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樹護膚品怎麼樣
㈠ 作為美容達人,這些你怎麼能不知道!化妝品成分表分析怎麼看
一、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全成分標識。
1、根據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的規定 ,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注產品配方中加入的所有成分的名稱。
2、全成分標識包括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銷售的化妝品,如護膚品、彩妝、洗護發產品、頭發定型產品(啫哩、發膠、發泥、定型噴霧和摩絲等)、染發產品、燙發產品、牙膏和漱口水等。
3、全成分標識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稱應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占的比重越大。
4、另外,全成分標識中,成分加入量小於或等於1%的成分,位於加入量大於1%的成分之後,排列不按先後順序。所以,在全成分表中,最後的幾個成分之間可能並沒有加入量多少的關系,也就是說基本起不到功效性作用。
5、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香精香料統一以香精標注在全成分表中,色素則以著色劑的編號或者中文名稱標注。
二、通過熟知單一成分了解產品對應功效
舒緩:你選擇的產品中就要有對應的安全的舒緩成分。(積雪草苷、神經醯胺、沒葯醇、卵磷脂、牛油果樹、洋甘菊提取物、蘆薈汁、甾醇等。)
保濕:你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透明質酸、甘油、丁二醇、神經醯胺、牛油果樹、礦物油、尿囊素、礦物元素等。)
美白:你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這些成分(VC、抗壞血酸及其衍生物、煙醯胺、曲酸、氨甲環酸、光果甘草提取物、熊果苷等。)
抗衰老:你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視黃醇及其衍生物、煙醯胺、勝肽、氨基酸肽、玻色因、神經醯胺、大豆異黃酮、多酚等)
三、如果一款產品中植物提取成分排在卡波姆、黃原膠(增稠劑)、苯氧乙醇(常用防腐劑)這些防腐劑和乳化劑之後,那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基本可以被忽略,只能被理解是一種宣傳概念或是噱頭;
反之,如果植物提取成分在成分表中的位置遠遠前於防腐劑和乳化劑,那添加了這個濃度植物提取成分的保養品就基本可以起到成分本身訴求的護膚作用。
如果有小仙女在產品的成分表中發現了某種成分的昵稱,那就要注意了,這個產品基本可以判定是違規的,甚至不是正規品牌。
如果成分表中出現「美白因子」、「保濕因子」等字眼,那更要小心了,這是絕對的錯誤,這樣標注是不可能通過國家相關部門審核的,你卻買到了, 那這個產品應該要好好考慮考慮了~
但是,成分表中標注「香料」,是完全沒問題的,國家允許此類成分直接以「香料」標注。
需要注意的是,化妝品中添加的香料、香精一般都是人工合成,是一種很多成分的合成品,不是單一的成分(除非是天然香料,相當的昂貴),對皮膚的致敏風險比較高,建議盡量避開含香精香料的護膚品,尤其是皮膚屏障脆弱的仙女們。
濃度高不高,看排序
化妝品的成分表中各成分的順序不是順便排的,是依據其濃度高低進行順位排序,當成分濃度低於1%的時候,可以隨機排列。
對於大多數產品而言,水類和多元醇(一般是丁二醇、甘油、丙二醇、戊二醇)構成了基底成分,所以在產品中,這兩類成分的濃度一般是最高的,也就是說其排名是非常靠前的,一般都會排在第一二三位。
除了看有效成分的濃度,成分表中也能很容易看到一些致敏風險較高成分的濃度,比如乙醇(酒精),酒精對皮膚有刺激性,干皮、敏感肌膚建議慎重選擇。
㈡ 我聽說柳樹可以浸出水楊酸納是真的嗎
是的。一般柳樹,楊樹,冬青樹皮或獼猴桃果實等都含有,當然楊柳科的樹葉中水楊酸含量也是很高的。製法如下:
將大量的柳樹皮消毒,洗凈,撕成小塊之後浸泡在水中並加熱至沸騰,維持約20-30分鍾,趁熱撈出或過濾出殘余的柳樹皮。繼續加熱剩餘的溶液,不斷濃縮使溶液體積減少,當看到溶液底部有白色晶體產生時停止加熱。然後用冰水給溶液降溫,可以看到更多的晶體析出,過濾降溫後的溶液得到的晶體即為水楊酸粗品。
但個人建議不要自行服用,畢竟弄不準含量,過量服用會中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