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苯乙酯在護膚品中什麼效果
⑴ 護膚品里有幾種防腐劑就不能用
護膚品里的防腐劑超過3種就不能使用。
護膚品里絕對不能使用的三種防腐劑如下:
1、卡松類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MCI),容易致敏,長期使用容易導致刺激性皮炎。
2、甲醛釋放體類:只要你看到脲這個字,比如: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這類防腐劑會引發皮炎,孕婦和敏感肌慎用。
3、長鏈尼泊金酯類:比如羥苯丁酯、羥苯丙酯,長期使用容易致敏,敏感肌慎用。(羥苯甲酯、羥苯乙酯是短鏈尼泊金酯,問題不大,不用擔心)。
防腐劑的危害:
多種的防腐劑會加速皮膚衰老。護膚品中的防腐劑因為人體無法吸收代謝,在皮膚上沉積會加快皮膚衰老。並且,防腐劑還會加速色素在皮膚的沉積,讓皮膚越來越暗沉,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性皮炎。防腐劑還加大了皮膚異常增生的可能
⑵ 羥苯乙酯是什麼
羥苯乙酯,4-羥基苯甲酸乙酯,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在甲醇、乙醇或乙醚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略溶,在甘油中微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存在時,本品防腐作用降低。不同烷基的酯之間存在著交叉敏感。遇鐵變色,遇強酸、強鹼易水解。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2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40ml,緩緩加熱迴流1 小時,放冷至室溫,加溴麝香草酚藍指示液5 滴,用硫酸滴定液(0.5mol/L)滴定。
另取磷酸鹽緩沖液(pH6.5)40ml ,加溴麝香草酚藍指示液5 滴,作為終點顏色的對照液;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
(2)羥苯乙酯在護膚品中什麼效果擴展閱讀
不良反應:
可引起接觸性皮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接觸眼睛可引起疼痛和刺激。接觸口唇可有發麻的感覺。
1、本品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吐溫一20、吐溫一80)、聚乙二醇一6000等合用,能增加本品的水溶度,但也能形成絡合物而影響其抑菌作用。
2、遇鐵變色,遇強酸、強鹼易水解。
3、當液體制劑中含有低濃度(2%~15%)的丙二醇時,則其防腐作用增強。
⑶ 你知道傳統護膚品里有害的防腐劑都有哪些嗎
你知道傳統護膚品里有害的防腐劑都有哪些嗎?
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多關於防腐劑的謠言,防腐劑會過敏、爛臉、甚至致癌的消息時常引入我們的眼簾。然而真的這樣嗎?防腐劑真的這么可怕?哪些是溫和防腐劑?溫和防腐劑真的更好嗎?宣傳不含防腐劑的產品如實沒加一點防腐劑?哪些是真正的無防腐?如何分辨?
1、羥基異噻唑啉酮:
通稱為MIT,是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中較為常用的,他是一種有效農葯殺菌劑,耐高溫之水溶性防腐劑,針對抑止微生物菌種的生長發育有不錯的功效,可以抑止病菌、細菌、黃麴黴菌的生長發育,在護膚品中較大容許濃度為0.01%。但過量運用會讓肌膚造成過敏症狀,比較嚴重的會導致腫脹、長水泡、肌膚開裂等,長期性應用帶有MIT的補水面膜會造成刺激性皮炎,臉部起斑丘疹和皰疹,發生未知腫脹,乃至產生機構萎縮。
4、苯氧乙醇:
也叫苯甲基乙酸乙酯,是護膚品中多見的防腐劑,在護膚品中的濃度一般為0.5%—1%,但苯氧乙醇在輕中度濃度下是有害的,會對腦部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在補水面膜中放量超出0.3%時,會出現發燙、疼痛感。帶有苯氧乙醇的日用具許多,主要是護膚產品、沐浴露、淡香水、保濕霜、口紅、少年兒童日用具、濕紙巾、滴眼露,隱形眼鏡洗護液等。平常中不知不覺就有可能會觸及到,因此我們在應用的全過程中葯材盡量減少,挑選相對性可靠的護膚產品應用。
⑷ 羥苯甲酯防腐劑添加在護膚品中,時間久了會引發乳腺癌那還有什麼安排可靠的防腐劑嗎
晚上好,尼泊金酯相關幾種鈉鹽在化妝品中只要不超過國家制定的幾種GB/T標准對人體是無害的,至於致癌純屬無稽之談,按照這種報告來講那我們也不要吃榨菜和腌黃瓜了因為一定會有亞硝酸鹽成分在裡面,一切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站不住腳的紙老虎。只要是微生物的富營養源就一定會在各種條件下滋生繁衍,防腐劑作為一種必要添加助劑在食品和化妝品中應用廣泛,我們平時生活中被冤枉妖魔化的正常化合物太多太多了比如味精、黃血鹽和二甲基硅油等等,人一天喝100kg純凈水也會死難道純凈水也有毒么(笑)?相對來說對人體低毒的防腐劑一般都是一些可以在新陳代謝中最終被消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比如脫氫乙酸鈉、山梨酸鉀或者乳酸鏈球黴素等等,不過受限於作用強度和有效期限目前化妝品和日化用品中還是以尼泊金甲酯和丁酯為主,請不要擔心。
⑸ 保濕化妝品中常見的保濕成分有哪些
常見的防腐劑:羥苯甲酯>雙咪唑烷基脲>苯氧乙醇>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羥苯丙酯>DMDM乙內醯脲>甲基氯異噻唑啉酮>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咪唑烷基脲>羥苯乙酯>>山梨酸鉀>苯甲醇>苯甲酸鈉。(羥苯甲酯也就是常說的尼泊金酯,是用量最多的防腐劑了)常用的舒緩成分有:尿囊素>紅沒葯醇>甘草根提取物>積雪草提取物>泛醇(維生素b5)。常見的pH調節成分:三乙醇胺>檸檬酸>氫氧化鉀>乳酸> 氫氧化鈉>檸檬酸鈉>乳酸鈉>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酸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雖是強鹼性成分,但作為面膜成分,其添加量小,到了面膜產品里早就被中和成鹽和水了。不用擔心會傷害皮膚。
⑹ 羥苯乙酯是什麼東西
羥苯乙酯也稱為尼泊金乙酯,全稱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用作抑菌防腐劑,廣泛用於液體制劑及半固體制劑,也用於食品及化妝品的殺菌防腐。
外表呈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苦,灼麻,羥苯乙酯對真菌的抑菌效果較強,但對細菌的抑菌效果較弱。遇鐵能變色,遇弱鹼或強酸易水解,塑料製品能吸附本品。
測定羥苯乙酯溶液中羥苯乙酯的含量
方法: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羥苯乙酯的測定波長為257.5nm。
結果:羥苯乙酯含量為C(mg·L^-1)=9.6340A+0.337r=0.9998。平均回收率為99.06%,RSD為0.50%(n=5)。表明濃度2~6mg·L^-1的范圍內,吸收度與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結論:該方法簡單、快速、准確,適用於該制劑的質量控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尼泊金乙酯
⑺ 求掃盲!!!!都說護膚品中含有羥苯甲酯是不好的…因為它是防腐劑………拜託各位達人們幫忙看看成份,謝
羥苯甲酯,又稱對羥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羥苯甲酯,白色結晶粉末或無色結晶。主要用作有機合成、食品、化妝品、醫葯的殺菌防腐劑,也用作於飼料防腐劑。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是沒有問題的
⑻ 羥苯乙脂是什麼東西它和尼泊金乙脂一樣嗎
羥苯乙酯(Ethyl Hydroxybenzoate),商品名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尼泊金乙酯、羥苯甲酸乙酯。本品對真菌的抑菌效果較強,但對細菌的抑菌效果較弱。用作抑菌防腐劑,廣泛用於液體制劑及半固體制劑,也可用於食品及化妝品的防腐。
本葯品被歸類到其它類等葯品分類。
羥苯乙酯的副作用(不良反應)
(1)本品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吐溫一20、吐溫一80)、聚乙二醇一6000等合用,能增加本品的水溶度,但也能形成絡合物而影響其抑菌作用。2)遇鐵變色,遇強酸、強鹼易水解。(3)當液體制劑中含有低濃度(2%~15%)的丙二醇時,則其防腐作用增強。
⑼ 護膚品里有幾種防腐劑不能用
護膚品里有3種防腐劑就不能用了,詳情如下。
1,卡松類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MCI),容易致敏,長期使用容易導致刺激性皮炎。
2,甲醛釋放體類。只要你看到脲這個字,比如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這類防腐劑會引發皮炎,孕婦和敏感肌慎用。
3,長鏈尼泊金酯類。比如羥苯丁酯,羥苯丙酯,長期使用容易致敏,敏感肌慎用。(羥苯甲酯,羥苯乙酯是短鏈尼泊金酯,問題不大,不用擔心)。
多種的防腐劑會加速皮膚衰老。護膚品中的防腐劑因為人體無法吸收代謝,在皮膚上沉積會加快皮膚衰老。並且,防腐劑還會加速色素在皮膚的沉積,讓皮膚越來越暗沉,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性皮炎,防腐劑還加大了皮膚異常增生的可能。
⑽ 化妝品成分功效表
護膚品中通常都含有哪些成分?這里我做了一下總結,主要可以分為以下 4 種:
①功效性成分:就是有特定功效的一些成分:比如:保濕、美白淡斑、收斂、促進代謝角質、舒敏抗炎、防曬等,我們選擇護膚品最主要的就是參考這些成分。
②防腐劑。護膚品中添加防腐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微生物滋生,保持護膚品穩定性、以及開蓋使用後不易變質。
一般常見的防腐劑有:脫氫乙酸鈉、苯甲醇、羥苯乙酯、苯氧乙醇、羥苯甲酯、丁羥甲苯、苯甲酸鈉等,除了常見的防腐劑,對護膚更溫和安全的追求,現在越來越多的更安全新型的防腐成分,比如一些多元醇類以及一些防腐效果強的植物提取液。可以大大減少傳統防腐劑的含量。
一般來說,除了極個別對防腐劑過敏的皮膚,少量防腐劑的添加對皮膚的傷害非常微小。所以大家也不用對防腐劑太緊張。
③乳化劑、增稠劑。乳化劑又叫表面活性劑。我們知道水油放在一起,通常會分離開來,而乳化劑可以讓油滴均勻分散在水中,或者讓水分布在油中。但乳化體通常不穩定,需要加上適量的增稠劑,讓混合體保持一定的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