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護膚問題 » 古代人用什麼護膚

古代人用什麼護膚

發布時間: 2022-01-31 06:55:25

⑴ 古代女性用什麼護膚

古代美女化妝法則 花鈿 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關於花鈿的起源,據宋高承《事物紀厚》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因故稱之為「梅花妝」或「壽陽妝」。 至宋朝時,還在流行梅花妝,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 貼花鈿成風也是在唐朝。花鈿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古時候做花鈿的材料十分豐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還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來做花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異錄》上說:「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見古時婦女的化妝方式不僅豐富,而且別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鈿的顏色有紅、綠、黃等,大家熟悉的《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口紅 古代稱口紅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塗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鮮艷,給人健康、年輕、充滿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女性的喜愛。這種喜愛的程度可以從《唐書·百官志》中看到,書中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這里寫到用雕花象牙筒來盛口脂,可見口脂在諸多化妝品中有著多麼珍貴的地位! 口脂化妝的方式很多,中國習慣以嘴小為美,即「櫻桃小口一點點」,如唐朝詩人岑參在《醉戲竇美人詩》中所說:「朱唇一點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後,由於受吐蕃服飾、化妝的影響,出現了「啼妝」、「淚妝」,顧名思義,就是把妝化得像哭泣一樣,當時號稱「時世妝」。詩人白居易曾在《時世妝》一詩中詳細形容道:「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近似含悲啼。」這種妝不僅無甚美感,而且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時還流行用檀色點唇,檀色就是淺絳色。北宋詞人秦觀在《南歌子》中歌道:「揉蘭衫子杏黃裙,獨倚玉欄,無語點檀唇。」這種口脂的顏色直到現代還在流行著。當然,無論是朱赤色還是檀色,都應根據個人的不同特點,不同條件來適當加以選擇使用,千萬不能以奇異怪狀的時髦為美。 傅粉 傅粉即在臉上搽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妝方式。據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費,竟高達百萬兩!對於傅粉的方法,清初戲劇家李漁的見解頗為獨到,他認為當時婦女搽粉「大有趨炎附勢之態,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顯其黑」,鮮明地道出了化妝與審美的關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還把傅粉等化妝方式同道德修養相聯系,指出美容應與自我的修身養性結合起來,如東漢蔡邕認為:「攬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粉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順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這種觀點,不僅頗有見地,而且寓意深刻。

⑵ 古代人如何護膚

古代人護膚也像現在一樣啊,做好2個步驟。

第一:清潔。

以前是直接用草木灰、綠石泥漿等等做了清潔的原料。後來逐漸發現草木灰和強鹼結合,發展成手工肥皂,從歐洲一路興起,直至全球。

手工皂的天然護膚原理,奠定了手工皂作為主要清潔用品的地位。如今,荷上王國手工皂已經用更穩定的油脂和更安全的配方,製作出適合現代人皮膚清潔的各類產品。歡迎搜索「荷上王國」去了解。

第二:滋潤。

或者叫滋養,古代人滋養護膚,主要是通過塗抹天然的植物油或者動物油。

荷上王國用來製作手工皂、面霜等產品的油脂,也是遵循古人流傳下來對皮膚有益的植物油或者動物油。包括橄欖油、荷荷巴油、葡萄籽油等。

各類植物油脂都是小分子結構,更容易被皮膚吸收。比市面上的大牌化妝品來說,它們都是使用礦物油或者合成油作為油脂基底,營養極度缺乏,對皮膚無益。

歡迎搜索「荷上王國」去了解。

滴媽是誰?

全職主婦,會做肥皂和手工口紅,

還有一家手工皂店和一家口紅店,

有興趣可以去搜索「荷上王國手工皂」或「荷上王國手工口紅」。

熱愛生活里的小手工,

買了很多書,讀了很多書,希望能過好這一生。

⑶ 古代人怎麼護膚養發

首先由於古代環境的無污染,對人的損害也比較少。且一般人家也不會護理。宮廷貴族一般會用珍珠粉,花油精以及香鹼。一般人家可能使用動物油,如雞油(煉制過的)進行頭發護理

⑷ 古代人怎麼護膚

一般是鉛粉,好一點花粉,最貴的珍珠粉。還有就是中葯調理。最重要的是無污染,化妝品全是天然的無化學葯劑的。

⑸ 古代人用什麼護膚 古代有很高大上化妝品和護膚品

粉在古代又叫粉英,主要原材料是米。就是我們平常吃的大米了。不要奇怪,米除了吃確實可以用來護膚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其製作方法,非常的繁瑣復雜。簡單點說就是先把米泡一個月,然後研磨成特別細的粉末。然後把粉末繼續泡上水,靜置一段時間後撇去上面的清水。只留下比較濃稠的部分,然後用棍子沿著一個方向攪動至少三百圈。
之後再密封到罐子里,放一段時間再撇去上面的清水。然後在剩下的米汁上鋪棉布,撒上草木灰把水吸干。
反復取出濕掉的草木灰,然後再撒上新的直至徹底吸干水分。到這里就做成了半成品,放到太陽下曬干再研磨一下就是成品的粉英了。據說護膚效果很好,摸到臉上非常光滑。

⑹ 古代人的化妝品有哪些

1、螺子黛

螺子黛亦省作「螺黛」。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製作精緻。出產於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只用蘸水即可,無需像回回青需要研磨,因此螺子黛受到當時女性的喜愛,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

2、畫眉墨

畫眉墨一種墨名。五代時(一說為宋代)易水人張遇,善制墨,所制與李廷珪墨齊名。宮中取其墨,燒去煙,用以畫眉,故名「畫眉墨」。

3、口脂

古時又稱「唇脂」,在管狀口紅出現之前,口脂其實和胭脂是通用的,裝在小盒或者小罐中,用手指直接蘸取、點塗。以前的口紅大都是鮮艷的朱赤色,但是唐宋時還流行過檀色點唇,檀色就是如今的肉色、裸色調,這種口脂的顏色直到現代還在流行著。

4、妝粉

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以米粉研碎製成,古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 「胡粉」。

除了單純的米粉、鉛粉以外,古代婦女的妝粉 還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

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還有以產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稱官粉);荊州的「范陽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增加為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大批妝粉實物相繼出土,有的盛在精緻的缽內,有的安裝在絲綢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從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妝粉,被製成特定形狀的粉塊,有圓形、方形、四邊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還壓印著凸凹的梅花、蘭花以及荷花紋樣。

5、胭脂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總稱,是和妝粉配套的主要美容化妝品。

胭脂是古代中國婦女使用的一種化妝用品,匈奴傳入中原後,胭脂的製作也不僅限於紅藍花一種植物,並且加入了油脂、動物骨髓等來適應不同的需要,胭脂一詞的意義也逐漸成為塗抹於面部一類化妝品的總稱。

⑺ 古代人怎麼護膚品啊,怎麼護膚

第一:清潔。
以前是直接用草木灰、綠石泥漿等等做了清潔的原料。後來逐漸發現草木灰和強鹼結合,發展成手工肥皂,從歐洲一路興起,直至全球。
第二:滋潤。
或者叫滋養,古代人滋養護膚,主要是通過塗抹天然的植物油或者動物油。各類植物油脂都是小分子結構,更容易被皮膚吸收。比市面上的大牌化妝品來說,它們都是使用礦物油或者合成油作為油脂基底,營養極度缺乏,對皮膚無益。

⑻ 古代人用什麼護膚品

古代人的護膚品有面膜,澡豆。

古人用的面膜里還有一款流傳廣泛,即天後澤面方。光看名字,有人就能猜出這是武則天當時所用的美容方。這個方子曾被收錄在當時的國家葯典《新修本草》中。後來它又被《外台秘要》等醫書轉載,所以後來流傳廣泛。不過這款面膜的製法和取材都很講究。

記載稱,要在端午日采益母草全草,去土曬干,研磨後過篩,再加入適量的麵粉和水調和。然後捏成雞蛋大小的丸子曬干。接著再將這丸子放入特殊的爐子里煉制。之後取出等其涼透了,再研磨成粉,多次過篩,越細越好。

最後,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葯末、滑石粉、胭脂等調勻。雖然做法復雜,但用起來很簡單,只要每日早晚取少許葯粉,加水濕透,敷在臉上,一段時間後再洗干凈即可。

在古代,澡豆則是清潔、保養皮膚的利器。澡豆是以豆粉為主,再加各種葯物而製成的專供洗臉、洗澡時用的一種粉劑,被認為有光滑潤澤肌膚、預防皮膚疾患的功效。

(8)古代人用什麼護膚擴展閱讀:

古代婦女的妝粉也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

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⑼ 古代女人都用什麼來保養皮膚

古時還沒有化妝品的時候,中國的女性到底用什麼方法,保持那美潤的皮膚呢?相信許多女性都想知道其中奧秘。施用化妝品的人工美,與不用化妝品的自然美,兩者相較,後者更令人羨慕。唐代女皇武則天,80歲高齡時仍然保持著青春般的容貌,不顯衰老。《新唐書》上說她「雖春秋高,善自塗澤,雖左右不悟其衰」。武則天所用的美容秘方後來在唐代官府組織編寫的葯典《新修本草》上也有收錄,不久又流傳到民間。其方法是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不能帶士。曬干後搗成細粉過篩,然後加麵粉和水,調好後,捏成如雞蛋大葯團,再曬干。方中取杏仁浸泡去皮後研為細末,與輕粉、滑石粉各等份合在一起,蒸過後加入少許冰片(又名龍腦)、麝香,用雞蛋清調為膏狀,每日早晨洗面後敷之。方中輕粉有大毒,杏仁有小毒,千萬不可入口。澡豆是古代洗澡用的一種粉狀護膚劑,以豆粉為主,最好用黑豆粉,再配上各種葯末製成,能起到滋潤皮膚和預防皮膚病的作用。我國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雲:「久服(蒺藜)長肌肉,明目輕身。」李時珍則稱其可「補腎,治虛損勞乏」。桃花的美容作用早為古人所認識,《神農本草經)雲,桃花「令人好顏色」,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有美容作用。雞血能治各種皮膚病,並可營養皮膚。桃花與雞血調和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供給充分營養、故可以起到美容作用。珍珠為美容要葯,李時珍《本草綱目》雲:用珍珠粉 「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凡用作美容的珍珠。以新取為好,不可用已作為首飾或陪葬出土的。珍珠粉的製法是取新鮮珍珠洗好,用細棉白布包好,放沙鍋中加水與豆腐同煮兩小時,取出珍珠後搗為細末,再加水研磨,乾燥後就可以使用。蓮花亭亭玉立,風姿綽約,出淤泥而不染,歷來被喻為「花中君子」。蓮花色味俱佳,可以食用,並有美容作用。《食葯兼優花果譜》收錄了服食蓮花近十種菜譜。珍珠的美容作用早已為古人所認識,既可外用也可內服。用作美容的珍珠應以新採的為好。珍珠含多種氨基酸和碳酸鈣,有營養皮膚的作用。用作美容時,每次服食0. 6克~0. 9克為宜,且要每隔10 天服1次。據說服食珍珠粉也是慈禧太後的一個重要美容方法。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744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14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012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96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719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643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225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203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192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