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生病怎麼補水
① 對於生病的寶寶,應該怎麼科學喝水
很多家長會說寶寶喝配方奶不給寶寶喝水容易上火,其實寶寶喝奶粉上火的原因主要是沒有按照正確的比例沖調奶粉,只要按照正確的比例沖調奶粉,寶寶是不會出現便秘、上火等情況的。如果有異常問題一定要及時的就醫治療,在平時也要多注意給孩子保暖,以免出現著涼感冒的這個情況,不要讓孩子吃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可以給孩子吃一些水果汁之類的,能夠防止孩子出現便秘的這個情況。
② 寶寶發高燒,且手腳冰涼,這時候該怎麼辦
寶寶的抵抗力是比較差的,所以是特別容易被病毒感染的,特別容易感冒發燒。所以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根據天氣的變化給寶寶增添衣物,不能夠讓寶寶受涼。父母還要定期的帶寶寶去進行體檢,如果發現寶寶缺少某種元素,要給寶寶進行補充。那如果寶寶發高燒並且手腳冰涼,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③ 小孩老生病,要怎麼食補
這段時間的天氣比較尷尬,氣溫仍然居高不下,空氣卻越來越乾燥了。
很多寶寶都容易出現咳嗽、流淚、口乾舌燥等症狀。
寶寶皮膚嬌嫩,呼吸頻率高,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通過皮膚、肺以及腎臟丟失的水分比成人更多,如果飲水和飲食調理不當,很容易出現上面提到的幾個症狀。
這個時候,除了要多注意寶寶的身體變化,寶媽們更要用心做好寶寶輔食。
好的輔食,消暑補水,且富含營養,更可以促進寶寶食慾,增強寶寶體質。
以下四道簡易而又營養的應季輔食可以幫助寶媽們調理寶寶的健康。
胡蘿卜玉米奶露
月齡:7個月以上
食材:胡蘿卜100克、玉米粒100克、配方奶200毫升
做法:
胡蘿卜切小丁,玉米剝粒,冷水上鍋。
大火蒸20分鍾,蒸好後,冷卻至常溫。
玉米粒去衣。(玉米「外衣」有很多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對周歲之前的寶寶不易消化,建議媽媽們都要做去衣的操作)
攪拌機內分別倒入玉米粒、胡蘿卜丁,200毫升配方奶,攪打均勻。攪拌至胡蘿卜玉米奶露細膩無顆粒即可。
功效:玉米被稱為「全能營養王」,含有豐富谷氨酸和亞油酸物質,有促進大腦發育的作用。而且還加入了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預防夜盲症。兩者搭配,營養豐富,味道也香甜,不管大寶、小寶,都愛吃!
冬瓜干貝蝦皮湯
月齡:10個月以上
食材:冬瓜一個、干貝6克、木耳2克、小蔥4克、薑片2克、澱粉8克、蝦皮3克
做法:
干貝放入碗中,加薑片蓋上保鮮膜,冷藏一夜。
木耳放入碗中,浸泡4小時,清洗干凈,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
蝦皮放入碗中,浸泡半小時。
將木耳切成絲,干貝也用手撕細絲,蝦皮切成末,小蔥切末。不粘鍋開中火,倒油刷勻。放入蔥花,煸香;加入切好的冬瓜,翻炒變色。加入木耳,繼續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熱水,待水煮至沸騰後,加入干貝絲、蝦皮碎,蓋蓋煮約8分鍾。
澱粉加入清水,攪拌均勻淋入鍋中,攪拌至湯汁濃稠。
功效:冬瓜湯不僅清涼可口水分多,味道又清淡,能清熱生津,還能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加上干貝和蝦皮的咸鮮,完美結合,這樣熬出來的湯不只鮮美可口,還能補鋅補鈣,非常有益寶寶的健康。
鮮蝦番茄絲瓜羹
月齡:12個月以上
食材:寶寶粥米30克、黑小米15克、鮮蝦幾條、檸檬半個、西紅柿60克、絲瓜30克
做法:
鮮蝦切去蝦頭、蝦尾剝皮,去除背腹部蝦線。切成蝦丁,放上檸檬片腌制15分鍾。
寶寶粥米倒入碗中,加入黑小米,一起淘洗干凈。
將西紅柿劃十字口,倒入沸水,剝皮切丁。
絲瓜削皮,去瓤切丁。(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決定絲瓜的大小,小寶寶就盡量切小點。)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
倒入洗凈的米和清水,用勺子不時攪拌,開中火燒開後,再調成小火煮沸騰。
加入准備好的西紅柿丁。熬煮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用勺子攪拌,防止溢鍋和糊底。
最後加入一些絲瓜丁,攪拌均勻,加鹽少許(根據寶寶的口味來決定是否加鹽調味)。
功效:絲瓜中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在夏秋消暑降火、清熱解毒。番茄和蝦仁使味道更加鮮美,寶寶更愛吃,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番茄魚肉疙瘩面
月齡:12個月以上
食材:鱸魚50克,番茄150克,中筋麵粉30克,雞蛋2個
做法:
番茄劃十字,開水浸泡10分鍾,去皮去蒂後切丁。
鱸魚蓋上薑片,冷水入鍋,蒸至熟透,蒸好後,鱸魚去魚刺。(檢查是否還有小刺)
攪打好的蛋液中倒入中筋麵粉,攪拌至粘稠易滑落狀態。
起鍋燒水,水開後,舀入麵糊,煮5分鍾。將麵疙瘩撈出,過涼水。
平底鍋刷少許油,開中火。倒入番茄丁,翻炒出汁。
再倒入50毫升清水,煮至水開。水開後,倒入麵疙瘩和魚肉,翻炒2分鍾。
功效:雞蛋和麵粉做成麵疙瘩,再搭配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草魚和維C的番茄做底料,營養瞬間翻了好幾倍。關鍵還特別好吃,酸甜的番茄加上鮮美的魚肉,包裹著每一個小疙瘩,口口入味,寶寶更愛吃。
④ 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寶媽怎樣給寶寶合理飲食、喂水
1、首選流質和半流質食物寶寶生病期間,會更容易接受流質食物。
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寶媽們可以給寶寶多餵奶;
奶粉喂養的寶寶,感冒、發燒等呼吸道感染時,可以繼續原奶粉喂養,如果發生腹瀉,並且比較嚴重的話,可以更換為無乳糖配方的奶粉,有利於腹瀉的恢復;
生病的寶寶喝水有講究,可參考以上這些情況給寶寶正確喂水,千萬別憑經驗或盲目地給寶寶喂水。否則,不但不能減輕寶寶的痛苦,反而會加重寶寶的病情[3]。
寶寶生病時,寶媽們掌握好寶寶的飲食和喂水原則,有利於寶寶身體健康的恢復。
秋冬季節,寶寶容易罹患疾病,提高寶寶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在日常喂養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合理飲食,健康飲食能為寶寶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心肺功能的增強、免疫能力的提高都源於飲食中營養的攝取。
關注寶寶日常飲食,預防疾病日常飲食,做好以下幾點,有利於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 6個月以內的寶寶,建議純母乳喂養,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是任何食物都不能比擬的最佳食品。
- 6個月後,要及時給寶寶加輔食,隨著寶寶的成長,輔食要盡可能豐富。
- 1歲以上的寶寶,要保證奶量,同時食物也要多樣化,尤其要注意維生素A與維生素C的攝取。
- 維生素A對於維持呼吸道和胃腸道黏膜的完整性以及黏膜表面抗體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對致病菌的侵襲和感染起著重要的防衛作用,對預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特別重要。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 奶油、蛋黃、魚肝油、禽蛋等;綠色、黃色或紅色蔬菜和水果。
- 維生素C是人體免疫系統所必需的,它能抑制病毒合成,有抗病毒作用。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柿子椒、番茄、菜花, 以及各種深色葉菜類,草莓、柑橘、柚子、檸檬、青棗、山楂、獼猴桃等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也十分豐富[4]。
⑤ 對於生病的孩子,應該怎麼科學喝水
在飲食方面尤其要注意給孩子多喝水,防止嘴唇乾裂、鼻腔出血、皮膚乾燥,多吃當季的蔬菜、水果,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小兒秋季津液易虧損,注意給孩子補水至關重要。對於孩子來說,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也是補水最好的來源。早晚要注意給孩子添衣。平時應該讓孩子養成愛喝水的習慣,而且孩子飲食要營養均衡,切不了挑食。秋天乾燥,可以給孩子用生梨,蓮子和紅棗這三樣東西煲個湯,每天喝一點,既能潤燥,又能生津。
每隔半小時喂一次水哦。吃過輔食也要喂水喝。反正就是想起來就喂。寶寶多喝水不上火哦!很好的。營養配比合理,生理負擔小。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是必需的營養素,寶寶能從長期飲用的水中攝取是最好的補給。飲入離子型的礦物質,人體極易吸收。
⑥ 需要給母乳喂養的寶寶額外補水嗎寶寶缺水會有哪些表現
寶寶不大,並且胃也很小,每一次寶寶喝奶一般吃不了太多,例如新生嬰兒,一次吃20ml左右就夠了,寶寶再大點,可以根據寶寶吃的量漸漸地提升。換句話說,假如寶寶附加喝了水後,那樣寶寶的胃就裝不下奶了。母乳的成分大多數是水,佔有率在80%- 90%,寶寶也很快會餓,一般隔2-3個小時就需要喂一次。因此,假如是母乳喂養的寶寶是不需要附加補水的。奶水裡的水分就足夠寶寶吸收了,假如寶寶確實口渴了,母乳餵奶也是能止渴的。
寶寶生病的期內一定要附加補水的,這一段時間我們家二寶(四個月)拉肚子,有點兒拉水質采樣的便便,原本不太喜歡怎麼喝水的寶寶居然飲水豐富多彩的,寶寶確實口渴了。寬容媽媽吧,我也一直認為吃母乳的寶寶是不需要附加飲水。所以如果不滿意一歲的嬰兒,本就是純母乳,依據是不是加了寶寶輔食來判斷要不要喂水,母乳喂養的寶寶,提議寶媽媽多飲水,不必吃太鹹的食物,立即觀查寶寶是否有缺水的狀況。
⑦ 對於生病的寶寶,應當如何科學喝水
引言: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生病了,想讓孩子喝水,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⑧ 寶寶不愛喝水,卻又經常生病怎麼辦媽媽可以巧用哪幾招輕松搞定
寶寶不愛喝水,作為父母可以巧用少喝多次的方法,或者可以適當的喂一些米湯來換一下口味,當然如果寶寶經常生病的話,寶媽們一定要注意了,所以當寶寶經常生病時作為媽媽該怎樣去預防呢?
所以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媽媽們一定要學會各種小知識來應對寶寶身體突發的未知情況,在寶寶生病時,千萬不要緊張亂了手腳,做好平時的各種預防小細節,從而能夠避免和減少寶寶生病的頻率。
⑨ 母乳喂養的嬰幼兒為什麼不用額外喂水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補充水分
母乳喂養的嬰幼兒為什麼不用額外喂水?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補充水分?按照正常的喂養方式,如果純母乳喂養的孩子母乳充足,一般不需要額外加水,因為母乳中的水分比較多。但是如果孩子處於特殊的狀態,比如發燒,腹瀉,或者出汗,那麼補充一些水是合適的。如果天氣熱,可以給孩子少加一點水。一般在奶粉喂養的情況下,要多給孩子加水。
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時候就要在兩餐之間給寶寶適當的補充水分,不僅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有好處,對寶寶以後的斷奶也有一定的作用。媽媽們不用太擔心寶寶的飲水問題。如果寶寶喝了大量的水,但並不影響正常的進食,就沒有必要刻意控制他的飲水量。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代謝能力增強,身體需要更多的水分和營養。但是媽媽們也不用擔心喝水的問題,只要保證孩子隨時可以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