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球缺水後怎麼補水
㈠ 打籃球後喝什麼水比較好.謝謝了。
運動中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就會引起脫水,脫水可以使人體的生理機能和運動能力下降。當脫水占體重的2%時,機體的耐熱能力降低,脫水4%時肌肉耐力降低;嚴重的脫水可使體溫過高和循環衰竭以致死亡。因此如果不及時補水對人體是有害的。
在長時間的運動鍛煉中,特別是在夏天,或在濕熱的環境中運動,更要注意飲水。 補水的最好方法 是 少量多次,運動中每15~20分鍾飲水150~200毫升,每小時的總飲水量不超過600毫升 ,這樣既可以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又不致因為大量飲水增加心臟和胃腸的負擔。也可以採用 運動前飲水 的方法, 在運動前1小時補水300毫升 。運動後補水也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
由於水分流失的同時,體液也在流失,體液包含的鉀、鈣、鈉、鎂等電解質也隨之流失。因此也可以選擇補充一些運動飲料(稍加鹽的涼開水或低糖飲料也可)。但是飲料的含糖量不能過高,因為糖的濃度過高,會使飲料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反而使水分不能及時進入體內。一般而言,夏天飲料糖的濃度不宜超過5%,最好在2.5%左右,冬天則可在5~15%。水的溫度也不是越涼越好,以8~14攝氏度為宜。另外,如果在 早晨鍛煉 ,由於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水分丟失,全身組織器官以及細胞處於相對缺水狀態,因此 在運動前要補水,但也不宜過多,150~200毫升即可 。
在劇烈運動中和運動前後,均不宜一次性大量飲水。運動時的飲水應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最好飲用淡鹽水或含鹽飲料,以保持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
運動不僅消耗能量,也消耗水分,尤其夏日進行運動,往往口乾舌燥,該如何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
第一是飲水的質量問題。應盡量不喝各種飲料,諸如汽水之類;要喝白開水,或者綠豆湯,或1%的淡鹽水等,以去熱除暑,及時補充體內由於大量出汗而丟失的鈉。
第二就是忌服過冷的水。因為平時人的體溫在37度左右,經過運動後,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飲用過冷的水,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引起胃腸平滑肌痙攣、血管突然收縮,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消化不良。
第三是飲水的量。運動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飲用。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鍾。另外飲水速度要慢,不可過猛。
㈡ 運動後補水喝什麼比較好
如果運動量不大,時間不長,體內產生的熱量較少,也不會大量出汗,所以運動後只需喝一些白水就好。
出汗較多的情況下,運動後應適當喝些淡鹽水,此時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大量丟失,血液中的濃度也隨之升高,並增加心血管運作的負擔,不適時補充會影響心血管功能的運作,此時應該喝些淡鹽水可及時補充因流汗而丟失的這些物質。
如果不愛喝淡鹽水,也可選擇一些運動飲料,裡面含有糖、氨基酸、牛磺酸對運動者很好,但是最好不要長期喝,運動飲料里的咖啡因都比較高,而且對牙齒不好。
運動飲料飲用建議在運動前、中、後間歇性的飲用,大約每20分鍾飲用120-250ml,而且運動中早一些開始飲用運動飲料,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此時說明已經開始脫水了,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口味的飲料。
㈢ 運動後補水,都有哪些講究
運動後補水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忌冷飲、忌碳酸飲料等等,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我們這里所說的運動,並非就是專業運動,在你日常隨時的輕度鍛煉時,同樣也需要不足水分,運動之前也要先喝些水,尤其是早晨,經過一夜的睡眠,體內水分會有所丟失,全身的組織器官以及細胞都處於相對缺水的狀態,所以說,早晨運動之前先喝200毫升的淡鹽水還是很有必要的。
㈣ 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後應該怎樣科學合理的飲水
1
/6
劇烈運動後,需要補水。看過奧運會比賽的人,肯定會注意到這樣的細節:在馬拉松比賽中選手跑到若干公里後,比賽場地旁會出現一排水分補給站。運動員在拿到水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飲水,他們會捏住距離瓶口最近的凹糟,用力施壓瓶口使其成一字型,這樣可以邊跑邊小口喝水。很多運動員喝水時還會漱漱口,吐掉一些或是含著,分幾口咽下。其實這些都是運動員科學的補水方法。
2
/6
運動後,喝水應平緩且多次,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不過,運動後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不能一次喝足。正確的飲水是,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再間歇式地分次飲用。這樣才能讓心臟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鍾。
3
/6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事實上,當大腦感覺到身體缺水的信號時,身體已經「乾旱」好久了。運動後,補充足量的水也並不等於喝大量的水,因為身體無法儲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4
/6
我們常慣於運動後補水,而往往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液。一般在運動前30~120分鍾補充水分約300毫升,這樣可以幫助減緩體溫升高,提高體內水分的貯備,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預防運動中出現脫水的情況,在特別熱的天氣里,還需額外補水250~500毫升。
5
/6
如果運動時間長,運動中出汗量大,還有必要在運動中補水。一般認為,水的胃排空速率約為每分鍾13毫升,中小強度的運動對胃排空水的速率影響不大,即使運動至疲勞狀態,胃排空速率也不會改變。所以,運動中少量多次補水,即每隔15~20分鍾補充150~300毫升,不會引起胃痛。千萬不可一次補充太多,否則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痛、惡心、嘔吐等現象。同時應注意,補水的溫度不能過低。
6
/6
運動後應該飲用含有天然礦物元素的天然水或者適合的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電解質,保持運動健康。 你了解了嗎運動之後應該多喝具有天然礦物元素的天然水或者適合的運動飲料
㈤ 打完籃球後。喝什麼對身體好
打完籃球過後吃土豆,喝一杯巧克力牛奶,是很有好處的。
2011年美國農業部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膳食指南建議:運動後,人們應選擇能提供大量鉀、膳食纖維、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同時要少攝入鈉、飽和與反式脂肪酸,避免人為添加過多的糖和鹽。馬鈴薯幾乎同時滿足了上述所有要求。它能提供美國飲食指南咨詢委員會確定的主要缺乏性營養素中的兩種——鉀和纖維。在鉀的食物源中,馬鈴薯位列指南推薦的首位。富含鉀的食物來源還包括哈密瓜,香蕉以及酸乳酪。科學研究表明:鉀可以鈍化人體中鈉的副作用,從而降低血壓。除此以外,體內富含的鉀離子還可以減少罹患腎結石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運動時機體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來參與供能,為肌肉提供能量。與蛋白質和脂肪不同,身體中的碳水化合物貯備非常有限。當經過鍛煉出汗之後,急需補充碳水化合物,在低脂的優質碳水化合物中,馬鈴薯是佼佼者,它不但提供了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還可以避免過多的能量攝入和儲存,所以馬鈴薯被稱為「減肥蔬菜」。
運動時後喝水是很好的選擇,可是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巧克力牛奶。《力量與訓練研究雜志》刊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完成的兩項研究表明,巧克力牛奶是運動後最佳飲料,能快速幫助身體恢復。 但「運動後飲用巧克力牛奶加速身體恢復」的具體機理尚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但是該飲料中的自然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在運動過後,吃土豆,喝巧克力牛奶是比較好的,吃土豆可以幫助提供肌肉所需的能量,喝巧克力牛奶可幫助身體快速恢復,它們可以讓你的運動效果事半功倍。
㈥ 運動之後怎麼科學補水
如何不同的人補充水,出汗多的運動量如0.5至1升的青少年可以補充電解質和糖運動飲料。
老年人:老年人一般不鍛煉,不要太多出汗,有的人還伴有慢性病,沒有必要添加運動飲料,可以適量的礦泉水,開水,茶,綠豆湯,牛奶等。
肥胖的人:鍛煉肥胖人的目的之一就是減肥,並消耗體內多餘的能量儲備。所以不要添加含有能量物質的飲料。如果多出汗,可以補充電解質,無糖飲料。

㈦ 劇烈運動後怎麼補水比較好
劇烈運動後怎麼補水比較好?
為了在健身前使體內的細胞達到最佳水合狀態防止運動中脫水,運動前2小時左右可以補充約500毫升的純水。 運動量大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充含糖和電解質的水,但是為了避免刺激胰島素上升導致血糖值下降,必須在運動前20~40分鍾補充糖類飲料。 如果在運動前一次性喝大量的水,會產生脹氣感,有可能影響運動的效果。 但是,如果進行激烈的運動,為了防止脫水,有必要多攝取水分。 這不僅是為了防止身體因過度缺水而虛脫,也是為了保證自己的身體始終處於最佳的運動狀態。
㈧ 大量運動後如何補水
1、補水遵循積極主動和少量多次的原則。馬拉松專業選手補水時,都會捏住瓶口,使單次補水量減小,並多次補給,從而達到快而有效的補水效果。所以正確的方式是保持補水速度平緩,並間歇多次進行,每次飲水量不宜超過200毫升,兩次補水至少應有15分鍾的間隔。
2、首選天然礦物質水或運動飲料。運動時會丟失大量汗液,其中98%~99%的成分是水,剩餘的則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種電解質。過多丟失體內電解質,對運動能力及健康有嚴重影響。因此大量運動後既要補水,也要補充礦物元素。
3、1小時以內的運動補充液體以水為主,長於1小時或在極端氣候下,建議喝運動飲料。純凈水不適合作為運動時或運動後的飲用水,因為不含礦物質。
4、注意運動前的補水。天氣炎熱時,運動人士還應額外補充250~500毫升水。
(8)打完球缺水後怎麼補水擴展閱讀:
補水注意事項
1、運動後,心跳恢復需一段時間,所以不要立刻喝水,先休息10分鍾左右,待心跳恢復正常後,再慢慢喝水。
2、運動前後不能喝汽水,其含有的二氧化碳會讓胃部脹氣,不利於運動健康。
3、運動後內臟器官也處於高溫狀態,喝太多冰水會引起腹瀉,加劇脫水。劇烈運動時,咽喉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突然受涼刺激,也易引起喉部發炎、咳嗽。
4、對於血糖偏高的人或糖尿病患者,飲用運動飲料時要慎重,另外,高血壓、心功能或腎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大量飲用,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