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一到冬天為什麼長一些痘痘
A. 一到冬天手臂和腿上就會長很多的小痘痘,每年都這樣,它不癢不痛,很小很小,但是很多,摸起咯手,比較大
問題分析:
根據你的描述,多考慮是毛孔堵塞後,皮脂腺堆積引起的囊腫之類的。
意見建議:
建議不用過於擔心,飲食注意清淡,不要去擠捏,以防感染, 有必要可以用點口服消炎葯,如乙醯螺旋黴素等。
B. 一到冬天手上就會起小痘痘這是怎麼了
這個一般是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的.多喝水,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建議你一定要要禁煙 ,酒,辛辣食物.少用化妝品.多用熱水洗.一定注意不要擠壓,否則是容易導致感染的可能,甚至發生危險啊.建議你口服葡萄糖酸鋅,或者同時服用維生素b .平常一定要多喝水. 多吃蔬菜.不要吃味精雞精,因為這回造成鋅的排除增加.因為它們有可能導致鋅的排除增加.鋅的缺乏幾會導致這個病. 不可吃辛辣刺激,不可吃油膩食物,蔬菜水果多吃有益。這個沒有特效療法.痘痘的痕跡一般會逐漸自行消失的.
C. 一到冬天手會長痘痘
凍瘡,一般凍瘡的人,冬天不能接觸熱水,一接觸就會凍瘡,所謂凍瘡,就是手在極為冰冷的環境下,突然伸進熱水中,使得首部熱脹冷縮而裂開並且對外部細菌失去抵抗力,這樣在裂口處容易感染而造成化農。所以請保護好自己的雙手
D. 冬天手上為什麼會起小紅疙瘩
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是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織細胞受到損害。
損害初為局限性蠶豆或指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對稱性好發於四肢遠端,以手背及手指伸側、足緣及足趾伸側、下肢、面頰、耳廓等處多見。自覺局部有脹痛感,瘙癢,遇熱後更甚,潰爛後疼痛。
遭受寒冷侵襲,受凍皮膚出現蒼白、紅腫、紫斑、灼癢、麻木、皮膚水皰、潰爛。這些症狀可延續1-2個月直至天氣轉暖方痊癒,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中醫認為,凍瘡是由於暴露部位禦寒不夠、寒邪侵犯、氣血運行凝滯引起。此外,還與患者體質較差不耐寒冷及少動久坐、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潮濕可以加速體表散熱,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發生凍瘡。
自療注意事項
(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也可預防凍瘡新發。
(2) 寒冷季節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襪宜寬松乾燥。
(4) 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成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肉桂。
(6) 每年發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葯物自療有條件的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內外治療。
自治療法
1、 驗方自療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薑3片、紅棗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吳茱萸3克、生薑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適量,入冬前將蒜搗爛,擦在常患凍瘡處,每日1次,連擦5-7天,如皮膚起泡,可暫停用。本方適用於凍瘡的預防。
(4) 生薑25克、白蘿卜1個、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葯一同水煎,趁熱洗過,連洗2天,即可痊癒,以上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適用於凍瘡未潰時的治療。
(5) 生薑的自然汁,熬膏塗之。此法對於手、足凍瘡均治。此外,用生薑汁時時漱吐,還可治療口瘡。
2、 飲食自療方
(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薑15克、當歸30克、煮食。
(2) 生薑、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於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後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當歸15克、紅棗10克、煮食。
3、 外治自療法
(1) 傷濕止痛膏、紫歸治裂膏外貼患處。
(2) 皮硝煎水外洗患處。
(3) 紅霜茄子秸連根拔起洗凈。煎湯泡洗患處約半小時左右,每日2次。
(4) 薑汁或辣椒水外擦患處。
(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後外擦患處。
(6) 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患處,3天後更換。以上療法適合未潰者。
(7) 雲南白葯撒於凍瘡潰爛處並包紮。
(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開,取其中黃汁塗破潰處,每日1次。
(9) 用馬勃一塊外敷潰處,每日更換。
4、 夏季伏天外治自療法
(1) 大蒜頭搗爛塗擦老疤處,每日1次,連續1周。
(2) 鮮芝麻葉搗爛塗擦易患處,1小時後洗凈,每日多次。
避免誤診
受凍後,不宜用熱水溫暖,或用火烘烤,否則凍處會潰爛。
受凍後皮膚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則易使表皮破爛感染。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處的局部進行操作,時間為5~10分鍾。要輕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
(2)如果局部發生了水皰或潰瘍,在操作時要避開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潰瘍癒合、血脈流通後,再在局部進行操作。
(3)患兒仰卧,家長以掌心對准關元穴,逆時針摩動2~5分鍾,以溫陽散寒。
2.隨證加減
(1)耳部凍瘡者加
①按揉外關、翳風穴各1分鍾。
②家長以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對用力搓擦患兒的耳部,時間為2~5分鍾。
(2)鼻尖處發生凍瘡者加
①按揉迎香穴1分鍾。
②拿合谷1分鍾。
③家長以大拇指指腹輕擦鼻部,以透熱為度。
(3)面部發生凍瘡者加
①按揉合谷穴2分鍾。
②按揉下關、牙關頰車等穴各20次。
③家長以大魚際輕擦面部,以透熱為度。
(4)手部發生凍瘡者加
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鍾。
②家長以大拇指指腹按壓患側的缺盆穴處、約1分鍾,然後慢慢鬆手,患兒自覺有熱流向手部傳導。
③以兩手掌相對,橫搓上肢1~3分鍾。
(5)足部發生凍瘡者加
①按揉足三里穴1分鍾。
②家長以單掌搓擦患兒患側的足底,以局部發熱為度。
③患兒側卧位,兩腿前後分開,患側在下面,然後,家長以掌根按壓屈、肢的大腿內側面,持續按壓1分鍾,然後,慢慢松開手,患兒自覺有股熱流沖向足部,用同樣的方法操作另一側。
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於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迴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採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鍾,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葯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醯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葯三七、紅花、赤芍、雞血藤等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治凍瘡的良方哦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E. 冬天手凍,而且有小紅痘痘,又癢又疼,一到冬天就有,怎麼辦
告訴你一個絕對有效的治療凍瘡的方法
夏天(最好是在三伏天里,也就是最熱的那幾天)把大蒜搗碎了,敷在手上,冬天長凍瘡的位置多敷點,然後在正午的陽光下暴曬,說的是一個小時,不過我只弄了一分鍾就疼的不行了趕緊用水沖了,之後幾天手上都有灼傷的痕跡(也就一小塊的淡紅色,幾天後就慢慢消退了),等到那年冬天我的手果然沒有再凍傷,第二年冬天又凍傷了一點點,從那以後我每年夏天都要用大蒜弄一次,然後以後的這幾年冬天就再也沒有凍過了, 就是第一次弄時會疼點,可能因人而異吧,後來都不疼了,每次都只有隱隱約約的燒灼感。
你今年再熬一個冬天吧 明年夏天按這方子治了就不用再受苦了
F. 常年秋冬季手部長出痘子,不痛不癢並不斷成餅狀,天冷時一夜之間長很多並加速成長至潰爛,請問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您好,初步診斷是汗皰疹,也叫汗出不良性濕疹,是濕疹的一種特殊類型,
指導意見:
手足出汗、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等均為汗皰疹發病的重要因素.治療上可以口服西替利嗪片或地恆賽等抗過敏的葯物,配合外用艾洛松、鹵米松等激素葯膏。平時不要接觸肥皂、洗衣粉、洗潔精等鹼性的物質,飲食上適當忌口
G. 一到冬天就長痘痘怎麼回事
冬天天氣變冷~。一般人體需要大量的食物分解成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所以冬天比其他季節更容易在身體里積累毒素。毒素無法及時從人體內排除就會以其他的方式來排除體外。所以冬天要多喝溫水,盡量少喝涼水。~避免吃過多的葷食,應該多吃冬瓜或者其他瓜類~另外臉上長痘痘不能用手去接觸,容易感染細菌造成局部的輕微囊腫。所以冬天要保持好面部的清潔,多用不香型的香皂洗臉。。。洗面奶除了用活性炭的都是歪貨沒什麼用~。頭疼,本來還有很多…應該夠你用了。。打字收酸死~
H. 冬天的時候手上(手背)總會長一些小豆豆 有的是一顆一顆的 還有點會聚在一起長 碰到會痛熱了會癢
我的同學也有很多長這個的啊!我自己也長過!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你說的這種。我的治療方法是用磨砂洗面奶洗的很細很細再在患處揉圈圈。洗澡的時候就是這樣做,洗完後就用凡士林之類的搽一層,但不用太揪心的,這些都只是小問題。還有千萬千萬不要用什麼來割爆它!不要就不只是結疤了。如果說用你的方法結了疤後就上些蘆薈膏,哪怕沒有見效也不會傷害皮膚、
I. 為什麼一到冬天特冷的時候我的手指間就會長出一些小豆豆,奇癢無比,請問這是怎麼一會事,但天暖和就沒了
病情分析: 你好 可能是汗皰疹,(1)找出可能的誘因並祛除之.(2)內用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劑,抗組胺葯,谷維素等,症狀急劇者可內服強的松.
意見建議:你好,通過你的描述,你的情況應該考慮是真菌感染,也應該注意是皮炎濕疹等引起,建議你去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