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苗怎麼保濕
Ⅰ 棗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棗樹怎麼養
棗樹的移栽季節
雖然春秋兩季均可栽植,但是因棗樹苗生根、發芽要求的溫度較高,而且棗樹苗發芽晚,實際生產中不提倡秋栽,以春栽為主。在同等條件下,春季萌芽期移栽,成活率可高達90%以上。中國北方地區約2月下旬至5月上旬(氣溫18℃以上),因為此時樹液已流動,棗樹苗開始生長,受傷根系容易恢復再生,地下部營養能及時運輸到地上部,易於成活。若春季過早栽植,棗樹苗會失水過多,根系難以補充,影響成活。
棗樹移栽的注意事項
1、棗樹苗木栽植時樹坑,可按照規格40×40的樹坑,有利於棗苗紮根。
2、坑底不要填入肥料,在新栽種的樹坑裡填上肥料,容易燒根;由於澆水後肥料發酵後,要產生熱量,會造成樹苗發芽後容易出現枯萎的現象。
3、埋樹苗時要注意,不能埋得過深。樹苗是在合理情況下地溫越高越容易紮根。埋得深了地溫就低,往往會得不償失,造成死苗,發芽後也會生長緩慢。最合理的是起苗時間土層在哪,還是埋在那裡。
4、樹苗放入坑裡後,剛開始填入的土要用腳踩好,讓土和根部緊密接觸,後面的土也是這樣。最應該避免剛開始不踩,後面埋好後踩,這樣容易出現粘質土地濕,上面是好的,下面澆水後見水縮下去,造成中部中空,晾根死苗。
5、定干後要及時鋪上地膜,一個提高地溫,另外可以保水,第三可以防止地下鹼上翻,鋪膜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一環節。
6、樹苗埋下後要及時澆水,沙土地可以10天3水,正常的一水後3~5天2水,水要澆透。如果白天溫度較高,沒有足夠的水分,樹苗容易被蒸干。因此,要保證土壤濕潤,讓樹根栽入後充分吸水。特殊土地,如二類土(粘土)要注意,水不能太密,否則會出現爛根現象。
Ⅱ 移栽棗樹樹幹上抹什麼營養液
移栽棗樹抹營養液,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生蟲。
這時就可以選擇噴施葉面肥,補充養分,增加抵抗能力。
在萌芽期進行移栽的話成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因為棗樹生根、發芽要求的溫度較高,若春季過早栽植,樹干會失水過多根系難以補充,影響成活。
而芽期移栽時樹液已開始流動,樹體開始生長,受傷根系容易恢復再生,地下部營養及時運輸到地上部,易於成活。
移栽前五天將棗苗澆水一次,棗芽露出1厘米移栽最為適宜,移栽的棗苗要健壯,拐子根要在20厘米以上,並盡量多帶須根。
Ⅲ 栽種棗樹苗能蓋薄膜嗎
可以的,栽種任何果樹苗木都最好蓋膜的,保濕,防止乾旱抽條,保溫提溫,促進紮根。一般冬春季多風,蓋膜栽植效果好,成活率高,我剛栽的櫻桃樹、葡萄樹都是這樣做的。效果很不錯。
Ⅳ 冬棗樹雹災後有哪些補救措施如何促進棗樹茁壯成長
寒冷的天氣會給大部分果樹帶來東海,特別是棗樹穿的東海更嚴重。本來耐寒性好的棗樹,在東海嚴重的地區會出現死樹、死苗、死枝現象。棗樹是剛剛正式食用的2年生苗和當年未嫁接的1年生嫁接苗,重量最重,受災嚴重的地塊達90%以上,無法集中耕種數萬棵樹,甚至數十萬棵樹,棗農損失慘重。
棗樹的東海經歷了初冬東海和冰凍兩個過程。10月中旬,樹葉還沒有落葉,樹液還沒有完全迴流,營養素還沒有及時轉換和儲存,還沒有進入休眠期,氣溫突然下降,細胞體內結冰,原生質結構被破壞。接著大雪、大雪後又經歷了長時間的寒冷天氣,持續的低溫使棗樹雪上加霜,樹木結冰,持續時間長,使樹木結冰。
春天早點收獲元素,發芽後在葉面上噴灑元素,使樹體盡快恢復樹勢。早春及時刮除乾燥或腐爛的皮層和根部沙皮,塗5度石硫合劑保護傷口,清除病菌,防止腐敗病等病害發生,然後剝下周長直徑1米范圍內的表土乾燥肌。一般來說,可以恢復1 ~ 2周的增長。
Ⅳ 東北可以種植棗樹嗎
東北可以種植棗樹。
棗原產中國,亞洲、歐洲和美洲常有栽培。中國分布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甘肅、新疆、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廣為栽培。
棗樹耐旱、耐澇性較強,開花期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棗喜光性強,對土壤適應性強,耐貧瘠、耐鹽鹼,但怕風。
(5)棗樹苗怎麼保濕擴展閱讀
1、種植密度
小紅棗種植規格:株行距3×3米,每畝74株,種植時間在12月。
2、種植方法
種植前先挖長、寬80厘米,深60~80厘米的定植塘,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底層放入草或秸稈,中層用50公斤腐熟農家肥與表土混勻後回填,然後再回底土,種植塘回填後高於地面30厘米,或者回土時填至低於地面20厘米 時,灌透水,使塘內土沉實後再填土,使其略高於地面。
種植時在定植塘上挖一深20~30厘米的穴,把棗苗放入穴中央,邊填土邊提苗、踏實,蓋土後略高於地面,種植深度與苗在苗圃里的深度一致,不可種植過深(埋過嫁介面)或過淺。
種植後沿樹苗四周整成直徑1米的圓形樹盤,澆透定根水並用薄膜進行樹盤覆蓋,以保濕、增溫、壓雜草。挖塘和種植時都要拉線,以保證苗木種植後達到「三看」一線。
Ⅵ 棗樹苗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喜光,適應性強,喜乾冷氣候,也耐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瘠薄,也耐低濕。
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棗樹長著小刺,四月里長葉,
五月開白帶青的花,各處都有栽種。
棗樹暖溫帶陽性樹種。喜光,好乾燥氣候。耐寒,耐熱,又耐旱澇。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沼澤地和重鹼性土外,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對酸鹼度的適應范圍在pH5.5-8.5之間,以肥沃的微鹼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發達,萌櫱力強。耐煙熏。不耐水霧。
棗樹種植技術,至今為止世界上矮化果樹的類型,除用人工配合化學技術來矮化和控制樹體以外,主要是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種的應用:
(一)矮化砧樹:這類矮化果樹是指利用具有矮化性質的砧木來控制樹體發展的棗樹。根據砧木的利用方式,矮化棗果樹又可分為自根砧和中間砧兩種。自根砧是指將品種嫁接在具有自身根系的矮化砧木上的棗樹。中間砧是指沒有矮化砧自身根系,下部具有根系的基砧仍為喬化砧,只是利用矮化枝段作為中間體來控制上部樹冠的果樹。自根砧果樹由於矮化砧自體根系小而淺易使樹體發育弱小,如台灣青棗、滇刺棗、拉多棗等在中國南方很多採用。矮化砧果樹在中國南方利用的形式主要是中間砧。
(二)短枝型樹:這類矮化棗樹是指上部品種本身具有矮化特性的樹。短枝型樹由於仍能採用喬化砧來進行繁殖和密植、從而適應不良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所以在中國南方這些年來發展極快。尤其是廣西、廣東、雲南、四川等地。大量不用野生酸棗而用滇刺棗及拉多棗等。
(三)矮砧短枝型樹:這類矮化果樹是指將短枝型品種嫁接在矮化砧木上的果樹。這種類型由於是對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時進行雙重矮化,樹體更小,適於高度密植生產栽培及盆栽盆景觀賞果樹,如盆栽大棗。
Ⅶ 新買來棗樹如何能種活
種植前的准備 在栽種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深耕翻土,在秋季冬季要將地面給平整一下,將樹根以及雜草給清理掉,然後挖大約直徑大約是1米,深大約0.8米的種植穴,並且在種植穴內施磷鎂鉀肥,然後在種植穴上覆蓋上熟化的表土,做成龜背狀等待栽種.
2.
種植時間 棗樹苗的栽種通常都是在自然休眠之後,或是春芽萌發之前都是比較適合栽種的,在落葉之後到春節之前是在栽種的最好時機,在這期間栽種可以增加棗樹苗的成活率,並且對枝葉的生長非常的有利.
3.
種植方法 種植前將棗樹苗的主根剪去1到2厘米的長度,並修剪一下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