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離心補水泵用於什麼
⑴ 補水泵工作原理
水泵的工作原理分為三類:
離心泵、軸流泵和混流泵。
離心泵:是讓水泵里的水受離心力的作用而使水能量增加的。
軸流泵:是讓水泵里的水受推力的作用而使水能量增加的。
混流泵:是讓水泵里的水受離心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而使水能量增加的,也就是離心和軸流兩種混合的。
當然以上最常用的是離心泵。
詳細可追問。
⑵ 循環系統中補水泵作用
作用如下:
1、凝結水系統啟動前和機組正常運行時如果凝汽器水位低給其注水。
2、凝結水系統啟動前給給凝結水管道注水排空。
3、除氧器的補水水源。
4、閉式水水箱補水水源。
5、定子冷卻水的補水水源。(因定子冷卻水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因此常用凝補水)
初始運行時首先啟動補水泵向系統及氣壓罐內的水室中充水,系統充滿後多餘的水被擠進膠囊內。因為水的不可壓縮性,隨著水量的不斷增加,水室的體積也不斷的擴大而壓縮氣室,罐內的壓力也不斷的升高。
(2)立式離心補水泵用於什麼擴展閱讀:
當壓力達到設計壓力時,通過壓力控制器使補水泵關閉。當系統內的水受熱膨脹使系統壓力升高超過設計壓力時,多餘的水通過電磁閥排至補水箱循環使用,當系統壓力超過管網或設備工作壓力時,安全閥開啟,起到保護管網和設備的作用。
當系統中的水由於泄露或溫度下降而體積縮小,系統壓力降低時,膠囊中的水被不斷壓入管網補充系統的壓降損失,當系統壓力至設計允許的最低壓力時,通過壓力控制器使補水泵重新啟動向管網及氣壓罐內補水,如此周而復始。
⑶ 供熱方面補水泵與循環泵的功能和性能是甚麼
01
熱水鍋爐增設進出口連通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1)減小熱源阻力,降低壓降。
2)當鍋爐偶發故障時可及時檢修,不影響外網供水。
3)改變運行方式便於調節。
4)供暖初期冷運行時可減少運行費用。
02
旁通管選擇注意事項:
1)管徑一般比主管徑小一號到二號,但不得小於鍋爐入口管徑。
2)旁通管上要裝閥門,閥門要選用可調節流量特性的閥門。
3)旁通管不要直接接到分水器上。
03
補水泵與循環泵的功能:
補水泵的作用是向系統充滿水,並保證系統總是充滿水;它的揚程主要取決於最高建築物的高度且高於建築物,流量取決於補水量。循環泵的作用是使系統中的水以一定的流量流動;它的流量取決於供暖面積,揚程取決於系統阻力。
04
有些循環水泵的出口閥門不能全部打開,否則會燒壞電動機,怎樣解決?
循環水泵的出口閥門不能全開,主要是系統阻力小,網路特性曲線右移,由於流量增加造成軸功率急劇上升,因電流過高而燒壞電動機,如能在系統中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限制流量,增加系統阻力,出口閥即可全部打開。
05
泵在什麼情況下效率最高?
當泵的流量為額定流量時泵的效率最高。
06
在原有的供暖系統中增加新用戶或擴充容量時要考慮的因素:
1)要使整個供暖系統的全部設備容量相互匹配;
2)注意供暖設備的極限工作能力,例如:循環泵的揚程、流量和功率;
3)注意供暖管網的極限輸送能力;
4)注意熱網的水力工況變化和新老熱用戶的兼容。
07
供暖系統中有哪些地方須安裝壓力表和溫度計?
泵、除污器的出入口安裝壓力表;供暖設備(鍋爐、換熱器)的出入口安裝壓力表和溫度計;集水器和分水器上安裝壓力表和溫度計。
08
如何根據各部位壓力表、溫度計值,確定系統運行工況的優劣?
從分水器與集水器上的壓力值來判斷熱網自用壓頭的大小,從循環水泵出口壓力值與供熱設備出口壓力值檢查熱源內阻大小;從集水器與分水器的溫度值差看熱網的運行效果;從熱源設備出入口的溫度值查看熱源設備的出力;從換熱器一、二次系統出入口溫差查一次網水平失調。
09
什麼是同程式系統?什麼是異程式系統?各有什麼特點?
同程式系統:通過每一環路的水流經的路程相同的系統;異程系統:通過每一環路的水流經的路程不同的系統;同程式各環路之間的阻力容易達到平衡;但消耗材料較多;異程式環路之間的阻力很難達到平衡,但消耗材料較少,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效果顯著。
10
熱水鍋爐增設進出口連通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在熱水網路中,某一用戶在其他用戶流量改變時,保持本身的流量不變的一種能力。
11
如何提高網路的水力穩定性?
1)相對地減少網路干管的壓降或相對地增大用戶系統的壓降。
2)合理地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
12
用一般閥門調整各單體進戶流量能否從根本上解決水平失調的問題?為什麼?
很難,因為調整流量改變了系統的阻力特性系數,循環水泵的流量、揚程均發生變化,其他單體壓差也會變化,流量就跟著變化,當然調整過的單體流量也會變化,這就需要反復調整,才能使流量接近要求,即系統勉強達到平衡,而一旦有人動閥門,整個系統的平衡又被破壞了,再次出現水力失調現象。
13
同程式熱網能否解決水平水力失調?為什麼?
因為解決水力失調的方法是使單體獲得合適的供回水壓差,而同程式熱網並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同程式熱網如果設計合理的話,能使各單體供回水壓差基本接近,而各單體的資用壓頭並不相等,這樣水力失調仍不可避免,如果熱網設計不合理的話,仍會出現單體供回水壓差過大的現象,有時甚至供回水壓差為負值(循環水倒流)的現象。因此同程式熱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平水力失調的問題。
14
各單體裝了流量控制閥且已調試,仍達不到供暖要求,原因分析?
1)單體從熱網所得循環水量不足(單體供回水壓差不夠)。
2)供水溫度太低。
3)單體供回水閥門開度不夠。
4)單體內部設計不合理,原因:有些住戶散熱器散熱面積與圍護結構耗熱量不符(有的過大,有的過小);用戶內部存在水平失調;樓內存在主管線的水平失調,也存在樓層間的垂直失調;
5)局部管道、閥門、散熱器堵塞。
6)單體內有些閥門開度不夠。
15
水壓圖包含的內容。
橫坐標表示供熱系統的管道單管長度(m),縱坐標表示地形高度、建築高度、動水壓線高度、靜水壓線高度(m)。
16
熱網正常運轉對水壓圖的要求是什麼?
保證用戶有足夠的資用壓頭,保證散熱設備不被壓壞,保證供熱系統充滿水不倒空,保證系統不汽化。
17
在流量控制閥未出現之前,為克服水力工況的水平失調,主要採取哪幾種技術措施?
1)加大泵機組增加循環流量;
2)調節熱用戶供、回水閥門;
3)加大末端熱用戶管道直徑;
4)採用同程供熱方式;
5)在局部熱用戶供、回水管道上安裝增壓泵;
6)安裝調壓控制板或平衡閥等,限制部分熱用戶流量。
18
分析散熱器表面溫度符合要求,而室內達不到設計溫度的原因。
1)散熱器數量太少,供給房間的熱量小於房間通過圍護結構的散熱量;
2)房屋圍護結構不合理;
3)散熱器布置位置不合理;
4)新房,潮氣重,散熱快。
19
在供暖系統中有幾種運行調節方式,哪種適合自力式流量控制閥?
有質調、量調和質量並調3種方式;其中質調方式適合自力式流量控制閥。
20
怎樣選擇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的規格?
根據用戶提供的供暖建築面積算出流量值(按1 000 m2建築面積需3 m3/h循環水計算),在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的最佳流量范圍確定它的規格。
21
熱水網路進行水力計算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1)按已知的熱媒的流量和壓力損失,確定管道的管徑;
2)按已知的熱媒流量和管道管徑,計算管道的壓力損失;
3)按已知的管道直徑和允許壓力損失,計算或核算管道中的流量,並確定循環泵的揚程及流量,繪制出水壓圖。
22
熱水供暖系統設置定壓裝置的目的是什麼?有幾種方式?
目的:使供暖系統能在穩定狀態下運行,保證系統不倒空、不汽化;
方式:膨脹水箱定壓;補水泵定壓;穩壓罐氣體定壓;變頻補水泵定壓等。
23
閥門產生噪音的主要原因?
1)機械振動;
2)汽蝕;
3)流速過大,閥前壓力和閥後壓力降過大;
4)配套的管路布置不合理。
24
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後在什麼時候進行調解?
調解時間:有足夠的排污時間後,確認已正常運行時進行調解;
注意事項:流量要合適,動作要輕;調節費力時注意檢查閥門有無故障。
25
自力式流量控制閥既然能起減壓作用,可以當減壓閥嗎?
不能,因為減壓閥的流量是可變的,流量控制閥的流量是不可變的,它倆有本質的區別,所以流量控制閥不能當減壓閥用。但有時因循環水泵揚程及流量均過大造成供水壓力過高,超過散熱器承壓,而回水壓力不高,這時可在供水干管上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起到減壓作用,甚至效果比減壓閥好,有時因地勢偏差大,地勢低的地方供水管上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可減小散熱器承壓。
26
一次網自力式流量控制閥應安裝在什麼位置?為什麼?
應安裝在換熱器後一次網回水管上,因為該處溫度相對較低,可延長閥門密封件的壽命,壓力穩定,對閥瓣的沖擊力較小,污物少;也可安裝在換熱器的供水管上。
27
一些小熱網間斷運行,升溫後馬上超壓,不敢再燒,使熱網不能正常運行,怎麼辦?
一些小熱網,特別是新熱網,零漏點,當啟爐升溫很快時,水溫升高,體積膨脹,造成系統壓力升高,超過規定壓力。解決方法:1)用膨脹水箱定壓;2)將鍋爐的安全閥的設定啟動壓力盡量定高一些。同時,要用變頻補水泵,定壓點盡量定的低一些,但要保障系統高點不缺水。
28
供暖系統中哪些設備及儀表不能省掉?
1)供暖入口的除污器。
2)鍋爐、換熱器、水泵、除污器兩端的壓力表。
3)鍋爐、換熱器兩端的溫度計。
4)系統高端和最低端的壓力表。
29
哪些系統不適合安裝自力式流量控制閥?
1)採用量調解的系統;
2)採用蒸汽供熱的系統;
3)供、回水壓差接近或小於控制閥啟動壓差的系統;
4)熱用戶平均流量小於2 kg/m2的系統;
5)比摩阻R>200 Pa/m的系統;
6)系統中不明的失水點過多、回水定壓維持不了正常值的系統;
7)水質差、污物、泥沙含量高的系統;
8)只想安裝在末端的系統。
30
在現場中,裝了流量閥的系統出現不熱,怎樣判斷故障原因?
有多種原因,如氣堵、管堵污物、截斷閥掉落等,也可能是流量閥出現了故障,如果是某處堵了氣,或是有污物,拆了流量閥重新運行,很有可能污物沖走、氣堵排除,系統就熱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可能就認為是流量閥有問題,正確的判斷方法應是這樣的:在同一個熱網中,將流量閥的涼閥和熱閥互換安裝,將出現四種情況:一是都熱了,說明涼閥無問題,是氣堵、污物堵的問題;二是都涼了,說明涼閥有問題,同時不熱,系統也有問題;三是涼閥還涼,熱閥還熱,證明是涼閥有問題;四是涼閥熱了,熱閥涼了,說明涼閥無問題,應檢查系統其他問題等。
⑷ 立式離心水泵與卧式離心水泵的優缺點
各有優缺點,立式泵一般分為立式多級離心泵和立式單級離心泵,一般小流量,高揚程用立式多級離心泵(建築給水系統常用),流量揚程比較均衡的一般選用立式單級離心泵(閉式循環系統常用).
大流量低揚程用卧式泵(建築空調系統常用),當然要考慮到你機房的空間,立式單級離心泵是管道安裝直接安裝到管道上,不佔空間,但泵功率一般情況不超過75KW,否則可能對管路沖擊比較大.一般不好留備用泵.
卧式則要求安裝機座,一般是單級端吸式/雙吸式管路下進上出/水平進出,進口管徑大於出口管徑,功率可以做很大,效率高於立式泵,對管路沖擊比較小.大泵一般建議使用卧式.
總之立式管道泵不佔空間,但功率不適宜做的太大,卧式佔地方,但效率高,功率可以放很大.如果你能提供詳細的流量揚程的話,我可以給你建議一個比較好的方案.
⑸ 供熱方面補水泵與循環泵的功能和性能是甚麼
補水泵的肯定1)、小時流量為4%~5%系統總水量。2)、揚程為補水點壓力加30~50
kPa。3)\補水泵克服的是補水點壓力和補水箱間的壓力差,其間管道不長的話,可以疏忽其阻力.4)\開式系統的補水不用補水泵.循環泵指裝置中輸送反應、吸收、分離、吸收液再生的循環液用泵。1般採取單級離心泵。
循環泵的流量中等大小,在穩定工作條件下,泵的流量變化比較小。
它的揚程小低,只是用來克服循環系統的壓力降。可採取低揚程泵。循環泵是指泵的作用而言,離心泵是指泵的結構而言,二者完全是兩個概念。循環泵的工作原理要將水循環起來所用的泵就叫循環泵,例如水暖供熱管道中的熱水是靠循環泵循環起來的。
⑹ 立式循環泵選型時的考慮哪些數據
來源:製冷網路、易築暖通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一、什麼是泵?
泵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來輸送水、油、酸鹼液、乳化液、懸乳液和液態金屬等液體,也可輸送液、氣混合物及含懸浮固體物的液體。
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為容積式泵、動力式泵和其他類型泵三類。除按工作原理分類外,還可按其他方法分類和命名。如,按驅動方法可分為電動泵和水輪泵等;按結構可分為單級泵和多級泵;按用途可分為鍋爐給水泵和計量泵等;按輸送液體的性質可分為水泵、油泵和泥漿泵等。
泵的各個性能參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依賴變化關系,可以畫成曲線來表示,稱為泵的特性曲線,每一台泵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曲線。
二、泵的定義與歷史來源
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廣義上的泵是輸送流體或使其增壓的機械,包括某些輸送氣體的機械。泵把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傳給液體,使液體的能量增加。
水的提升對於人類生活和生產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種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鏈泵(前17世紀)、中國的桔槔(前17世紀)、轆轤(前11世紀)、水車(公元1世紀) ,以及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阿基米德發明的螺旋桿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臘工匠克特西比烏斯發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泵-滅火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關於4葉片滑片泵的記載, 以後陸續出現了其他各種回轉泵 。1689年,法國的D.帕潘發明了4葉片葉輪的蝸殼離心泵。1818年 ,美國出現了具有徑向直葉片 、半開式雙吸葉輪和蝸殼的離心泵。1840~1850年,美國的H.R.沃辛頓發明了泵缸和蒸汽缸對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標志著現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帶有導葉的多級離心泵相繼發明,使發展高揚程離心泵成為可能。隨後,各種泵相繼問世。隨著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圍和應用也日漸擴大。
三、泵的分類依據
(一)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可分為又分為葉片式、容積式和其它形式。
①葉片式泵,依靠旋轉的葉輪對液體的動力作用,把能量連續地傳遞給液體,使液體的動能(為主)和壓力能增加,隨後通過壓出室將動能轉換為壓力能,又可分為離心泵、軸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渦泵等。
②容積式泵,依靠包容液體的密封工作空間容積的周期性變化,把能量周期性地傳遞給液體,使液體的壓力增加至將液體強行排出,根據工作元件的運動形式又可分為往復泵和回轉泵。
③其他類型的泵,以其他形式傳遞能量。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噴射的工作流體將需輸送的流體吸入泵後混合,進行動量交換以傳遞能量;水錘泵利用制動時流動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傳遞能量;電磁泵是使通電的液態金屬在電磁力作用下產生流動而實現輸送。另外,泵也可按輸送液體的性質、驅動方法、結構、用途等進行分類。
2)按工作葉輪數目來分類
① 單級泵:即在泵軸上只有一個葉輪。
② 多級泵:即在泵軸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葉輪,這時泵的總揚程為n個葉輪產生的揚程之和。
3)按工作壓力來分類
① 低壓泵:壓力低於100米水柱;
② 中壓泵:壓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間;
③ 高壓泵:壓力高於650米水柱。(多級離心泵可達2800m)
4)按葉輪進水方式來分類
① 單側進水式泵:又叫單吸泵,即葉輪上只有一個進水口;
② 雙側進水式泵:又叫雙吸泵,即葉輪兩側都有一個進水口。它流量比單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個單吸泵葉輪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5)按泵殼結合縫形式來分類
① 水平中開式泵:即在通過軸心線的水平面上開有結合縫。(最常見的水平中開泵是雙吸泵)
② 垂直結合面泵:即結合面與軸心線相垂直。
6)按泵軸位置來分類
① 卧式泵:泵軸位於水平位置。
② 立式泵:泵軸位於垂直位置。
7)按葉輪出來的水引向壓出室的方式分類
① 蝸殼泵:水從葉輪出來後,直接進入具有螺旋線形狀的泵殼。
② 導葉泵:水從葉輪出來後,進入它外面設置的導葉,之後進下一級或流入出口管。(常用於多級泵和軸流泵)
(二)、操作原理
由若干個彎曲的葉片組成的葉輪置於具有蝸殼通道的泵殼之內。葉輪緊固於泵軸上,泵軸與電機相連,可由電機帶動旋轉。吸入口位於泵殼中央與吸入管路相連,並在吸入管底部裝一止逆閥。泵殼的側邊為排出口,與排出管路相連,裝有調節閥。
離心泵之所以能輸送液體,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轉葉輪所產生的離心力,因此稱為離心泵。
離心泵的工作過程:
開泵前,先在泵內灌滿要輸送的液體。
開泵後,泵軸帶動葉輪一起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液體在此作用下,從葉輪中心被拋向葉輪外周,壓力增高,並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殼。在泵殼中由於流道的不斷擴大,液體的流速減慢,使大部分動能轉化為壓力能。最後液體以較高的靜壓強從排出口流入排出管道。泵內的液體被拋出後,葉輪的中心形成了真空,在液面壓強(大氣壓)與泵內壓力(負壓)的壓差作用下,液體便經吸入管路進入泵內,填補了被排除液體的位置。
離心泵啟動時,如果泵殼內存在空氣,由於空氣的密度遠小於液體的密度,葉輪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很小,葉輪中心處產生的低壓不足以造成吸上液體所需要的真空度,這樣,離心泵就無法工作。為了使啟動前泵內充滿液體,在吸入管道底部裝一止逆閥。此外,在離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裝一調節閥,用於開停車和調節流量。
四、泵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
從泵的性能范圍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時可達幾十萬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時則在幾十毫升以下;泵的壓力可從常壓到高達19.61Mpa(200kgf/cm2)以上;被輸送液體的溫度最低達-200攝氏度以下,最高可達800攝氏度以上。泵輸送液體的種類繁多,諸如輸送水(清水、污水等)、油液、酸鹼液、懸浮液、和液態金屬等。
在化工和石油部門的生產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體,而將原料製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經過復雜的工藝過程,泵在這些過程中起到了輸送液體和提供化學反應的壓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裝置中還用泵來調節溫度。
在農業生產中,泵是主要的排灌機械。我國農村幅原廣闊,每年農村都需要大量的泵,一般來說農用泵占泵總產量一半以上。
在礦業和冶金工業中,泵也是使用最多的設備。礦井需要用泵排水,在選礦、冶煉和軋制過程中,需用泵來供水先等。
在電力部門,核電站需要核主泵、二級泵、三級泵、熱電廠需要大量的鍋爐給水泵、冷凝水泵、循環水泵和灰渣泵等。
在國防建設中,飛機襟翼、尾舵和起落架的調節、軍艦和坦克炮塔的轉動、潛艇的沉浮等都需要用泵。高壓和有放射性的液體,有的還要求泵無任何泄漏等。
在船舶製造工業中,每艘遠洋輪上所用的泵一般在百台以上,其類型也是各式各樣的。其它如城市的給排水、蒸汽機車的用水、機床中的潤滑和冷卻、紡織工業中輸送漂液和染料、造紙工業中輸送紙漿,以及食品工業中輸送牛奶和糖類食品等,都需要有大量的泵。
總之,無論是飛機、火箭、坦克、潛艇、還是鑽井、采礦、火車、船舶,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到處都需要用泵,到處都有泵在運行。正是這樣,所以把泵列為通用機械,它是機械工業中的一類生要產品。
五、泵的基本參數
表徵泵主要性能的基本參數有以下幾個:
1、流量Q
流量是泵在單位時間內輸送出去的液體量(體積或質量)。
體積流量用Q表示,單位是:m3/s,m3/h,l/s等。
質量流量用Qm表示,單位是:t/h,kg/s等。
質量流量和體積流量的關系為:
Qm=ρQ
式中ρ——液體的密度(kg/m3,t/m3),常溫清水ρ=1000kg/m3。
2、揚程H
揚程是泵所抽送的單位重量液體從泵進口處(泵進口法蘭)到泵出口處(泵出口法蘭)能量的增值。也就是一牛頓液體通過泵獲得的有效能量。其單位是N·m/N=m,即泵抽送液體的液柱高度,習慣簡稱為米。
3、轉速n
轉速是泵軸單位時間的轉數,用符號n表示,單位是r/min。
4、汽蝕餘量NPSH
汽蝕餘量又叫凈正吸頭,是表示汽蝕性能的主要參數。汽蝕餘量國內曾用Δh表示。
5、功率和效率
泵的功率通常是指輸入功率,即原動機傳支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為軸功率,用P表示;
泵的有效功率又稱輸出功率,用Pe表示。它是單位時間內從泵中輸送出去的液體在泵中獲得的有效能量。
因為揚程是指泵輸出的單位重液體從泵中所獲得的有效能量,所以,揚程和質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就是單位時間內從泵中輸出的液體所獲得的有效能量——即泵的有效功率:
Pe=ρgQH(W)=γQH(W)
式中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γ——泵輸送液體的重度(N/m3);
Q——泵的流量(m3/s);
H——泵的揚程(m);
g——重力加速度(m/s2)。
軸功率P和有效功率Pe之差為泵內的損失功率,其大小用泵的效率來計量。泵的效率為有效功率和軸功率之比,用η表示。
舉例:
流量 200 l/s,揚程37.5m ,選用水泵型號ASP200B ,葉輪直徑360mm 轉速 1450RPM,效率87% 工況點軸功率 84.5kW.
如果轉速變為1000RPM,根據相似定律此時流量和揚程及功率為多少?
N1 = 1450RPM, N2 = 1000RPM
Q1= 200l/s Q2 = Q1 x N2/N1 = 200×1000/1450= 138l/s
H1 = 37.5m H2 = H1 x (N2/N1)2 =37.5 ×(1000/1450)2 = 17.8m
P1 = 84.5kW P2 = P1 x (N2/N1)3= 84.5×(1000/1450)3 = 27.7kW
六、什麼叫流量?用什麼字母表示?如何換算?
單位時間內泵排出液體的體積叫流量,流量用Q表示,計量單位:立方米/小時(m3/h),升/秒(l/s), L/s=3.6 m3/h=0.06 m3/min=60L/min
G=Qρ G為重量 ρ為液體比重
例:某台泵流量50 m3/h,求抽水時每小時重量?水的比重ρ為1000公斤/立方米。
解:G=Qρ=50×1000(m3/h·kg/ m3)=50000kg / h=50t/h
七、什麼叫揚程?
單位重量液體通過泵所獲得的能量叫揚程。泵的揚程包括吸程在內,近似為泵出口和入口壓力差。揚程用H表示,單位為米(m)。泵的壓力用P表示,單位為Mpa(兆帕),H=P/ρ.如P為1kg/cm2,則H=(lkg/ cm2)/(1000kg/ m3) 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
1Mpa=10kg/c m2,H=(P2-P1)/ρ (P2=出口壓力 P1=進口壓力)
八、什麼叫汽蝕餘量?什麼叫吸程?
泵在工作時液體在葉輪的進口處因一定真空壓力下會產生汽體,汽化的氣泡在液體質點的撞擊運動下,對葉輪等金屬表面產生剝蝕,從而破壞葉輪等金屬,此時真空壓力叫汽化壓力,汽蝕餘量是指在泵吸入口處單位重量液體所具有的超過汽化壓力的富餘能量。單位用米標注,用(NPSH)r。吸程即為必需汽蝕餘量Δh:即泵允許吸液體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許的安裝高度,單位用米。
吸程=標准大氣壓(10.33米)-汽蝕餘量-安全量(0.5米)
標准大氣壓能壓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例如:某泵必需汽蝕餘量為4.0米,求吸程Δh?
解:Δh=10.33-4.0-0.5=5.83米
九、什麼是水泵的汽蝕現象以及其產生原因
1、汽蝕
液體在一定溫度下,降低壓力至該溫度下的汽化壓力時,液體便產生汽泡。把這種產生氣泡的現象稱為汽蝕。
2、汽蝕潰滅
汽蝕時產生的氣泡,流動到高壓處時,其體積減小以致破滅。這種由於壓力上升氣泡消失在液體中的現象稱為汽蝕潰滅。
3、產生汽蝕的原因及危害
泵在運轉中,若其過流部分的局部區域(通常是葉輪葉片進口稍後的某處)因為某種原因,抽送液體的絕對壓力降低到當時溫度下的液體汽化壓力時,液體便在該處開始汽化,產生大量蒸汽,形成氣泡,當含有大量氣泡的液體向前經葉輪內的高壓區時,氣泡周圍的高壓液體致使氣泡急劇地縮小以至破裂。在氣泡凝結破裂的同時,液體質點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間產生很強烈的水擊作用,並以很高的沖擊頻率打擊金屬表面沖擊應力可達幾百至幾千個大氣壓,沖擊頻率可達每秒幾萬次,嚴重時會將壁厚擊穿。
4、汽蝕過程
在水泵中產生氣泡和氣泡破裂使過流部件遭受到破壞的過程就是水泵中的汽蝕過程。水泵產生汽蝕後除了對過流部件會產生破壞作用以外,還會產生雜訊和振動,並導致泵的性能下降,嚴重時會使泵中液體中斷,不能正常工作。
十、什麼是泵的特性曲線?
通常把表示主要性能參數之間關系的曲線稱為離心泵的性能曲線或特性曲線,實質上,離心泵性能曲線是液體在泵內運動規律的外部表現形式,通過實測求得。特性曲線包括:流量-揚程曲線(Q-H),流量-效率曲線(Q-η),流量-功率曲線(Q-N),流量-汽蝕餘量曲線(Q-(NPSH)r),性能曲線作用是泵的任意的流量點,都可以在曲線上找出一組與其相對的揚程,功率,效率和汽蝕餘量值,這一組參數稱為工作狀態,簡稱工況或工況點,離心泵最高效率點的工況稱為最佳工況點,最佳工況點一般為設計工況點。一般離心泵的額定參數即設計工況點和最佳工況點相重合或很接近。在實踐選效率區間運行,即節能,又能保證泵正常工作,因此了解泵的性能參數相當重要。
十一、什麼叫泵的效率?公式如何?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軸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通常指輸入功率,即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軸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揚程和質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Pe=ρg QH (W) 或Pe=γQH/1000 (KW)
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γ:泵輸送液體的重度 γ=ρg (N/ m3)
g:重力加速度(m/s)
質量流量 Qm=ρQ (t/h 或 kg/s)
十二、什麼是泵的全性能測試台?
能通過精密儀器准確測試出泵的全部性能參數的設備為全性能測試台。國家標准精度為B級。流量用精密蝸輪流量計測定,揚程用精密壓力表測定。吸程用精密真空表測定。功率用精密軸功率機測定。轉速用轉速表測定。效率根據實測值:n=rQ102計算。
十三、泵的選型
選型依據: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泵,需要哪些條件依據 ?
1、介質的特性:介質名稱、密度、粘度、腐蝕性、毒性等。
a. 介質名稱:清水、污水、石油等。當介質含氣量>75%時,最好選用齒輪泵或者螺桿泵。
b. 密度:
離心泵的流量與密度無關;
離心泵的揚程與密度無關;
離心泵的效率不隨密度改變;
當密度≠1000Kg/m3時,電機的功率應該為一般功率與介質相對清水密度比的乘積,以防電機過載超流。
c. 粘度:
介質的粘度對泵的性能影響很大,粘度過大時,泵的壓頭(揚程)減小,流量減小,效率下降,泵的軸功率增大。
當粘度增加時,泵的揚程曲線下降,最佳工況的揚程和流量均隨之下降,而功率則隨之上升,因而效率降低。一般樣本上的參數均為輸送清水時的性能,當輸送粘性介質時應進行換算。
d. 腐蝕性:介質有腐蝕時,採用抗腐蝕性能好的材料。
e. 毒性:考慮密封方式,可採用干氣密封等。
2、介質中所含固體的顆粒直徑、含量多少。
根據顆粒直徑、含量多少,可選擇採用單流道、雙流道、多流道形式的葉輪。顆粒含量>60%時,考慮採用渣漿泵。
3、介質溫度:(℃)
高溫介質需考慮密封材料的選擇及材料的熱膨脹系數。介質溫度偏低時,考慮採用低溫潤滑油和低溫電機。
4、所需要的流量(Q)
a、如果生產工藝中已給出最小、正常、最大流量,應按最大流量考慮。
b、如果生產工藝中只給出正常流量,應考慮留有一定的餘量。
c、如果基本數據只給質量流量,應換算成體積流量。
5、揚程:
水泵的揚程大約為提水高度的1.15~1.2倍(使用於補水泵只給出系統圖需要計算揚程的狀況) 。
如遇到只給出最小流量、最大流量及相對應的揚程,應盡可能按大流量選擇。
因為:
a、高揚程的泵用於低揚程,便會出現流量過大,導致電機超載,若長時間運行,電機溫度升高,甚至燒毀電機。
b、小流量泵在大流量下運行時,會產生汽蝕,泵長時間汽蝕,影響水泵過流部件的壽命。
十四、泵的汽蝕
1、汽蝕形成
泵在運轉中,抽送液體的絕對壓力降低到當時溫度下的該液體汽化壓力時,液體便在該處開始汽化,形成氣泡,當含有大量氣泡的液體流進葉輪內的高壓區時,氣泡周圍的高壓液體致使氣泡急劇地縮小以至破裂。在氣泡破裂的同時,液體質點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間產生很強烈的水擊作用,並以很高的沖擊頻率打擊金屬表面,沖擊應力可達幾百至幾千個大氣壓,沖擊頻率可達每秒幾萬次,嚴重時會將壁擊穿。
2.汽蝕的危害
a、葉輪上留下打擊狀的坑;影響葉輪的使用壽命。
b、設備產生振動。
c、增加噪音。
d、輕微的汽蝕只會造成水泵效率或揚程的降低。低比轉速泵隨汽蝕性能下降明顯,高比轉速泵,當汽蝕達到一定程度時,性能開始下降。
e、 嚴重的汽蝕會產生很強的噪音,並縮短水泵的使用壽。
f、 估算來講,損失最大占設計揚程的3%。
g、 對於多級水泵, 汽蝕只會對第一級葉輪產生影響。
3、泵汽蝕的基本關系式為:
NPSHc≤NPSHr≤[NPSH]≤NPSHa
式中:
NPSHa—裝置汽蝕餘量又叫有效汽蝕餘量,是指在現場條件下的汽蝕餘量。它可也根據系統的設計圖紙計算出來,越大越不易汽蝕;
NPSHr—泵汽蝕餘量,又叫必需的汽蝕餘量,是指水泵的一個特性數據,它是由水泵製造廠商提供的。該數值在水泵的性能圖表中已經被標示出來,越小泵抗汽蝕性能越好;
NPSHc—臨界汽蝕餘量,是指對應泵性能下降一定值的汽蝕量;
[NPSH]—許用汽蝕餘量,是確定泵使用條件用的汽蝕餘量。
為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實際汽蝕餘量值(NPSHa)必須要 高於 設計汽蝕餘量值(NPSHr)。即:NPSHa > NPSHr。
4.實際汽蝕餘量(NPSHa)的計算公式 :NPSHa = (Hz-Hf) +(Hp–Hvp)
其中:
Hp = 水泵入口處液體表面的絕對壓力 (m)
Hz = 液體距離水泵中心線的靜態高差 (m)
注: 對於立式水泵 以第一級葉輪的中心線為准。
Hf = 管路系統入口處摩擦和入口損失包括動壓頭。(m)
Hvp = 在水泵工作溫度下的液體蒸汽壓力。(m)
如果NPSHA數值很小,建議選擇:
更大一些型號的水泵或轉速更慢一些的水泵。
5、防止汽蝕的措施
防止泵發生汽蝕從兩方面考慮,即增大NPSHa和減小NPSHr,常用的以下幾種方法。
a、減小幾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幾何倒灌高度);
△h=10m- NPSH-∑h
∑h:管路阻力,也叫安全系數,取:0.5~1.0m水柱
△h:吸程
b、增加管徑,盡量減小管路長度,彎頭和附件等;
c、盡量調小流量,防止泵長時間在大流量下運行;
d、在同樣轉速和流量下,採用雙吸泵,因減小進口流速、泵不易發生汽蝕;
e、加誘導輪或增加葉輪進口處的光潔度。
f、對於在苛刻條件下運行的泵,為避免汽蝕破壞,可使用耐汽蝕材料。
十五、常見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1、電機的選擇
電機的選擇要留有一定的安全餘量。國內廠家經驗做法:
軸功率
餘量
0.12-0.55kw
1.3-1.5倍
0.75-2.2kw
1.2-1.4倍
3.0-7.5kW
1.15-1.25倍
11kW以上
1.1-1.15倍
2、離心泵啟動時要關閉出口閥,軸流泵啟動時要打開出口閥。
因離心泵啟動時,泵的出口管路內還沒水,因此還不存在管路阻力和提升高度阻力,在泵啟動後,泵揚程很低,流量很大,此時泵電機(軸功率)輸出很大(據泵性能曲線),很容易超載,就會使泵的電機及線路損壞,因此啟動時要關閉出口閥,才能使泵正常運行。
離心泵在零流量時,軸功率為額定工況下軸功率的30%~90%。
軸流泵在零流量時,軸功率為額定工況下軸功率的140%~200%。
所以軸流泵要開閥啟動。
3、泵啟動前要檢查泵軸運動是否正常,是否有卡死想像。點動電機,看運轉方向是否正確。
4、泵安裝時,泵進出口管路上不能承重。泵軸對中要在注滿水的
條件下進行。
5、潛水排污泵長期不用時,應清洗並吊起置於通風乾燥處,注意防凍。若置於水中,每15天至少運轉30min(不能幹磨),以檢查其功能和適應性。
決定機械密封壽命長短的關鍵點
水泵設計 (軸是否偏移, 軸承負載和軸承座的同心度…)
安裝 (軸對中是否保持… )
工作點 (是否在高效區, 如在可延長機械密封壽命)
表面材料 (適合介質,碳化硅、碳化鎢)
密封潤滑 (潤滑不好可縮短密封壽命)
應用場合 (如果在高溫、高壓場合, 密封壽命縮短)
軸承
軸承壽命與其承受負荷有關。
通常情況下軸承壽命為 50,000 hrs (大約6年 24 x 7)
高負荷軸承設計壽命可達10萬小時
決定軸承壽命長短的關鍵點
軸承荷載在設計點
水泵是否在高效區工作 (在高效區工作可延長軸承壽命).
安裝/水泵軸對中/泵室
由汽蝕或其他系統原因引起水泵振動將縮短軸承壽命
十六、空調水泵的變頻控制原理
(1) 定壓差控制:控制供、 回水干管壓差保持恆定的控制方法稱為定壓差控制。供、 回水干管壓差不變時水泵提供的揚程保持恆定,故定壓差控制又稱為定揚程式控制制。此做法是:根據冷熱水循環泵前後的集水器和分水器的靜壓差,控製冷熱水循環泵的轉速,使此靜壓差始終穩定在設定值附近。
(2) 定末端壓差控制:控制末端(最不利)環路壓差保持恆定的控制方法稱為末端壓差控制。此做法是:根據空調水系統中處於最不利環路中空調設備前後的靜壓差,控製冷熱水循環泵的轉速,使此靜壓差始終穩定在設定值附近。
(3) 最小阻力控制:最小阻力控制是根據空調冷熱水循環系統中各空調設備的調節閥開度,控製冷熱水循環泵的轉速,使這些調解閥中至少有一個處於全開狀態的控制方法。
(4) 溫差控制:控制供、回水干管水溫差保持恆定的控制方法,稱為溫差控制。當負荷下降時,如流量保持不變,則回水溫度下降,溫差相應變小,要保持溫差不變,可通過控制溫差控制器、變頻器來降低水泵轉速,減少水流量,此時水泵能耗以轉速三次方的關系遞減。
機電天下招募永久VIP會員,一次性繳費,永久更新!
得到會員資料庫所有資料+後續無限更新+高品質會員群+協助下載+協助解疑+會員其他權利等,識別下圖二維碼詳細咨詢!
機電天下平台(網址:www.mepbbs.com),聚集天下建築機電行業之精英、匯聚天下建築機電行業之精華!創建於2015 年 5月18 日。機電天下媒體矩陣主要由機電天下網站、機電天下公眾號、機電天下學院、機電天下頭條號等十餘個知名平台自媒體組成,為建築行業領域內的機電設計師、顧問、施工安裝工程管理人員、設備材料廠商、開發商等提供信息服務、互聯網精準營銷服務、專業資料服務、技術培訓服務等。
⑺ 補水泵工作原理
補水泵的工作原理,我們以蒸汽鍋爐補水泵的工作原理為例,工作原理是與其它水泵原理相同,蒸汽鍋爐的補水泵是連接系統的除氧器或補水箱。用以保證水箱的正常水位,保證系統中給水泵向鍋爐按蒸發量連續供水。
水泵的工作原理分為三類:
離心泵、軸流泵和混流泵。
離心泵:是讓水泵里的水受離心力的作用而使水能量增加的。
軸流泵:是讓水泵里的水受推力的作用而使水能量增加的。
混流泵:是讓水泵里的水受離心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而使水能量增加的,也就是離心和軸流兩種混合的。
換熱站中補水泵的作用是:向供暖系統灌注循環用水以及補充循環系統損失的水。大多數供暖系統用補水泵定壓,保證系統任何高度的用戶都能正常地循環供暖熱水。
選擇補水泵的標准:選擇補水泵按揚程優先的原則,滿足系統運行循環必須的條件,50米以下用單級離心泵。如若採用變頻定壓,應留有一定的餘量補水泵是提供介質克服系統高程使介質充滿整個系統的動力,揚程超過60米用多級離心泵。
⑻ 水空調機房內都有什麼設備
水空調機房內都有什麼設備?「通訊機房也分多種,有接入機房、匯聚機房、核心機房,每種機房內的設備也大不一樣。核心機房還可按設備的種類再進行分類,有傳輸機房、交換機房、數據機房、動力機房、長途機房、網管機房。它們從上到下的順序是:核心機房--匯聚機房--接入機房--用戶接入機房是在靠近用戶的地方,一般裡面除了有必備的...」機房:舊時手工、絲棉織業的工作場所和生產單位的通稱;現在指電腦學習室;在IT業,機房普遍指的是電信、網通、移動、雙線、電力以及政府或者企業等,存放伺服器的,為用戶以及員工提供IT服務的地方。
中文名
機房
類型
一種IT術語
讀音
jī fáng
注音
ㄐㄧ ㄈㄤˊ
快速
導航
基本含義物理環境IDC機房管理
詞語概念
詞目:機房
拼音:jī fáng
注音:ㄐㄧ ㄈㄤˊ
引證解釋
1. 舊時從事絲、棉織業的手工業作坊。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打聽得這位姑娘,在 花牌樓 住,家裡開著機房。」
2. 裝有動力機器的房子。
楊朔《龍馬贊》:「本來每天要三十人輪流管理三個機房,現在只需三個人便綽綽有餘了。」[1]
⑼ 離心式水泵有何用途
離心泵
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開動前,先將泵和進水管灌滿水,水泵運轉後,在葉輪高速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葉輪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壓入蝸殼,葉輪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氣壓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補充了這個空間。繼而吸入的水又被葉輪甩出經蝸殼而進入出水管。由此可見,若離心泵葉輪不斷旋轉,則可連續吸水、壓水,水便可源源不斷地從低處揚到高處或遠方。綜上所述,離心泵是由於在葉輪的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將水提向高處的,故稱離心泵。
2、離心泵的一般特點
(1)水沿離心泵的流經方向是沿葉輪的軸向吸入,垂直於軸向流出,即進出水流方向互成90°。
(2)由於離心泵靠葉輪進口形成真空吸水,因此在起動前必須向泵內和吸水管內灌注引水,或用真空泵抽氣,以排出空氣形成真空,而且泵殼和吸水管路必須嚴格密封,不得漏氣,否則形不成真空,也就吸不上水來。
(3)由於葉輪進口不可能形成絕對真空,因此離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過10米,加上水流經吸水管路帶來的沿程損失,實際允許安裝高度(水泵軸線距吸入水面的高度)遠小於10米。如安裝過高,則不吸水;此外,由於山區比平原大氣壓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區,特別是在高山區安裝時,其安裝高度應降低,否則也不能吸上水來。
⑽ 補水泵是什麼
補水泵既非冷凍水泵,也非冷卻水泵,是冷凍水系統補水用的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