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用什麼保濕
㈠ 外傷怎麼處理
各種外傷,不論傷口大小、深淺,都要進行及時正確的處理,若處理不當,會引起傷口出
血、感染、化膿,嚴重會得破傷風,斷肢,甚至威脅生命。傷口處理正確,能使其迅速愈
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並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 破傷風等危及生
命。因此,對於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消毒:皮膚出現傷口,完整性遭到破壞,細菌便有了可乘之機,為減少細菌的入侵,對
傷口要進行認真的消毒。
2.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3.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准、 輕、牢
。
快,動作迅速敏捷;准,部位準確、嚴密;輕,動作要輕,不碰傷口;牢,包紮牢靠,松
緊適當。
具體步驟是:
(1)一般可在涼白開水中加入食用鹽,配成1%濃度的鹽水,沖洗傷口。有條件者,可先用
碘酒後用酒精消毒,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傷口內
如有異物,要慎重處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
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
(2)沖洗後可以在傷口表面塗上一些葯品,小傷口可以在其淺表塗一點紅汞(紅葯水)或紫葯
水,較大傷口則不宜塗上述葯水,以免給下步處理增加困難。
(3)傷口上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綳帶、手帕、布條、紅布腰帶等,要注意包紮時松緊適宜,
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傷口,包紮范圍應超出傷口邊緣5—10公分,並用綳
帶(或三角巾)包紮 。外露的骨折斷端的活動而引起疼痛和繼續損傷。顱腦開放性損傷有腦
組織膨出,或腹部損傷有臟器出時,不能直接加壓包紮或將臟器強行不納,應在膨出或脫
出組織周圍用紗布、毛巾等圍起一道「圍牆」,再用適合大小的干凈搪瓷碗或其他能起到
保護作用的器皿罩上,然後包紮固定。運送時,如系腹部佃時,取仰卧屈膝位,使腹部松
馳。如系顱腦部部,則固定頭部。
(4)在處理較大的創傷傷口時,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內在損傷,頭
部傷口合並顱腦外傷者,傷員一般都有神志異常,兩側瞳孔不一般大;胸部傷口合並有腦
膜、肺腔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呼吸困難;腹部傷口合並臟器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腹肌
緊張、腹痛等表現;肢體傷口合並骨折時,會有肢體活動障礙,骨異常活動等現象。
傷口處理的錯誤觀念
一、保持傷口乾燥——錯
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傷
口上適當的濕度會加速癒合。而比較大的傷口的護理最好是保持「濕潤護理」,利用特殊
的防水傷口護墊保持傷口濕溫的良好癒合環境,也能減少太乾傷口騷癢的困擾,換葯時也
不會黏住造成疼痛。
二、多塗葯水——錯
以往傷口處理常是雙氧水、碘酒、紅葯水、紫葯水塗得「奼紫嫣紅」的,但今認為這些消
毒葯水,會破壞到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消毒是必要的,但要迅速,馬上用生理鹽
水把這些消毒葯劑沖拭為好。傷口最好的消毒水,是無菌的水,因此家裡最好要備妥小容
量的生理食鹽水,遇到緊急傷口要處理時,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沖洗,大瓶的生理食鹽水也
可以,但千萬不要開了放太久,可能洐生細菌。
因為雙氧水和碘酒等消毒水是醫師用來消毒無傷口的皮膚以便進行手術的,若受傷還用這
些刺激性消毒水,將可能留下難看的疤。很多人都習慣在傷口上倒雙氧水消毒,看著溢起
的白色泡沫,心裡也有一種「細菌被殺光光」的快感;其實「只要任何放到眼睛會引起刺
激的葯水,都不適合放到傷口」,因為傷口經不起任何刺激,過於刺激,只會抑制傷口愈
合造成難看的疤,而紅、紫葯水則可能使疤痕加深。若不想留下疤痕,在結疤初期務必用
除疤矽膠片保濕及加壓,就能軟化組織,避免疤痕。
三、必用抗生素——錯
除非感染已發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葯膏,也會影響傷口癒合,重要
的是用生理食鹽水——沖、沖、沖。
四、傷口包得緊緊的密不透風——錯
傷口的癒合,必須有「氧」,氧為形成膠蛋白所必需。最好暴露,至少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才對。
五、傷口不宜馬上縫合
應先將壞死的組織去除,把內部組織清理干凈再縫合,或流出空隙做引流等。
六、傷口必須每天換葯——錯
因為頻繁換葯反而使傷口易受污染,且破壞剛剛長好的組織,加重瘢痕的形成.其實傷口本
身滲出會黏住覆蓋紗布的組織液就含有豐富的消炎細胞,是傷口癒合所需的營養,所以只
要保持傷口通氣又不被污水沾濕污染,兩天換一次葯比較好,既能減少傷口疼痛,也能避
免換葯時接觸空氣遭細菌污染的可能。
您是否有以上的「錯誤觀念」,若是有的話,應該趕快更正。
傷口處理小常識
1.傷口避免陽光直曬導致黑色素沉著,並且避免劇烈活動.
2.受傷後72小時內,傷口周圍的皮膚會腫脹,抬高患肢或冰敷以減輕不適.
3.多吃蔬果及高蛋白質類食物,以促進傷口癒合.
4.傷口換葯方法:
*洗凈雙手
*用棉棒沾生理食鹽水(或用煮過的冷開水),以傷口為中心向外環形擦拭至乾凈
*再用亁棉棒擦乾
*之後,再用棉棒沾水溶性優碘(臉部用抗生素葯膏),以傷口為中心向外環狀擦拭,並視情況
覆蓋紗布,若已乾燥的淺擦傷則不需覆蓋紗布.
5.臉部使用的外用抗生素葯膏,請勿使用於眼睛,除非醫囑指示.
6.若有感染症狀(發紅,腫熱,分泌物,發燒),請立即就醫.
大創傷斷肢的處理
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院,盡量為斷
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
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塗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
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願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後者使細胞
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將斷肢冷藏好,並以最決的速度送
往醫院。
及時進行傷口處理和免疫治療是預防狂犬病的關鍵
群眾應該盡可能的避免被犬或貓抓傷或咬傷,一旦被犬或者是貓咬傷、抓傷或破損的皮膚
被犬或貓舔了以後,就地及時(最好是在咬傷後幾分鍾內)對傷口進行清洗消毒,最好到就近
到醫療機構接受狂犬病的免疫治療。如就近無醫療機構,應立即自行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
傷口15分鍾以上,絕不能用嘴去吸傷口處的污血。
在醫療機構,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潔爾滅徹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凈,較深傷口沖洗時,
用注射器伸入傷口深部進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徹底。然後用2%到3%的碘酒或75%的酒精局
部消毒。
局部傷口處理愈早愈好,即使延遲1-2天甚至3-4天也不應忽視局部處理,此時如果傷口已
結痂,也應將結痂去掉後按上法處理。局部傷口原則上不縫合、不包紮、不塗軟膏、不用
粉劑以利傷口排毒。如需要縫合包紮時(如侵入大血管),應以不妨礙引流,保證充分沖洗
和消毒為前提,做抗血清處理後即可縫合。
可同時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處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
應與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
㈡ 什麼軟膏可以讓傷口快點癒合,又能讓傷口周圍皮膚有保濕作用
很能理解樓住的擔心啊,我本身就是那種粗心大意類型的,很容易擦傷劃傷,所以對待這種問題,我也算是有心得啦。那時候我在網上尋覓了很久,也問了很多朋友,後來找到
優色林
萬用膏,聽
掌櫃說
他的核心功效就是修復肌膚損傷,而且還能幫助修復傷口!當時我就買了一支試了下,效果真的是很神奇呢!用了之後感覺腿上的傷口恢復的很快,而且傷口快好的時候塗抹了之後也沒有出現乾裂的情況,塗的時候也不容易刺激到傷口肌膚,我還是很推薦這個軟膏噠!
不含任何激素哦~寶寶也可以放心使用~
㈢ 擦破皮怎麼處理好的快
皮膚擦破皮,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一定是消毒的處理。做好消毒後我們可以擦一些有保濕作用的葯膏來保持局部創面的濕潤,這樣可以增加上皮的爬行的速度,促進局部上皮的爬行。這些都是可以使我們的皮損好轉加快的處理方法。
如果沒有做好消毒的處理,可能會繼發一些細菌的感染。一旦細菌感染以後,傷口的恢復的時間和恢復的情況就一定會變差,還有可能會留疤痕或者留色沉,影響美觀。另外外用的葯膏我們可以選擇比如說紅黴素的乳膏等。
擦皮傷就是摩擦性的物體擦破皮膚,造成的表皮、表層分離,並有血清滲出或少量毛細血管出血。夏秋時節,人們衣著比較單薄,四肢裸露在外,尤其是孩子們在室外活動,最容易造成擦皮傷。
擦皮傷並不是什麼重傷或者大病,發生擦皮傷之後如果傷口不深,自行處理得當,3天左右即可痊癒。如果處理不好,發生感染發炎,或者出現破傷風症狀,那就比較嚴重了。因此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學會自行處理擦皮傷的辦法:
發生擦皮傷時,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將傷口上的泥土清洗干凈,抹上些紅葯水(紅汞)便可。孩子要在幼兒園老師應該會處理。要是孩子上學,家長要教會孩子自行處理擦皮傷的方法。
如果擦皮傷出血較多,可用棉球或紗布(衛生紙、消毒紙巾也可以)壓住傷處數分鍾。等傷口不出血時將紅葯水塗抹在傷口處即可。但最好不要包紮,盡量將傷口暴露,有利於傷口癒合。傷口沒有結疤時注意不要沾水。
如果發現傷口處有清亮的液體滲出,可用家裡的理療燈或台燈對著傷口烤上10分鍾左右,再塗些紅葯水即可。
如果家庭葯箱中常備擦傷膏或平安軟膏等葯,發生擦皮傷之後,用消毒紙巾或清水將傷口洗凈,抹上擦傷膏或平安軟膏,一般3天左右可以癒合。擦傷膏葯店有售。
如果傷口過深,血流不止,要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傷情。
㈣ 傷口和紗布粘用什麼保濕
建議換葯後使用紅黴素軟膏塗抹傷口即可,既防止傷口感染,又可避免和紗布粘連。經濟又實惠,一舉兩得。祝你早日康復。
㈤ 傷口是乾燥好還是塗抹葯膏保濕好
摘要 親~如果您的傷口在乾燥疼痛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一些消炎的軟膏濕潤,比如說紅黴素軟膏。傷口恢復期間要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說辣椒,牛肉,這些食物不利於傷口的恢復哦[鮮花]
㈥ 皮膚受傷後如何處理
皮膚受損後應加強防護、注意保濕、調整生活方式等方式進行修復,還可以使用葯物進行治療。
1.加強防護:皮膚受損後可導致角質層變薄,對紫外線的防禦就會減弱,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防曬用品或者防曬霜等進行防曬,減少紫外線的照射。
2.注意保濕:由於角質層變薄,無法鎖住水分,會導致皮膚乾燥缺水,使用含有透明質酸、神經醯胺等成分的護膚品,補水保濕,有利於皮膚受損後的修復。
3.調整生活方式:皮膚受損後建議減少化妝品的使用,部分化妝品的化學成分可能會加重皮膚受損的情況。
4.葯物治療:部分皮膚受損的患者,例如激光處理後的創面,可以使用重組人表生長因子凝膠,塗抹在皮膚表面,可促進皮膚的修復。
皮膚受損後,建議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