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以後傷皮膚用什麼護膚
1. 肝門膽管癌放療後出現皮膚潰爛的情況怎麼辦呢
肝門膽管癌患者在放療過程中,放射線對皮膚存在損害,如果是輕度的皮膚反應如局部色素沉著、乾性皮炎,則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皮膚反應較重,如出放療區域的皮膚出現發紅、潰破需要對症處理。當患者在放療後出現皮膚潰破時應該保持患部皮膚的清潔、乾燥,以避免感染,切勿盲目塗抹護膚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促進皮膚癒合的葯物,如果照射區域的皮膚潰爛並感染時,應及時應用抗炎的葯物。另外也可以吃些中葯調理改善症狀,袁希福提出,中醫不僅能減輕放療對機體造成的損傷,改善患者臨床症狀,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放療的敏感性,提高放療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順利完成整個療程。
2. 放射治療結束後患者應該如何保護皮膚
(雲南省腫瘤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 楊 毅650118 ) 一般來說,放射治療結束後幾周內,早期大部分患者的多數皮膚反應還不會立即痊癒。如果護理和保護不當可造成局部破潰、感染;晚期皮膚損傷可以出現色素沉著、萎縮、甚至皮膚和肌肉纖維化。因此,放射治療結束後適當對皮膚進行護理和保護很有必要: 1:照射野潔凈,,不要使用冷(燙)水和的肥皂等刺激性的東西刺激皮膚; 2:不要摩擦、搔抓敏感部位; 3:衣服要寬松,不要穿得太緊;4:不要在放療的部位上擦葯粉、香水、葯膏、洗液等 5:除非經過醫師許可和不要擅自使用葯物;6:放療結束後一年內,不要讓接受放療的部位在陽光下爆曬。
3. 放療會對皮膚造成什麼影響
放療劑量為20Gy時,皮膚會出現紅斑、充血、潮紅和癢痛等;隨著放療劑量增加,皮膚可能會出現濕性皮炎,嚴重者不得不停止放療,進行治療。建議,患者在放療開始,使用放膚膏保護緩解延遲放療對皮膚的損傷,如果出現輕度破損,可以先使用生理鹽水清潔皮膚後,再塗抹放膚膏;皮膚滲血的話, 需要止血之後,再塗抹放膚膏;如果皮膚出現潰爛、滲液的話,這需要咨詢醫生進行專業治療。
4. 放療後,皮膚乾燥,起皮了怎麼辦
癌症病人放療後,皮膚常常會變得乾燥,雖然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但是這期間病人還是應小心對待自己的皮膚,以下是一些建議:
(1)使用冷水和溫和的肥皂;讓水流過接受放療的皮膚,不要摩擦。
(2)衣服在接受治療的部位不要穿得太緊。
(3)不要摩擦、抓搔敏感部位。
(4)不要把燙的或冷的東西,如熱毛巾或冰袋放在接受放療的皮膚上。
(5)在你正接受治療和治療結束幾周內,不要在接受放療的部位上擦葯粉、護膚霜、香水、除臭劑、葯膏、洗液和家用葯物,除非經過醫生許可。(許多皮膚產品會在皮膚上留下一層,這樣可能妨礙放療或康復)。
(6)放療時和放療結束後一年之內,不要讓接受放療的部位暴露在陽光下。如果你想在太陽下多呆幾分鍾,就要穿上有保護作用的衣服(如寬邊的帽子和長袖襯衣)以及使用防曬油。
此外,在放療前後,病人飲食上也要引起一定的重視,應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如雞、鴨、魚、蝦、瘦肉、雞蛋等,並配合有助於化療期間提升免疫力的今幸-rh2這樣能夠更好的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5. 癌症放療後皮膚有損傷能直接塗新鮮蘆薈嗎
你好,化療是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不過不進行治療是會使病情加重的,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積極治療。
6. 請問外陰癌放療病人如何進行皮膚護理
外陰癌病人,如果放療,注意保持乾燥,內衣純棉最好,衣物寬松自然。不可以亂用化學品刺激物,皮膚燙傷膏等護膚品也不能亂用,如果皮膚有所損傷,最好找放療醫師開點專用的放射皮膚保護噴劑(那玩意一瓶兩三百,比燙傷膏貴的不是一點點,所以燙傷膏真沒用)
7. 放療病人如何保護自己的皮膚
在放療期間,患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保護自己的皮膚:
1、放療前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乾燥,防止感染。
2、在放療期間,清潔皮膚後,在照射野皮膚上面塗抹一層厚厚的醫用射線防護劑可以有效緩解放療導致的皮膚反應。
3、照射野皮膚避免刺激,如下
①照射區內勿用手指抓傷或瘙癢,建議勤剪指甲;
②忌用肥皂洗衣物;
③禁貼膠布;
④勿剃毛,如果需要刮鬍子,要用電動剃須刀;
⑤避免衣物壓迫、束縛或粗糙衣物摩擦,建議穿柔軟、寬松、低領的純棉或絲綢衣物;
⑥避免冷熱刺激,勿吹風,日曬,如需外出時,做好防曬准備;
⑦照射野內皮膚禁止用紫外線、紅外線、激光等刺激;
⑧照射野皮膚禁用爽身粉、中葯敷貼、茶油、橄欖油等;
⑨禁塗刺激性物品、含金屬葯物如碘酒、萬花油、紅汞及含鉛化妝品等。
8. 抗癌治療帶給皮膚的傷害該如何減輕
抗癌治療帶給皮膚的傷害怎麼減輕治療癌症時常常對皮膚造成一些傷害,那麼這些傷害的減輕,需要及時告知醫生,然後選擇一些適宜的低傷害的產品保護皮膚。
避免熱水浴或按摩浴,這會使皮膚乾燥,應多選擇用溫水淋浴。還可以使用一些含有抗癢物質(如薄荷醇,樟腦或普拉莫辛)的非處方葯或口服抗組胺葯。使用保濕香皂,洗完後拍干,塗抹乳霜或乳液,同時保持皮膚濕潤。塗防曬霜,防曬唇膏。避免長時間暴露。冬季也要堅持使用防曬霜。外出時戴帽子和防曬服,避免皮膚過多的暴露,避免日光浴。洗碗或做家務時戴上手套。
總之出現皮膚傷害後要及時告知醫生,遵醫囑方可降低對皮膚的傷害。
9. 放療後,應當如何護理放射野的皮膚
您好,
1,放射野皮膚忌摩擦、理化刺激,忌搔抓;保持清潔乾燥,洗澡禁用肥皂、粗毛巾搓擦,局部用軟毛巾吸干
2穿著柔軟的棉質衣物,及時更換
3局部皮膚出現紅斑瘙癢時禁搔抓,禁用酒精碘酒等塗擦,防止發生蜂窩織炎
4放射野皮膚有脫皮現象時,禁用手撕脫,應讓其自然脫落,一旦撕破,難以癒合
5外出時戴帽,避免陽光直接暴曬,減少陽光對照射野皮膚的刺激
6若局部發生破損,應用貝洛芬局部塗擦,促進癒合
10. 放療部位乾燥能抹什麼油
治療部位的皮膚敏感,看上去發紅、起皺。幾周後,病人的皮膚由於放療變得乾燥。在某些情況下,接受放療的皮膚會比以前稍黑。皮膚發生破潰、流水是放療到一定時間時皮膚發生的較為嚴重的放療反應,是受照射區域皮膚細胞被損傷的速度超過正常皮膚細胞修復速度的結果。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所以患者可以用以下方法保護好照射野的皮膚:保持照射野皮膚清潔乾燥;清洗時應注意勿用肥皂,也不要用力擦洗照射部位,毛巾要柔軟,擦拭時應沾干;應穿柔軟、寬敞的衣服,尤其是頸部、肩部和腋下不能過緊,頭頸部可用柔軟光滑絲綢巾保護;避免在陽光下暴曬,禁用熱水袋;切忌手指抓搔皮膚,如果奇癢難忍,可用手掌輕輕拍擊,也可撲些薄荷粉、痱子粉,既能止癢,又能使皮膚乾燥;凡是潮濕不透風的部位,放療引起的皮膚反應多較重,如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在放療中要經常保持乾燥,注意通風。
對於皮膚紅斑一般不做治療,即可自然消退,應注意皮膚保護;乾性皮炎也可不用葯,完全恢復後,不留痕跡。嚴密觀察或應用滑石粉、痱子粉、爐甘石洗劑,以收斂或止癢;對濕性皮炎採用暴露療法,避免合並感染,可外塗抗生素油膏(康復新),保持乾燥。一般小水泡不宜刺破,如皮膚糜爛時,每天局部可塗擦2~3次1%的龍膽紫;如出現皮膚深度燒傷多屬治療上的錯誤,往往難以癒合,應禁止再接觸放射線,面積大時,往往需要切除,並行植皮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