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耳朵長痘痘是什麼原因
『壹』 綿羊耳朵上有長扁硬疙瘩是什麼病
脂肪瘤,或者是粉刺。
『貳』 山羊耳朵長硬疙瘩是怎麼回事
感覺是蜱蟲。給羊洗葯澡,用敵百蟲根據情況稀釋後使用。 發現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這樣做一來可能讓蜱的口器折斷在皮膚里;二來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叄』 小羊耳朵上有很多小痘痘是怎麼回事
這可能就是皮膚感染了細菌,或是吃到了有害物質而導致的起痘症狀。一般要注意小羊的飲食和起居的衛生和健康,這樣才能減少發生皮膚感染病。
『肆』 羊耳朵長小疙瘩,急急急
根據你說的羊耳朵起很多小痘,可能是羊痘。下面是羊痘的一些症狀及治療方法,你可以對比一下,來確定病因。
1、綿羊痘:潛伏期4~12天,平均6~8天,病羊體溫升高41°~42°,結膜眼瞼紅腫,呼吸和脈搏加快,鼻流黏液,不採食,弓背站立,經1~2天後發痘,痘疹多長於皮膚無毛貨少毛處,會出現紅斑,後變為丘疹,再逐漸形成水泡,最後化為膿包。如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死於敗血症,病死亡率高達20%到50%上。 2、山羊痘:潛伏期為6~8天病羊體溫升高達40°~42°,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或不食,病初鼻孔閉塞,偶有咳嗽,有的山羊流漿液或粘液性鼻涕,眼瞼腫脹,結膜充血,有漿液性分泌物,經1~2天後在無毛部位例如鼻孔周圍,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無毛區,會出現塊狀疹,疹塊破潰後有淡黃色液體流出,全程需3~周。(註:山羊痘易並發呼吸道,消化道 疾病和關節炎症。嚴重時可引起膿毒血症而死亡。 )
預防: 使用碘制劑的消毒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兩次
使用生石灰給養殖場周圍消毒
對於沒發病的羊群及時的隔離
處於潛在感染的羊群用羊痘一針靈做緊急預防
治療:
發病前中期使用羊痘一針靈每瓶200斤體重配合綠健先鋒做緊急治療,一天一次使用2天。
發病中後期的使用羊痘一針靈每瓶200斤體重配合綠健先鋒做緊急治療,一天一次連續使用3天。
如果不是羊痘,可以試試紅黴素軟膏,局部塗抹治療,注意觀察體溫,如果發燒那麼還是及時就醫,不發燒可以試試。
『伍』 小羊耳朵上有很多小痘痘是怎麼回事
其他的地方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應該是局部過敏了?多注意飲食哦
『陸』 羊耳朵上長了好多小圓痘痘是怎麼了謝謝大家~
這種情況不排除中耳炎或耵聹過多的可能。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診。可以局部應用滴耳液治療。
『柒』 羊耳朵下面長了個包一按流膿而且帶血色的嗯還有點癢請問這是什麼病
摘要 可能是羊的青春痘 具體情況應該讓專業獸醫去檢查,以免是什麼傳染病,傷害了您
『捌』 羊耳朵臉上長疙瘩身上沒有會是羊痘嗎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我初步判斷為羊痘,但不排除其他可能,是羊痘的話你需要隔離羊群,因為羊痘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羊痘是可以治癒的,只需要使用(羊毒抗+管理得當)即可治癒,治癒時間大概兩天,治癒率可以高達95%。
---------------------------------
『玖』 羊耳朵里長了白色顆粒狀痘痘
對於羊痘一些養羊戶總是滿不在乎,認為其就是一種簡單的皮膚病,不會對羊群造成太大的危害,然而實際上羊痘確實一種對羊群危害比較大的傳染性疫病,羊群發病率最高可達80%以上,病死率最高可達25%~50%。冬末春初為羊痘的高發季節,因此當前養羊戶需注意加強防治工作,下面小編則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羊痘的相關知識!
1、流行特點
羊痘可分為綿羊痘和山羊痘,綿羊痘由綿羊痘病毒引起,只發生於綿羊,不傳染給山羊和其他家畜;山羊痘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只感染山羊,同群綿羊不會被傳染,另外自然情況下山羊痘病例較為少見。病羊皮膚、粘膜的丘疹、膿皰、痂皮內及鼻粘膜分泌物中存在大量羊痘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給其他羊,亦可經過損傷的皮膚、粘膜感染。飼養人員、飼養用具、草料、墊料、體外寄生蟲及蚊蠅等均可成為傳播媒介。綿羊比山羊更容易發生羊痘,大小羊均可發生羊痘,但羔羊發病死亡率較高,妊娠母羊則可發生流產,因此產羔季節發生本病會給養羊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羊痘有兩個發病高峰期,第一個發病高峰期是冬末春初,氣候寒冷、雨雪、霜凍、飼料不足、營養不良等因素均可促發本病;第二個發病高峰期是夏季,高溫高濕及蚊蠅是促發本病的主要原因。
2、臨床症狀
羊痘的潛伏期平均為6~8天,開始羊群中僅有個別羊發病,而後會逐漸波及整個羊群甚至周圍羊群。病羊患病初期體溫會升高到40℃~42℃,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可視粘膜可見卡他、化膿炎症。經過1~4天後,患羊會在皮膚無毛或少毛處(例如眼周圍、唇、鼻、頰、四肢內側、腹部、尾內側及乳房等)出現大小不一的紅色斑點,1~2天後出現丘疹突出於皮膚表面。隨著丘疹的逐漸擴大,變為灰白色或淡紅色半球狀隆起的結節,結節在2~3天則會變成水泡,且水泡內容物會逐漸增多,最後水泡則會變為不透明的膿皰。膿皰破潰後,若無繼發感染會逐漸乾燥形成痂皮,2~3周後痊癒。不過有相當一部分病羊會出現繼發感染,特別是炎熱的夏季,痘疹部位出現化膿和壞疽,形成較深的潰瘍,散發出惡臭氣味,最終多死於敗血症,其病死率高達25%~50%。
3、防治措施
第一,應加強飼養管理。根據羊對營養的需求合理對飼料進行配比及供給,冬、春季節應適當補飼以抓膘保膘,同時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則要做好通風降溫和滅蚊滅蠅工作。羊舍內的糞污應及時進行清理,並定期對羊舍及飼養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
第二,避免從疫區引羊,且引種時注意觀察羊群健康狀態。
第三,給羊群注射疫苗,這是預防羊痘最為直接有效的一個方式。綿羊痘和山羊痘可以交叉形成保護,因此無論綿羊還是山羊均可選擇山羊痘弱毒疫苗,而且綿羊注射山羊痘疫苗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一般不會因注射疫苗而造成發病。無論大小羊只一律尾部或股內側皮內注射0.5毫升,4~6天後產生免疫力,保護期1年。不少養羊戶反映打了羊痘疫苗卻沒有效果,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疫苗注射方式不對,羊痘疫苗肌肉、皮下注射均沒有效果,一定要皮內注射才可以,就是把疫苗打到皮裡面,注射部位起來一個小水泡才算注射成功。孕羊也可以注射羊痘疫苗,但是抓羊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機械性流產。
第四,當羊群出現羊痘時,應及時對病羊進行隔離,並對羊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病死羊屍體應進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同群羊應緊急注射羊痘免疫血清,條件不允許時採用山羊痘弱毒疫苗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第五,病羊的治療應在嚴格隔離的基礎上進行,皮膚或粘膜上的痘皰、病灶可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充分沖洗,然後再塗抹紫葯水、碘酊等消毒葯物。當病羊痘皰較多或出現繼發感染時,可採用青黴素、頭孢噻呋鈉或磺胺嘧啶鈉等抗菌葯物進行肌內注射,同時可給病羊喂服一些清瘟敗毒散。羊一旦發生羊痘後不可注射羊痘疫苗,不過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給病羊注射羊痘免疫血清,健康羊群亦可注射羊痘免疫血清進行緊急預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