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用什麼護膚品
① 古代男子保養皮膚有哪些黑科技
現代人對於美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連男人都開始化妝護膚,還是有很多人對男人熱愛護膚有些偏見的,但男子保養皮膚從古代就有了,保養皮膚主要有:口脂,面脂,敷粉,唇脂,龜苓膏等。
其實,古代人對待保養護膚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對於外貌的要求並不比我們現代的人差。
② 古代人用什麼護膚品
古代人的護膚品有面膜,澡豆。
古人用的面膜里還有一款流傳廣泛,即天後澤面方。光看名字,有人就能猜出這是武則天當時所用的美容方。這個方子曾被收錄在當時的國家葯典《新修本草》中。後來它又被《外台秘要》等醫書轉載,所以後來流傳廣泛。不過這款面膜的製法和取材都很講究。
記載稱,要在端午日采益母草全草,去土曬干,研磨後過篩,再加入適量的麵粉和水調和。然後捏成雞蛋大小的丸子曬干。接著再將這丸子放入特殊的爐子里煉制。之後取出等其涼透了,再研磨成粉,多次過篩,越細越好。
最後,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葯末、滑石粉、胭脂等調勻。雖然做法復雜,但用起來很簡單,只要每日早晚取少許葯粉,加水濕透,敷在臉上,一段時間後再洗干凈即可。
在古代,澡豆則是清潔、保養皮膚的利器。澡豆是以豆粉為主,再加各種葯物而製成的專供洗臉、洗澡時用的一種粉劑,被認為有光滑潤澤肌膚、預防皮膚疾患的功效。
(2)古代男子用什麼護膚品擴展閱讀:
古代婦女的妝粉也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
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③ 古代人怎麼護膚品啊,怎麼護膚
第一:清潔。
以前是直接用草木灰、綠石泥漿等等做了清潔的原料。後來逐漸發現草木灰和強鹼結合,發展成手工肥皂,從歐洲一路興起,直至全球。
第二:滋潤。
或者叫滋養,古代人滋養護膚,主要是通過塗抹天然的植物油或者動物油。各類植物油脂都是小分子結構,更容易被皮膚吸收。比市面上的大牌化妝品來說,它們都是使用礦物油或者合成油作為油脂基底,營養極度缺乏,對皮膚無益。
④ 古代男子的「化妝品」是怎樣的
在歷史上,曾有描述古代美人“如花隔雲端”,眾所周知,古代化妝的人多為女子,“照花前後鏡,畫面相交映”,胭脂、青黛、鉛華、硃砂、熏香等等的脂澤粉黛已足夠雕刻出一位絕世美人。

嵇康
說到男子化妝最為興盛的時期,便是魏晉南北朝了,在那個盛產美男子同時狂熱追求美的時代里,首先鏡子是必不可少的。男子“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的行為是很正常的,這一時期對男性的審美標准就是偏女性化,長得白皙才算標致,“玉人”便是當時對美男子的統稱。
現在我們經常開玩笑吐槽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而在魏晉南北朝,因長得好看而當官的大有人在,所以當時長得帥是真的能當飯吃的。當然,在今天看來,這肯定不是正能量的社會風氣,但其反映出古代男子也有自己對於“美”的概念和進化史。
總而言之,古代男子最常用的化妝品就是粉、口脂、香囊等等,小編請大家想像一下,古代男子也有對鏡端坐、細致化妝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很有意思呢?
⑤ 歷史上的屈原真的愛打扮嗎古代的男性為什麼也會化妝呢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又要到了,我們在吃粽子、收看賽龍舟比賽的與此同時,當然也無法把傑出作家屈原及其他那一肚子激情的愛國情懷忘至背後,留念的與此同時,借著這一節日到來之際,大家也來聊一聊屈原這個人。
古代男子最喜歡用的肌膚護理類護膚品是面脂和口脂,作用類似當代人應用的保濕霜和護唇膏。古代人擦的粉材料多選題自「米糊」,除開米糊以外,也有鉛粉。一般是將白鉛化為粘稠的面脂,吸走水份,碾碎粉末狀或製成固態的外觀設計,應用的時候就能漆成個搞清楚臉。雖然有害,但女性為了更好地「一白遮百丑」好像連命也搭上,吝惜每天服食少量的毒葯做到由內而外的去黃美白。
⑥ 古代的男子也會化妝,他們都用哪些化妝品
在現代人看來,化妝是女人的專利,如果有哪位男子也化妝,那麼就有可能會打上娘炮的標簽。但是在古代,男子化妝是一種流行,歷史上就有相關的史料記錄了男子化妝。所以古代的男子還有專門的化妝品,而且不同的朝代,化妝品也會不同。
到了唐代,男子還會像女子一樣塗抹面脂類的護膚化妝品,其中就有口脂。尤其是唐代的帝王們每到臘月初八的時候,還會將面脂和口脂當做是慰問品,發放給戍邊的將官。除此之外,古代的男子還有染頭發、染胡須等行為,這真的是出乎我們的意料啊。
⑦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不止女為悅己者容,魏晉男子也鍾愛化妝
每個人對於其他人的第一印象基本都是相貌和穿著,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為了讓自己更美一些,化妝就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選擇,這其中以女生為最。
在現代,追求美麗的外表並不僅僅只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同樣對於外貌有很高的要求,因而許多男人也會選擇化妝讓自己變得好看一些。
只是,一些人認為當代的男人不應該化妝,他們認為男人化妝就是娘炮,並舉例出古代的男人就沒有化妝,那麼事實是如此嗎?
其實男人化妝不僅在現代有,古代也有,魏晉南北朝的的男子就喜歡化妝,而且他們的化妝技術還很不錯。
古代化妝的時期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據我國考古挖掘出來的化妝工具與黏有硃砂的研磨工具可以證實,商朝時期就已經有女子化妝,在《古今注》中也有提到過商朝時期的女子,就已經開始化妝。
最開始,化妝的只是女子,女子化妝除了為了讓自己好看一些,也有想取悅自己心愛之人的原因,畢竟女為悅己者容。
且最初女子化妝所用的化妝品,並沒有所謂的胭脂水粉,只有一些鉛粉和硃砂 ,但就是這兩樣東西,在商周二朝時期也僅有貴族女子才能用得起。平常百姓化妝只能用燒焦的木炭描畫眉毛,或者用柳葉花朵裝點自己的發飾,而金銀首飾和鉛粉硃砂,只有在貴族女子身上才能看見。
隨著時代的變遷,化妝也並不僅僅只是女子的特權,男人也喜歡化妝, 畢竟男子也喜歡美麗的外表,因而對於化妝,男子是並不排斥的,並不存在今天所說的娘炮。
只不過古代男子需要為生計而奔波,導致沒有化妝的時間,再者,古代男子是以事業為主要,這就使得古代男子化妝的人數遠遠少於女子,但並不代表沒有。
經過了秦漢時期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化妝的男子開始增多,隨著化妝品種類的增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化妝技術有的甚至不亞於女子。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貴族男子為了讓自己更加好看,會將自己的鬍子剃掉,用熏香熏衣,這是最為直觀的為了追求美的表現。
不過用熏香熏衣,使得每年許多的貴族男子都會花費許多的錢財,因而曹操在《魏武令》中提到:
不僅是貴族男子會在穿著上打扮,皇帝也不例外,《晉書》記載:
由此可見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對於美麗外表的追求程度並不弱於女子。
「一白遮百丑」並不僅適用於現代,在古代也非常行得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除了穿著打扮上下了功夫之外,還會選用糊粉來讓自己的肌膚更加白暫。
商周時期女子用鉛粉和硃砂用來點綴自己,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同樣會用鉛粉來打扮自己,糊狀的鉛粉又叫糊粉,也可以叫做水粉。糊粉的作用就是讓皮膚變得白亮一些,把糊粉塗抹在皮膚上就可以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臉部化妝過程可以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 ,塗粉 ,也就是塗糊粉,讓自己的皮膚變得白一些。
第二步, 塗抹硃砂,硃砂可以塗抹在眼角 ,距離眼睛有一些距離,讓眼角變得更加鮮艷。
第三步, 用「玫瑰膏子」,玫瑰膏子是用玫瑰製作成的胭脂 ,這個是用來修飾眼角部位的。
第四步 ,塗抹紅粉 ,紅粉是在白粉的基礎上用以修飾的,根據個人喜好,喜歡鮮艷一些的,自然可以多塗一些,喜歡白暫一些的,可以少塗一些。
第五步, 畫眼線 ,古代人對於眼線的喜愛並不是很深,因此許多人畫眼線時只是隨意的畫一下就可以了。
第六步, 描眉,描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最為重視的一個步驟, 不僅僅是男子重視,女子也極為重視,最常見的眉形是水彎眉、月眉等。
口澤之所以從臉部的打扮上分開區分,是因為口澤可以單獨打扮。
口澤就相當於現代的唇膏,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口澤可以讓嘴唇看起來富有光澤,不過在顏色上沒有女子的鮮艷,只是看起來比較光澤而已。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喜愛打扮的,同時也因為過於打扮,此時期的男子多為陰柔。 不過在化妝技術上,有些男子比之女子還要厲害, 因而在史書中有過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會幫女子梳洗打扮!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喜愛化妝,跟當時朝代更迭頻繁的 歷史 背景有直接關系。
晉武帝上位之時,看著比較仁義,像是一位明君,不過沒多久,晉武帝就荒於朝政,過上了奢侈的生活,受到晉武帝的影響,許多人也開始今朝有酒今朝醉。
一些人為了能夠挽回晉武帝的心思,花了許多功夫,最終卻沒能成功,因此這些人開始自暴自棄,想用這種方式來喚回晉朝的穩定,可惜他們的方法用錯了。
時間一久,晉朝呈現奢侈荒誕的現象,男人也開始化妝,並且人數越來越多。
秦漢時期,主張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些思想受到嚴重沖擊。
首先是佛教思想的傳播,然後玄學思想的到來更是雪上加霜,玄學思想主張放達, 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為上,玄學思想都對封建時期的政權結構進行了瓦解,於是儒學與法學開始反對玄學。
之後,玄學與佛教合流,儒學和法學對佛教進行清算,這迎來了一個時代的大動盪,加上朝代更迭極為頻繁,生於這個時代的人開始過上得過且過的生活。
為了營造出朝代繁華的現象,人們用化妝來迷惑自己。這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喜愛化妝的原因。
男子化妝就是娘炮,其實還要看人們對於娘炮的定義是什麼。
以古代為例,古代的大多數男子化妝其實並沒有用所謂的胭脂水粉,他們的化妝只是穿著更加亮麗光鮮,發飾更加整齊,眉部可能會稍微修飾一下,這是古代大多數男子化妝的表現。
在我看來,這種化妝其實並不是娘炮,只是對於美的追求表現罷了。
現代人認為男子化妝就是娘炮,其也有一些原因 。
其一,古代男子化妝更多的只是稍加打扮一下,現代男子化妝的步驟有的比之女子還要多。
其二,古代的人口數量不多,而且化妝所需的化妝品也只是貴族男子才能承擔的起,平民是沒有經濟能力去化妝的,這使得男子化妝的數量看起來似乎並不多 ;而現代的人口數量比之古代要多上許多,讓人產生一種似乎現代男子都喜歡化妝的錯覺。
其三,現代男子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好看,甚至不惜去整容。 這些種種原因才讓人認為男子化妝就是娘炮。
事實上,如果一個男人化妝就認為是娘炮,那無疑有些過於果斷。從沒有人說過化妝只是女子的權利,所以男子化妝並沒有什麼過錯,因而不能認為男子化妝就是娘炮。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喜歡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就如同歌劇院的人要化妝一樣,但是他們不娘,他們是為了將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化妝技術起源於商朝,且當時化妝品種類極少,直到漢朝時期絲綢之路的開辟,隨著西域進獻的各種物品豐富了中原,加上漢朝時期的安穩發展與繁華,古代的化妝品才開始增多,且平民百姓也會簡單的化妝。
魏晉南北朝時期,化妝技術迎來了一個巔峰時期,此時期的男子受到玄學思想的沖擊,變得開始放達,從而喜歡上化妝。但過於用化妝來追求美,也讓這個時期的男子顯得比較陰柔。
參考文獻:
《晉書》
《古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