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山上的植物怎麼保濕
A. 山上挖樹根帶回家養,有什麼小技巧養成老樁樹嗎
許多盆景愛好者,都喜歡那些盆景中的老樹根,模樣非常的,類似於千年老樹,審美的效果很好,但不菲的價格卻讓人望而卻步。
不過這都是源於愛好者的自我的作品。實際作為植物來講,能夠保持它們天然的狀態。才使人們真正對待他們的方法。因為用這種方法得來的盆景,雖然好看,也價值不菲,但是失去了植物自然生長的意義。所以建議不要是不是專門的園林師,不要輕易的這樣傷害植物,因為可能你會養不好,而且會讓它們死亡。
B. 把重樓從山上挖回來,沒有苗苗的,繼續種起來,還可以活嗎
1
重樓的栽培技術
一、生長習性
重樓喜歡生活在海拔500~3000米左右,氣候濕潤,雨量適當的林下蔽蔭處。一般種子萌發,根生長發育和頂芽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20℃,出苗為20℃,地上部植株生長為16℃~20℃,地下部根莖生長為14℃~18℃。重樓生長要求蔽蔭的環境,光照較強會使葉片枯萎。一般種子萌發和幼苗階段要求遮蔭較好,而成熟前二年要適當減少遮蔭增加光照,有利於次生代謝物和干物質的積累。土壤含水量過低,易造成莖葉失水,根系乾枯而死,而過高則易發生病蟲害,根莖腐爛。重樓宜生長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紅壤土中,粘重,易積水和板結的土壤不宜種植。
二、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土質為富含腐殖質的腐殖土或酸性紅壤土,作為重樓種植基地。重樓為多年生淺根作物,生長緩慢,根系少但較長,一般移栽第一年要將地深翻,有利於根系生長。在冬季選擇晴天,田塊較干時翻耕,翻耕25厘米左右,翻耕時將土塊打碎並撿去石塊,雜草。翻曬一兩天後每公頃施入30~35噸腐熟的農家肥作積肥,平整作畦。畦面寬120厘米,溝寬30厘米,溝深25厘米,溝泥待下種後打碎鋪在畦面上,溝要暢通,利於排水。
2
切割繁殖:
在冬季,將無病害,形態正常的重樓地下莖按兩個節(約2厘米)切割,不能過短否則出苗過細或不出苗,傷口用草木灰處理。帶頂芽的切塊可直接到大田栽種。不帶頂芽的切塊按株行距為7×7厘米栽種,種植後覆蓋碎草或腐殖土保濕(土壤濕度為65%),並保持蔭蔽環境。
移栽種子苗在出苗3年後移栽,株行距為15×20厘米。帶頂芽的切塊按株行距為15×20厘米栽種,不帶頂芽的切塊,在第二年冬天不定芽已經形成時挖出,按株行距為20×30厘米栽種。移栽後覆蓋碎草或腐殖土保濕,保持蔭蔽環境。移栽時間宜在冬季,地上莖倒苗後,根莖休眠時,移栽過程中注意保護頂芽和須根不受損傷。
C. 野生映山紅剛從山上挖回、怎拜栽培用什麼土
栽培方法: 栽時最好先放一點有機底肥(發酵的油餅和牲畜糞等)栽下後保持盆土的濕潤,不宜放在太陽直曬的地方。
需用土壤:一般的土壤就行。
D. 山上挖下來的苔蘚怎麼才可以栽活
1、保鮮處理
挖回來的青苔最好要使用保鮮袋進行保護,然後順便也挖一下泥土回來,家裡邊的泥土還需要進行調配,直接就地取材連同青苔一起挖回來也有利於青苔的保鮮,可以直接移植不需要進行培養了。
2、移植器具准備
准備養殖青苔的容器,可以是小石頭小瓶子盆栽等器具,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器具以後是需要長時間放在潮濕的地方經常淋水的,最高找點表面不是那麼光滑的便於青苔附著。
3、合適的土壤調配
保存完好的青苔就可以和稀泥的泥土進行混合放置在器具上,如果是弄碎調成糊狀的青苔了,可以使用小刷子規則直接淋到器具合適的地方,保證不繼續往下邊流動的年底即可。
4、保持濕潤的環境
移植後的器具需要放置在溫度適宜,25℃左右的室溫,不要給太陽暴曬到,然後一定要保持表面的濕潤,經常使用噴壺進行噴水,兩個個禮拜左右就可以生根重新生長了。
苔蘚植物屬於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能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更多關於山上挖下來的苔蘚怎麼才能栽活,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77f5a1161583798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E. 沙土地怎樣保濕,也就是山上土地比較淺怎樣保證-定的水份
利用植物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植物根系在固土保水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不同植物根系對土壤的保水固土能力。
F. 我從黃山帶回了山上的水土,不知如何保存可使其不變質
先加熱,殺滅裡面的細菌及其它微生物之後,放在密閉的容器里保存。
其實,光一點土保存下來沒有什麼意義,建議你在土裡面種一點植物,吸收黃山水土裡的靈氣而生長出來的植物不是更有欣賞價值嗎?
G. 山上挖的樹樁怎麼容易種活
新種的是一定要澆足水,修剪掉較多的枝葉可以有利於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