無動物屍體、有無糞便及其他污染物。水中有大量泥沙時要使水沉澱10分鍾以上。螞蝗多的地區,打水時要用敞開或透明的容器,以便能及時發現水中是否有螞蝗。
缺水地區飲水要按計劃分配飲用。除特殊情況外,在找到水源前絕不要把水飲盡,野外取水後,有條件務必使水煮沸後(煮沸5分鍾)再飲用。
攜帶一種一個以上的火源,如:打火機(多種類型)、火柴、火鐮等。有條件最好攜帶野營爐頭、氣罐或者燃料罐。在營地生火時要留意營地是否是禁火區,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違規。生火前先准備些乾燥的細柴禾(比筷子略細),放在用石頭堆好的灶底,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點燃細木用嘴使勁吹,就可以把火吹燃。當下雨或柴禾較濕時,可劈開粗木從中間取干木,砍細後作引火柴(此時需砍刀或其他工具)。
看好風向,不要把火堆放在帳篷的上風處,並與帳篷保持一定距離,離開時用水和土石壓蓋將火滅掉,並一定檢查火是否確實熄滅 ,攜帶牛肉乾、巧克力等高熱量和營養食品以備不時之需,攜帶維生素合成葯片,每日一顆,每天要補充鹽份,吃些含鹽食品,如:榨菜等。

E. 在野外或者海上生存需要哪些必備知識

第一篇 基本常識
第一、要有團隊精神

戶外運動時間長、地形復雜、意外隨時可能發生,成功、愉快、順利地完成戶外活動是要靠每一個人努力才能做到的。尤其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團隊精神更加重要。 提示: 1、應該對一些事情作明確分工,如:開路、斷後、生火、扎營等 ; 2、應事先選好一個隊長,有民主也要有集中,遵守紀律,服從大局,這點很重要; 3、人數較多時要注意行進隊型,隊伍過長容易走失隊友或有人出現意外而不能及時發現 ; 4、所有裝備和給養應根據各人體力好壞及性別做科學分配背負,以便隊伍保持一致的速度 ; 5、如有人遇到嚴重的傷病,整個活動計劃必須作出應變,全體放棄或部分人帶傷員撤退 。

第二、要注意體力分配

活動剛開始時要控制好興奮情緒,容易速度過快,應掌握好行進速度。適當掌握休息時間。提示: 1、全程盡量保持勻速,掌握節奏,按計劃的休息時間休息和進食 ; 2、根據大家體力情況及時調整計劃,必要時寧可延長時間。避免 不必要的體力過分透支,要為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讓體力留有一些餘地 。

第三、要掌握線路和方向

出行前盡可能地搜集活動地區的地圖和相關資料,對各種可能性做充分了解和考慮。有等高線地圖時,可將預定線路和方向進行分析,如:需翻越幾道山、經過幾個埡口、海拔上升和下降情況。這樣有助於在行進中判定方向。 提示: 1、攜帶較准確的指北針和海拔表(有的地區很需要); 2、攜帶並保護好地圖和資料 ; 3、帶信號筆和撲克牌,以備迷路時作路標記號用 ; 4、如對穿越地區所知資料甚少、條件又較復雜時,最好請走過的人同行或找當地向導帶路 。

第四、要注意防水 在雨季或多雨地區,特別是長時間的穿越,如防水準備不充分整個活動會遇到極大的麻煩,個人安全也難保證。因此在出行前要了解活動地區氣候,並准備相應的裝備。 提示: 1、帳篷應選用三季或四季帳(高山帳防水較差,在低海拔地區謹慎使用); 2、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蓋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 3、在向背包內填裝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這樣既防水也有利於物品分類 ; 4、有條件就使用防水沖鋒衣褲(waterproof、gore-tex和任何標有breathable的材料都可以),雨具最好還要准備 ; 5、登山鞋最好防水透氣,這很重要。

第五、要注意飲水問題

失水極其危險。在短途出行時,如已知補水困難就應帶足飲用水,每人每天大約需要2升。長途穿越,可在途中的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最好要取流動之水,要觀察其污染情況, 提示: 1、缺水地區飲水要按計劃分配飲用。除特殊情況外,在找到水源前絕不要把水飲盡 ; 2、野外取水後,有條件務必使水煮沸後(煮沸5分鍾)再飲用; 3、水中有大量泥沙時要使水沉澱10分鍾以上;4、螞蝗多的地區水一定要煮沸後飲用; 5、有條件可以帶過濾器和凈水葯片以替代無法使用加熱的情況;6、如在缺水地區長時間活動,應學習其他野外采水方法 。

第六、小心野外用火

出行時要攜帶一個以上火源,如:打火機、防水火柴等。有條件最好攜帶野營氣爐、氣罐。從環保的角度,如非必須,勿生篝火。在營地生火時要留意營地是否是禁火區,如非生存需要請勿違規。提示: 1、注意風向,不要把火堆放在帳篷的上風處,並與帳篷保持一定距離 ; 2、離開時用水和土石壓蓋將火徹底熄滅,並檢查是否還冒煙。

第七、安全露營 尋找安全、避風、乾燥、平整的高處扎營。要注意六大原則:一是 不可在峽谷的中央,避免山洪;二是 不可在近水之處,避免漲水;三是不可在懸崖之下,避免落石;四是不可在高凸之地,避免強風;五是 不可在獨立樹下,避免電擊;六是不可在草樹叢之中,避免蛇蟲。 提示: 1、營地附近最好有水源,取水方便 ; 2、如需生火就要考慮附近有沒有柴禾 ; 3、下雨或多雨季節,視地形情況注意在帳篷四周挖好排水溝 ; 4、風大時注意帳篷的抗風固定,確定無虞再事休息 ; 5、睡前把貴重物品、衣物、食品放入帳內(假如帳內還有空間)。

第八、切實注意保暖

許多地區(如:沙漠、山區)晝夜溫差較大,海拔上升大也會產生較大溫差(海拔上升1000M溫度下降-6度)。高山地區,失溫極其危險。高海拔地區登山或者穿越,注意出汗後和睡覺前的保暖。 提示: 1、對所到地區可能的最低溫度作好充分估計,相應准備保暖衣物和選擇合適睡袋 ; 2、當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濕後,熱量散發的速度是驚人的,此時要盡快換上乾燥內衣。有條件可選用coolmax等排汗快乾麵料的內衣;3、注意避風; 4、飲用熱水;5、高寒地區則需要更專業的裝備和知識 。

—————————

第二篇 生存救助

—————————

人類在經受挫折中積累著征服自然的經驗,並在地球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能立足。生存是維持生命的藝術。把力量弱小的個人置於充滿危險的大自然中,如果不掌握一些生存本領,怎樣抵擋突發災禍呢?

第一、一般常識

其中,精神因素是走出絕境的關鍵。現代人早已用科學手段證明精神的巨大作用,其意義不言自明。

1.不要招惹野獸 。例如,在非洲的波札那喬貝國家公園,有許多自由放養的動物。一天,有個獸醫和他的助手騎摩托車在公園林間小路追逐幼象,一直在旁邊關注事態的母象擔心幼象會遭不測,就奔過來把獸醫挑死,其助手拚命奔跑,才僥幸逃生。又如,一個縫衣匠在做衣服時,一頭象路過這里,把鼻子伸進敞開的窗戶,縫衣匠隨手用針扎象的鼻子。幾個月以後,這頭象再次來到這條街,它在噴泉邊吸滿一鼻子水,到縫衣匠窗前把這個愛捉弄動物的人澆了個渾身濕透。 我們也不能把狼、虎、豹、獅等猛獸幼崽抱回來玩耍或喂養,因為猛獸嗅覺驚人,會循味而來,進行報復。

2.掌握生存本領。 譬如,二戰期間,英國婦女朱麗婭乘坐的客機在北非熱帶叢林墜毀,朱麗婭倖免於難,當時她與大自然抗爭,幾個月後獲救。她的經驗是認真選擇食物;自製吊床在外露宿;不斷做路標,確定前進方向,或沿小溪順流而走;保存火種,用來煮食、取暖、照明、驅獸。又如,1994年7月,莉迪亞在北極死裡逃生。她的經驗是利用地圖、指南針和地形確定前進方向;把食物均勻分配,不能一次吃光;野外探險時,要帶上救生盒(像裝20支香煙的硬鐵皮煙盒大小)。

3.切勿疏忽大意。例如,法圖女探險家尼古拉·維羅多曾隻身闖叢林,赤手擒毒蛇,但在疏忽大意時也步入窘境。一天夜裡,她在澳大利亞原始森林的灌木林追蹤一條巨蜥,突然巨蜥消失在矮叢林中,她緊追而至,突然地面塌陷,被摔在落差幾米的巨石上幾乎昏厥過去,後來靠著頑強毅力才爬回幾千米遠的帳篷,但是左肋骨全部摔斷。

另外,有位植物學家曾在20世紀50年代到福建武夷山李家坡地區考察,他在攀拉時有棵碗口般粗細的大樹攔腰折斷(朽木),使他飛速地向溝底滾去,在應急時刻由於死死抓住一棵檀樹,才大難不死。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那是1942年11月,德國海軍潛艇擊沉了「斑羅蒙」號輪船,22歲的中國船員潘某抓住船板活了下來,他爬上救生筏後發現食品,但是一個月以後消耗殆盡,便開始收集雨水,並釣魚充飢。當捉到一隻海鳥在解脫孤獨感的同時疏忽大意,忘記收集雨水,也忘記准備食品,漸漸地口渴難忍,在無奈之下吃生魚、吸魚汁,被迫飲尿,最為痛苦的是渾身長瘡!皮膚起皺、瘡痂流膿,後來一場小雨救了他,在海上漂泊133天以後獲救。

在帳篷、睡袋裡能高枕無憂嗎?不能。據報道,某地一個村民半夜從熟睡中醒來,覺得身邊有個東西,他睜眼一看不禁魂飛天外:躺在他身邊正在酣睡的是只金錢豹!他躡手躡腳地起來,拿出鐵鏈設計圈套,金錢豹醒來一動,就被鐵鏈縛住。村裡人聞訊趕來幫助他把金錢豹關在籠子里,後來在村長勸說下放歸山林。

1978年3月10日晚,日本探險家植村直在夢中被北極熊狂吠驚醒時,北極熊腳步聲離他不足10m了,他竟粗心大意沒有把步槍放在身邊,子彈也沒有上膛,抵抗是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是裝死。他躺在被窩里一動不動地聽任北極熊壓壞狗食盆,咬破盛滿海豹油的塑料桶,然後靜聽腳步聲向帳篷逼近。剎那間熊掌已經按上植村直的太陽穴,他死死屏住呼吸,白熊在咆哮,用鼻子觸摸植村直的身體並猛地一掀,一隻小火爐從架子上掉下來,砸在植村直腿上但不敢吱聲,他的嘴和鼻子深埋在積雪中,憋得快喘不過氣了,時間在一秒秒地流逝……在經歷了漫長的一分鍾後,白熊才悻悻地離開帳篷,植村直慶幸自己熬過這比一年還要長的一分鍾。然而他再一次放鬆警惕,在白熊沒有離去之前「死而復活」,白熊又返回來,植村直不能恢復剛才的姿勢,他緊張得手腳顫抖,眼看白熊越走越近。然而,奇跡出現了,白熊大概己用狗食和海豹油填飽肚子,它走到帳篷前居然停下來,扯開嗓門大吼,震耳欲聾的吼叫聲震得帳篷直抖,使他心驚膽戰。在威風發足以後,白熊真的走了。

4.行前准備

——掌握旅遊信息。野外探險消耗體力很大,沒有健康的體魄,僅有一時的熱情,非但不能完成任務,而且會面臨著死亡威脅。所以,在野外探險以前以及探險過程中,一定要掌握自己健康狀態,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體檢。

對於旅遊地,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譬如,當地人的生活習慣與特點,對外來者的態度(敵意還是友善)、民族風情與禁忌;旅遊地的基本情況(河流流向、水頭落差、險灘分布、山高與坡度、植被覆蓋、氣溫與溫差、晝夜長短、潮起潮落、風力風向等)。

——列出裝備清單。根據旅遊時間長短,准備好地圖、食物、水、葯品、衣物、應急用品、特殊裝備等。

服裝要適合時令、樣式寬松、行動靈活、容易洗滌,具有較好的吸濕透氣性;穿上布底鞋、膠底鞋或者旅遊鞋;雨具、餐具、遮陽帽、風鏡、墨鏡等。

食物要選擇餅干、方便麵等脫水食物;水果要洗凈消毒,裝入食品袋;餐具要衛生和方便,帶上有蓋的杯子、水壺、備用的食品袋等。

——制定行動計劃。計劃的制定要留有餘地。特別要考慮在目標受阻、車輛拋錨、斷水斷食、天氣異常、路況嚴峻、疾病流行等各種極端事件時的對策;列出較為寬松的探險日程與安排;與當地有關部門聯系。

——明確責任分工。這一點對於團隊探險尤其重要。要有專人負責醫務、翻譯、炊事、車輛、駕駛、裝備、向導等。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良好的訓練和豐富的知識會帶來自信。信心能夠幫助人們戰勝恐懼與焦慮、嚴寒與酷暑、傷病與疼痛、飢餓與勞累、厭倦與煩躁、絕望與孤獨。

5.應急用品

應急用品種類繁多,下列用品僅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照明與點火。例如,火柴,以防水火柴為好,但要解決體積大帶來的不便;如攜帶普通火柴,可用熔化的蠟燭油包住火柴頭,以確保安全;為節約空間,可將火柴後半截去掉。還有蠟燭,要削成條形以便擺放;牛羊脂做成的蠟燭可以在應急時食用,但要注意炎熱天氣不易貯存的問題。再有火石,即使在潮濕環境下仍可以發揮作用;微型電筒,亦可用於照明,要安裝功率大、壽命長的鋰電池。放大鏡,用於聚光生火、拔刺穿針等。β燈,用於夜間查看地圖、或垂釣。信號燈(板),攜帶紅綠迷你型閃光信號燈頭和鋼筆大小的放電體,攜帶熒光材料製成的條板等。

——生活用品。譬如,針線,用於縫補和挑刺;要准備不同型號的針,至少有一根是大號的,選擇堅韌耐磨的線並繞在針上。魚鉤和魚線,用於釣魚和捕鳥;小號魚鉤既可釣大魚又可釣小魚;而大號魚鉤只能釣大魚;釣魚線盡量長一些,以便捕鳥(但要注意不能違法)。指南針,用於辨別方向,要求刻度清晰、體積小,以液態填空型為好,沒有漏隙和氣泡,指針能自由轉動。圈套索線,用於布置陷阱或圈套等,要選用60~90cm長的精細銅線。鋸條,鋸條兩端的把手可用木質栓扣之類的東西代替,注意在鋸條外面浸油,以防生銹。刀具,如折疊刀、月牙型彎式砍刀等;睡袋,當環境潮濕時,選擇人造織物真空棉睡袋;當保持乾燥時,選擇羽絨睡袋;當然均可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露營袋。背包,選擇結實舒適、承重力強、不易磨損、配備構架,附有內襯、防水防漏、安裝安全拉鏈的背包,裝物時遵循急用在上、重上輕下、不要過高的原則,炊具爐子放入邊袋,食物要保證營養平衡。

——急救葯具。急救葯具包括診斷用的體溫計、血壓計;預防用品漂白粉、高錳酸鉀、酒精、碘酒、蚊香、滅害靈等;治療用品膠布、綳帶、多用鑷、止血帶;以及葯物如解熱、鎮痛、鎮靜葯,抗菌、抗敏葯,降糖、解痙葯,中樞興奮葯,清涼、解暑葯,健脾消食葯,抗風濕葯,外用葯,抗瘧疾葯等;救生箱(袋),所有急救葯具要集中於此箱,系在腰帶上;並把凝固態燃料、食品、救生包、信號盒放入鋁制飯盒內。

——交通與通信。要保證車輛狀況良好,進行特殊的改裝和加固,以便應付極端環境。配備油箱、水箱等配件和修車器械;攜帶手機、收音機或微型電視機。每天晚上要向總部匯報自己的方位、完成的工作、次日計劃安排等。每天早晨要收聽天氣預報、核對時間。當通信中斷時要立即執行應急計劃;行前力爭配備GPS全球定位系統等。

第二、水和食物

食物和水乃是生存之必需和保障。

1.野外覓水

我們知道,生命離不開水,所有的生物都依賴於水,所有的生物都會有水。沒有食物,正常人一般能存活20天左右,但是如果沒有水,連三天也活不了。尋找水源時以流動水源最為理想。下面介紹一些野外覓水的方法:

——海島覓水。在海島迎風坡一側,往往有水也有食物;還可以在岩石的洞穴里找到淡水;挖掘海岸「井」取水時,水坑要挖在潮汐標志以上的安全地帶,其深度要能使水匯集在坑底。要撇去表面水,待沉澱後用上面水,當然煮開以後會更加安全。

——植物取水。許多植物的綠色堅果,由於味酸可以迅速止渴;發黃的竹莖空節、海岸邊灌木根,以及15~20cm高的嫩植物等都有水。

——動物取水。水分佔魚體重量的50%~80%,只要每天獲取3kg魚,即可以滿足一個成年人一天對淡水的需要。其方法是把魚切成小塊,或在魚背上用刀劃出十字口子,然後,用力擠出水來;或取出大魚內臟,飲用魚內流汁。

——冷凝制水。如果在海上漂流,可以在船上撐起一個「雨篷」,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氣會上升到雨篷頂部,經冷卻會變成水珠流到船底,收集起來以備應急之需;挑選健壯、枝葉濃密的嫩枝條,套上塑料袋,袋口朝上,袋的一角朝下,能收集到凝結水;或將剛砍斷的新鮮植物枝葉放在大塑料袋裡,溫度升高時會產生凝結水;在沙漠中,選擇潮濕地方可以利用太陽熱能蒸餾造水,24小時能收集50mL左右的水;海水和尿液通過蒸餾,也可以飲用。

——找水與凈化水。可以到河流上游找水;沿著鳥類的飛行方向找水;干河床下找水;河道轉彎處外側最低處找水;山腳下在植物茂盛的地方找水;在峽谷底和斜坡下尋找泉水;跟蹤人或動物足跡可以找到水(例如,蜜蜂離開蜂巢不超過6.5km,大多數昆蟲會在水源半徑90m的范圍內飛行);要凈化水,可以把水煮沸,加少許鹽,或家用漂白劑、凈化水葯片(1~2片)並搖晃均勻,在沉澱半小時以後可以飲用。

在嚴重缺水的環境下,要減少消耗、減少運動。例如,少說話,不吸煙,鼻尖相碰多人近面呼吸;不要用舌頭舔自己嘴唇,可以抹防裂油、動物油,或在嘴中含小卵石或硬幣,可以緩解渴感;或在沙地里挖一個坑藏進去,藏到齊脖子深,可以擋住熱量對人體水分的蒸發,把挖出的沙土堆在坑旁,能夠提供陰涼。

注意:在萬般無奈、口渴難忍的情況下也不能喝白酒(非洲土人稱其為「老虎奶」)。

2.野外覓食

——植物類食物。不能長期依賴單一植物作為食物來源,也不要斷定鳥類、哺乳類或昆蟲類動物食用的植物一定能被人類食用。

(1)嘗試植物:一個人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植物。當感覺不適時用木炭灰催吐。可以切下植物聞一間,如果發現有苦杏仁味,或桃樹皮氣味則棄之;可以擠榨汁液塗在肘部與腋下之間的前上臂,如有不適也棄之;如果沒有不適,可以觸動唇、舌或咀嚼一小塊,如有任何不適同樣棄之;如無不適,可以吞咽一小塊並等待數小時,如仍然沒有不良反應,可以認定該植物安全可食。

(2)採集植物:使用潔凈的空袋子、空籃子採集淡綠色幼枝、球根、塊莖、落果等。注意不要採集帶有乳白色、乳狀汁液的植物;不要採集亮紅包植物;不要採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漿果;不要採集莖葉上有微小倒鉤的植物;不要採集枯黃的葉子;不要採集成熟的羊齒類植物等。

(3)確認植物:例如,溫帶地區的蒲公英、蕁麻、車前草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棕櫚類、野生無花果、竹類;荒漠地區的仙人掌、刺梨;極地地區的雲杉、北極柳、地衣;海岸地區的巨藻和紫菜等,可以食用。

還有些植物,譬如,喬木樹皮的內層,某些樹木的樹膠和樹脂,白樺和楓樹的樹漿,以及相某些真菌植物、沙漠植物、熱帶植物、海濱植物、海藻植物等均可以食用。

注意:有些植物是有毒的。例如,當人體皮膚與某些植物接觸時會受到刺激,引發皮疹,應該立即用清水沖洗;不要誤食某些有毒植物,如果把奪命草認作野百合或野洋蔥就麻煩了。

——動物類食物。所有動物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食物來源。有些動物(如昆蟲)在捕捉時幾乎不需在什麼技巧,但多數動物必須通過布置陷阱,或狩獵才能得到。因此,應該掌握一些動物特徵和生活習性、捕捉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但是不要濫殺無辜。

味道鮮美、肉量充足的是成年雌性動物。動物越年幼,瘦肉越多;動物越年老,脂肪越多,肉質越粗糙。

(1)掌握規律:多數哺乳動物在早晚活動,白天只有猛獸烈禽奔走,大型草食性動物整天覓食,小型動物頻繁進食、活動,人們可以設置陷阱捕捉獵物。

(2)動物蹤跡:清晨,要留心觀察地面上的動物蹤跡。如果露水或蜘蛛網被碰掉或破壞,說明動物離去的時間在幾小時之內;有些動物(比如兔子)活動半徑不大,如果發現足跡,表明它們就在附近;有些動物會在灌木叢中打開通道,通道大小表明它的體型大小。

(3)啃食信號:例如,鹿類動物在夏季啃過的樹皮成長條形,在冬季啃過的樹皮有垂直牙痕或疤痕;兔類動物啃過的樹皮,其邊痕較為光滑;羊類啃食樹皮,留下歪斜的牙痕;嚙齒類動物啃咬痕跡多位於樹莖底部;如果發現地面上有散落的樹木屑,樹上可能有松鼠穴,但同時又發現有堅果或松子散落樹下,表明可能是鳥類乾的;在地面上一堆空果殼附近,可能有嚙齒類動物的地洞。

(4)排泄物:哺乳類動物的糞便有強烈遺臭;植食類動物(牛、鹿、兔)糞便略圓如馬糞狀,此類鳥糞體積較小,新鮮鳥糞為液態;肉食類動物(獵、狐狸)糞便為長條形,此類鳥糞為丸狀,會有未完全消化的小動物殘渣;鬆散的鳥糞表明在一定范圍有水源;地面上鳥糞富集,表明周圍會有鳥巢。

(5)掘出的土堆:例如,野*會翻拱大塊地面;較大動物經過,估計會有明顯潮濕碎土,松鼠掏挖植物根莖會留下地表小面積扒痕等。

(6)陷阱設置:(見《生存手冊》略)。

3.海上覓食

在海上,人們比較容易獲得的食物是魚,但是不要冒險。

——捕魚。方法一是釣魚。把魚線拴在船尾,讓船拖著等魚上鉤。漂流者一般找不到真正的魚餌,就用碎布條做成假魚餌,騙魚上鉤,如果發現釣線突然綳直,或和船構成直角,說明魚已上鉤。如果釣上一條大魚,當它被拉進船時應猛撲上去,把它抱住壓在身下,並在最短時間給它致命一擊。方法二是叉魚,這種捕魚技術要經過專門訓練。

——捕海龜。海龜對聲音很敏感,力大無比。應該做一個有活扣的套索,套住龜的頭部。萬一沒有套索,就眾人配合抓龜鰭,不要抓龜的頭部。

——捕鳥。方法一是徒手捕捉,這要眼明手快;方法二是用竹竿擊斷鳥的翅膀;方法三是用長桿打鳥(輕輕擺動竹竿,吸引鳥使它飛得又低又近,然後猛擊)。

——孤島求生。當潮水退去以後,在海灘薄沙層下可以尋找牡蠣和蛤;夜晚用死魚作餌拴在繩子上,繫上一個墜,拋進水中,當感到拉起來吃力時要盡快拉回來,抓住龍蝦和螃蟹後要將其打昏,不要抓鋒利的鉗子,在煮沸15分鍾後即可食用;多數貝類可以生吃,但是煮後食用更加安全一些;在沙灘上沿著兩行平行的龜跡可以找到海龜蛋;抓海龜時將其背朝下翻過來,用刀或棍把龜肉撬出來,除去硬殼、內臟,煮熟或烤熟後就可食用;在岩石和熱帶礁石上可以找到海參,其體內五塊長條形白肉可以剝下來煮食;尋找海水進過的岩洞和岩石,上面有被太陽曬乾的鹽,將其溶解再過濾,即可食用。

4.沙漠覓食

把多餘的獸肉切成厚2cm、寬數厘米,掛在陽光下曬2~3天,直到完全乾透,可以長期保存;或將肉切成片並擦乾,用乾熱的沙子埋上,不用鹽,亦可長期保存;或在慢火堆上搭建一個架子,上面放上肉片進行薰烤。

注意:不要食用顯示出病態的哺乳動物,不要食用動物肝臟等。

第三、野外居住

1.搭建庇身所

睡眠和休息是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在沒有帳篷等設施的情況下,在野外就要搭建庇身所。庇身所可以遮擋陽光、防風避雨,保持一定室溫。如果山風使得庇身之地不安全,可以沿著同一條等高線尋找,亦可尋找天然凹坑,四周加高、加固。

——地點選擇。譬如,選擇背風防雨,離水源較近處;附近有林木、空曠平坦、乾燥有依傍、無太多石塊處;山洪無法淹沒處;遠離蜂巢和死樹、孤零獨處的高大喬木、野獸奔走的路徑、谷底和山洞處;有人類活動的地方等。

不得在禁止煙火的地區野炊和野營;點燃篝火時,要搭築臨時火牆,防止火勢蔓延;野炊後要將火徹底熄滅;要准備防身用品,夜間要輪流值班,防止野獸侵襲和其他突發災禍,確保安全。 要遵守國家對珍禽異木保護的法律法規,注意消防安全。

——臨時庇身所。臨時庇身所的搭建要因地制宜,利用天然地形(比如凹坑,把坑頂遮蔽上下)、地物(例如折斷的樹枝、倒地的樹干、石塊等)。

(1)圓錐形帳篷:將多根圓桿一端綁在一起,形成圓錐頂點,另一端斜插入地,用雨披、地膜、塑料布、帆布等覆蓋。

(2)屋頂形帳篷:把繩子栓在兩棵樹之間,將雨布搭在繩子上,張開後底邊用石頭壓住。

(3)一面坡帳篷:把雨布一頭固定在斷牆或棱坎上,另一頭固定在地面。

(4)叢林遮棚:在熱帶叢林地帶,選擇便於排水的高地搭建。要「先撐棚架後蓋頂,圍牆鋪床同時行,最後挖出排水溝,鏟除雜草把地平」。在潮濕和野獸出沒的地方,可以搭建在樹上 。吊床兩端拴在樹上,上面拉一根繩子,搭上雨布,四角用繩子系牢,形成防水帳篷。

2.組建營地

野外探險應當成立組織,委任或者選舉某人負責,或採用負責人輪換制度,並明確分工,進行木柴收集、供水、做飯、捕獵、值勤、通信等,不論發生任何突發災禍,都要保持高昂的士氣。

——營地衛生。營地要遠離垃圾和廁所,垃圾盡量用火焚毀或掩埋,防止飲用水污染。

——營地布置。建立固定用水點(比如河流上游),收集飲用水。洗浴、洗衣到河流下游;廁所和垃圾坑要建在營地下坡、下風向處;禁止隨地便溺、亂倒垃圾;重新修建廁所時要將舊廁所掩埋。

——營地設備。要有床鋪、梯子、滑車、雨披、護目鏡、繩索等。

——打結技巧。野外探險總會使用繩子打結。我們要鍛煉自己,在黑暗和惡劣條件下能自如打結,自如開結。譬如,單編結、雙編結、單套環(救生扣)、攀踏結、死瓶扣、活瓶扣、扁擔扣、牽牛扣、載人扣、貓耳扣、索環扣;套索索眼結、索結、索針結、丁香結、圓材結、速解結等。

第四、野外定向以及預測天氣

1996年6月,探險家余純順在徒步穿越羅布泊一天以後,因迷路在湖心遇難。萬一沒有羅盤,在野外如何判定方向呢?

1、利用自然特徵定向

——利用太陽定向。眾所周知,太陽由東向西移動,而影子則由西向東移動。例如,早晨6時,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切物體的陰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時,太陽位於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時,太陽到正西,影子則指向東方。因此,可以根據太陽和物體的陰影,粗劣判定方向。

(1)太陽-標桿。利用太陽定向時,標桿可以發揮作用。找一根又高又細的標桿,使它與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塊石頭放在標桿影子的頂點A處,至少過10分鍾以後,標桿影子的頂點移到B處時再放一塊石頭,那麼,A,B兩點連線就是東西方向,與其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向太陽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是北方。

(2)太陽-手錶。利用太陽定向時,手錶同樣可以發揮作用。早晨6時太陽在東方,將手錶的時針指向太陽,此時表盤上的「12」便指向西方;如果「3

F. 脫水 脫水預防,脫水怎麼預防

脫水的直接原因就是沒有進行足量的飲水來補充通過汗液、呼吸以及排泄體內廢物而流失的水分。

因此防止脫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你體內水分的充足。這意味著你需要在跑前、跑中、跑後合理補水,尤其是在跑前,你必須確認自己是在體內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開始跑步的。最簡單的測試自己是否水分充足的方法就是做一個尿液測試,如果你的尿液是呈現淺黃色的,那意味著你補水狀況良好,如果尿液顏色發暗,像蘋果汁一樣,那你在出發跑步前還需要再喝一些水。

跑前和跑中的補水不宜過多,因為飲水過多會把肚子撐脹,這會嚴重影響跑步表現;跑步過程中的補水只需要保持口腔濕潤、不會過於乾燥即可;而跑後補水也無需過量,只要體內水分含量回到正常水平即可,這里跑者可以繼續進行尿液測試。

G. 荒島求生stranded deep除了喝椰汁還能怎麼補充水分

第一章 序幕 故事從夢中開始。醒來的你發現自己被困在了一個神秘的小島上,睜開眼睛看到的是其他幾個倖存者和被海水打得粉碎的救生艇。游戲開始了! 不過你很幸運,在你周圍,有廚師,有醫生,有警察,他們用現代社會的生存知識,武裝你的頭腦。你和大家過上了原始人一般刀耕火種的生活。在這里你將陸續得到各種工具,如鐵杴,斧頭,弓箭等等,你將穿梭於一片片沙灘森林,穿越一個個洞穴山谷,你會不斷發現多達40種的動物,學會釣魚,打獵,耕作等生存技能,當然還可以和島上的原始部落進行交易。最重要的是,你會在探索小島的過程中經歷一系列另人回味的故事,並將最終發現小島的驚天秘密!然後得出一個深刻的結論! 第二章 游戲界面 1.主界面 開始游戲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游戲界面。看下圖。 屏幕上面最左邊符號很明顯,代表你現在的時間,只要白天玩,這個符號就是太陽,晚上就是月亮,夠絕吧!具體時間分布為: 每天6:00--18:00為白天。 18:00--次日6:00為夜晚。 白天海里魚的種類相對多些,林子里的野獸少些。夜晚則反之。 再向右看,藍色的符號表示潮水水位,這也是與系統時間掛鉤的,強吧。漲潮的時候一些陸地被海水覆蓋,潮水退去後我們則有可能穿過這些陸地,到達一些小島,而不必走隧道。潮水間歇期為三小時,每隔三小時,潮水漲落,具體時間為 0:00-3:00 漲潮 3:00-6:00 落潮 6:00-9:00 漲潮 依次往下排,我就不多說了。 屏幕頂端的主要部分也就是紅色的生命值指示槽了,在島上,餓死並不簡單,更主要的是不要讓野豬(boars)和毒蛇(snakes)不斷侵犯你,否則你將死的很慘。 再來說右上角,這里顯示的是當前可使用工具,我們暫且稱工具欄。具體功能下面再說。 游戲中左鍵調出菜單,右鍵打開背包。 2.背包選項 打開背包菜單後如圖,我們可以看到分別看到物品欄(inventory)工具信息(tools)地圖(map)任務欄(quests)加工信息(dishes and items)和探索信息(finds)。 游戲中,可以通過從物品欄里直接取食物充飢,查看工具信息,查看地圖信息,查看目前任務,了解現在可加工的食品和器具,查看自己已經發現和仍未發現的生物。 3.地圖 如圖,游戲地圖分為16個區域,每進一個區域游戲自動存檔,每次重新開始游戲都是從營地(the camp)開始地圖上,黃色的標志表示新對話或新任務,紅色標志表示已經接受的仍未完成的任務,藍色標志是你自己所在地,綠色標志表示已經完成,尚未交工的任務。圖中淺色地為沙灘和山地,深色的為森林,陰影地帶是海洋。各個區域之間連接道路或是隧道由箭頭連接。 具體地圖高級信息見後面內容 4.基本活動 下面講解在島上必備的生存技巧,當然,你在游戲中是慢慢學到的並非生來就有的技能。 對話 如圖,屏幕中人物旁邊閃爍黃色「!」表示有些話要跟你說了,當你走到他跟前時工具欄中現實對話符號,按5鍵對話,如果對話結束後「!」變為紅色,表明他交給你一項任務。該任務可以再任務欄察看。該任務完成後屏幕上會顯示綠色「!」,同時原來紅色的「!」也變為綠色,你就可以跟他對話交差了。如下圖 揀東西 游戲開始的時候,你一每經驗二沒錢,最好就是揀東西了,海邊有木棍(driftwood),有貝殼(shell),林子里還有迷迭香(rosemary)。走到這些東東旁邊,工具欄顯示背包工具,按5鍵將這些都席捲到你的背包里吧。之後左下角顯示你已經把它放到背包里了。 挖魚餌 仔細看看,你會發現地上有很多圓形的黃土區域,我們暫且叫他種植區。當你走進它時,工具欄顯示鐵杴,好的,按5鍵挖土吧。如果不是運氣很背的話你會找到魚餌(t)的,找到後左下角提示你已經把它放到背包里了。從地里挖魚餌可不是痴人說夢,我們小時候釣魚都是從地里弄蚯蚓當誘餌的。 釣魚 一直走向大海,放心,不會被淹死的。此時工具欄現實魚鉤,好的,按5開釣,最好選擇寬闊比較寬闊的海域。放竿後不久,就能看到水中黑影移過來了,當它咬竿後你就可以不斷按5鍵收竿了。不過魚在反抗的時候你可不要使勁了,特別是使用初級的魚線,魚反抗,你也拉,結果拉了三下魚線變粉,又變紅,再一拉,魚跑線斷!只要它咬竿,等它平靜下來,我們再拉,就沒問題。當然魚線也是有等級的,有了貝幣,買點結實的就更好用了。 打獵 部落那個小孩給你弓箭(bow and arrows)之後,你就可以打獵了。島上獵物多的是,只要在你射程內出現獵物,工具欄顯示弓箭,這時你就可以按下5鍵,右下角指示力度,合適後放開5鍵,一隻野雞應聲而倒。弓箭也有等級,初級弓箭要射野豬要射兩箭才能射死,而中級的則一箭就解決了。 伐木 這是得到斧頭後學會的技能。走近大樹,工具欄顯示斧頭,開始砍吧。記得砍果樹時會有不同的果子掉下來,蘋果,香蕉,都是美味的水果,而且不用加工就可直接食用。以上打獵和伐木參見下圖。 打獵 伐木 交易 部落里兩個野人旁邊顯示交易符號,你可以去那裡和他買賣,左邊是買buy,右邊是賣sale。原始人進行交易使用的是古代歐洲最常用的一般等價物貝幣(shell)。這個東東即可以通過賣東西得來,也可以自己到海邊去撿。 耕作 學會交易後你能把一些不用的東西賣掉,買些種子(seeds)。帶上他們來到圓形的種植園,用鐵杴挖坑,兩下即可,此時工具欄顯示種子,按5鍵把它種到地里。好了,你可以不用管他了,自己去完成其他任務好了,有空回來你就可以收獲了。至於多久能成熟,這是調用系統時間實現的,可能有6.7分鍾,我沒計算過。如果你上午種了,然後退出遊戲,下午再進入游戲,就已經成熟了。如果你種了之後把手機時間調到昨天,那你就慢慢等一天吧。 加工食物 看到營地和部落那都有火了吧。火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有了他們,人類從此開始吃熟食了!來自現實社會的我們肯定不能生吞野豬肉吧。走近篝火,工具欄出現加工標志,按5鍵,出現現在可以加工的食物,主要是烤肉之類的東東,不過後期隨著你的原材料的豐富,你就可以做各式糕點,漢堡,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了啊。當然你也可以加工食物賣給原始部落,熟食的價格是未加工以前的兩倍。 補血 說完做飯,我們可以開吃了,打開背包,移動到可以吃的東西上,這主要是指加工過的各種烤肉(smoked boars)和烤魚(smoked fish),還有砍樹時揀到的水果,還有自己種的西瓜(melon)、捲心菜(cabbage)等。 加工器具 營地上方的石頭就是你的加工台,可以把實木(wood)打造成50把箭(arrows),把木棍也能造成3把箭。

H. 房車如何解決水電問題

房車都會有標準的集水箱,開出去時可以隨時通過房車加水口補水。如果需要遠行還可以准備儲水設備或者加裝水箱。發電機發的電的使用時間長短一般取決於房車發電機的功率、車的功耗、及車的最大負荷。在不同時啟動多個大功率電器的正常情況下可使用八個小時。

房車上的「水」:
凈水箱是存放飲用水、過濾水的水箱,水箱一般為70——100L左右,不宜過小,太大也不行,太大車輛易超重。
灰水箱是收集普通廢水的水箱,如洗澡水,洗菜水等。
黑水箱是收集馬桶中排出的廢水的水箱,只「服務」馬桶。
污水處理:
房車的污水箱在底盤上面,可與營地的下水管道進行連接排污;或者採用移動污水箱,可取出排污。凱倫賓威房車的污水箱和和黑水箱都有一個電動/手動排污閥,即可電動排污,亦可在無電情況下手動排污,雙從保障。

房車中的「電」
房車在行駛過程中,發電機會產生的電力供應,直接給房車電瓶進行充電。房車車、房兩部分電瓶是相互獨立的,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互相損耗。此外還能通過營地外接電源、太陽能來給房車提供電。

I. 野梅嶺野營的注意事項

露營營地的選擇注意四點:水源補給、營地平整、背風背陰、遠離危險。

露營營地選擇四點區域:帳篷露營區、用火就餐區、取水用水區、衛生區。

水源補給:一天大運動量的穿越過後,選擇的露營營地有有水源補給,是完成整個穿越目標的關鍵,一來可以不必要增加背水負重穿越的體能消耗,二是可以有水源把大量出汗發臭的身體與衣物美美的洗上一把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附近有溪流、水潭、河流、湧泉等有水源補給的地方扎營。

注意

1、選擇好水源點後更要尋找好上上下下的取水的取水路線,把取水路線平整好,以方便漆黑的夜晚去取水,很多情況下都是把營地平整好了,卻沒有尋找好取水路線,結果導致很多山友在漆黑的夜晚摸黑去取水時發生意外。

2、營地不能選擇在河灘上或者河谷中央扎營,也不能選擇在河流轉彎處的內側扎營,切切!有些溪流上游建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如果不了解上游情況下選擇在河灘上或者河谷中央扎營,一旦放水時等待你的就只有意外了,平時看起來流量很小的一些溪流也都不能選擇為營地扎營,因為一旦下大雨暴雨,兩山脊分水線之間大面積的落雨量都會向合水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溪谷匯聚,很容易發大水或山洪,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地區尤其要注意防範這種情況的隨時出現。

3、選擇好露營點後巡營周邊察看之——二選擇一評估,選擇布設置營地觸發報警繩的范圍,選擇好假如夜晚有意外情況出現的安全逃生路線,評估營地安全系數。

不適合選擇做營地的地點:

(1)、河灘上或者河谷中央——放水或者取水不方便山洪

(2)、河流轉彎處的內側——洪水

(3)、山頂迎風面——風大、取水不方便

(4)、谷底低窪處——潮濕、落石

(5)、枯木或者蜂巢底下——落木、野蜂襲擊

(6)、動物覓水點——要防動物騷擾

營地平整:決定選擇了露營點後,將准備扎帳篷的區域打掃干凈,清除石塊,矮灌木等各種不平整、帶刺、帶尖物的任何東西全部挖除,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毛草等物填平,挖布好排水溝。理想的營地應該是地面平整不潮濕,排水性好。

J. 開房車出去旅遊時,水和電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1.乘坐房車旅行的幾個好處

(1)近距離接觸景點,海邊睡覺,山上做美食

(2)找酒店沒有更多的麻煩和衛生問題。

(3)可以自己做飯吃,避免在外地吃飯的麻煩。

(4)移動之家,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隨時停下來欣賞美景、音樂、美食、攝影等。

(5)汽車再先進,也比不上車身在車上的自由度。開車可以站著坐。如果累了,可以躺下睡一會兒。

國內房車、營地、停車、水電四大問題解決方案

2.找不到營地,房車巡演中遇到的問題。

燃氣燃油加熱器和熱水器安裝在寒冷地區。因為冷空氣的溫度需要更多的電來加熱水,諾優房車有這樣的配置。

6.停車

(1)首選進入景區,可與景區管理處協商。

(2)其次,在景區的停車場停車,很簡單。

(3)此外,還可以停放其他公共補貼停車場和服務區。

(4)另外,不用房車的時候,可以放在諾優房車俱樂部里賺錢。

通過我們的分析和改進,可以得出結論:房車旅行是可行的,享受房車旅行的美好!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2038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22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087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1040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796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713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30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282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278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