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怎麼讀
㈠ 「仝」是什麼字怎麼讀

「仝」字的讀音是:tóng。
㈡ 仝,怎麼讀
仝,tóng,漢字。「同」的古字。是相同、一樣的意思。唐代盧仝《與馬異結交詩》:「昨日仝不仝,異自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還可用作姓氏。明代有仝寅(見《明史·方伎傳》),《水滸》里有美髯公:朱仝。

(2)仝怎麼讀擴展閱讀
就隸定字形解釋)形聲。字從人從工,工亦聲。「工」指「土木工程」、「工地」、「工作」。「人」與「工」聯合起來表示「一同在工地上做工的人」。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也是「不含鋼筋的混凝土」的簡稱。
本義:工友。
引申義:同事。同仁。
再引申義:相同。
1、同「同」。
2、姓氏。
〈形〉
「同」的古字。相同;一樣
仝,同古文,出《道書》。——《廣韻》
㈢ 仝字怎麼讀呢
仝tóng 〈形〉
(1)「同」的古字。相同;一樣 [same]
仝,同古文,出《道書》。――《廣韻》
(2) 姓氏。
鄭碼:ODBI,U:4EDD,GBK:D9DA
筆畫數:5,部首:人,部外筆畫數:3,筆順編號:34121
仝姓源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的全國姓氏排序五百例,仝氏排在397名,遠遠後於童氏和佟氏,童氏和佟氏大部分是滿族人,仝氏則大部分是金朝完顏阿骨打的後裔或者是夾谷氏的後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則表明仝氏是鮮卑人的後裔,在公元五世紀孝文帝改革時,隨鮮卑鐵騎入住山西接管鹽池,成為北魏、西魏、東魏和北周國家財富的具體持有者。無論是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還是遷都洛陽。今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開采費用大多來自袞袞的鹽商,仝氏一族雖人數不多,卻像猶太人一樣,散居世界各地,名商巨賈代有人才,他們其中不乏經邦理國之才。散居國內的仝氏後裔大部都是從山西運城安邑三家莊遷徙而去。眾多紛紜的族譜都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仝姓來源
淵源之一,以國為姓。起源於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族人於〓(今陝西省大荔縣 境內)建立同國,為商朝附庸,商亡後,同國亦隨之滅國,其後人以國去邑為同姓。後來,同 姓為分別支庶,
一支以同字音「仝」為姓,見《春秋圖》。
淵源之二,避禍改姓。起源於漢朝:為司馬遷之後,同樣因諧音故,源於「同」。80年代中央電視台曾作過介紹, 2003年2月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十頻道<百家姓>節目也作了介紹.西漢時代,史學家太史令司馬遷,因對李陵軍敗降匈努事有所辯解,得罪漢武帝下獄受腐刑.據傳,他的一支後人為避家難,改 "司馬"姓為"同"即仝,另一支改"司馬"姓為馬.此事在司馬遷出生地陝西省韓城市的縣志中的<重修太史廟記>(翟世琪)一文中曾有記載:"----今孫或在洛陽同姓或襄陽馬姓----". 再由同按音分仝、童、佟作為姓氏,隱姓埋名,老祖要求族人不得外出,以保證香火的延續,一子北上出關,後成為旗人為「佟」姓,故該姓基本 為東北人;一子南下,定居江南,為「童」姓,多集中在江浙一帶;一子留在當地為「仝」姓,後人多為山西河北一帶-----------本內容源於家譜,毀於文革 。
淵源之三,源於賜姓。起源於宋朝:東陵腳下,有個叫石頭峪的小村,只有二十來戶人家的石頭峪村,傳說是宋朝一位武狀元的後代。這位武狀元後來官拜二品,常伴皇帝左右,可謂頂天立地,呼風喚雨。人們常說 :伴君如伴虎。果不然,這位二品高官,最後終被奸人所戕害,割去官職,滅了姓氏,貶為庶民,流放到東陵腳下為生。「仝」就是當時皇帝賜給姓氏。經過幾代繁生,原只有流放時的孑然一家,漸漸發展為有二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就這樣,仝姓家譜被續了下來。
淵源之四,避禍改姓。起源於元末:為金人姓氏夾古的漢姓。因女真入關踏上中土,金滅後入於元,元滅後
留居中原,為避亂則以「仝」姓傳承。這個來源的「仝」姓至少有三支:
1.始祖為福新、文瑞:有家譜,有譜系。傳承至今,約有三十代。按:元滅在公元1368年,距今約640年,以二十年為一代,當有三十代。這個起源的仝姓後裔主要在今山東鄆城、江蘇睢寧。
2.湖南永州寧遠、新田一帶的仝姓:本系蒙古族(應為入元後的女真族)。其先人夾谷必烈突,元末為御前指揮,奉詔鎮壓寧遠一帶瑤民起yi。元亡明興,為避禍改為漢族姓氏,取「夾」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隱居於此。居寧遠的仝姓,現有550多人,分居鯉溪上、下仝家村。
3.山西的女真遺裔:在山西省運城市安邑鎮房子村和三家莊村,至今聚居著一批仝姓的女真遺裔,他們保存的《仝氏家譜》一本修於清乾隆年間,後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重修,重修譜序雲:「仝氏之先,出自大金夾谷氏,嗣遭元滅,遂易今姓。元初有諱慶成者,為本邑令,因家焉。」
以上三處仝姓淵源的共同之處在於:均來源於金人夾古氏。可見,在元滅之時,為避亂,金姓夾古改為漢姓仝,是比較統一的做法。
㈣ 仝怎麼讀,仝的組詞,仝的讀音,仝的筆順,仝的意思
仝
讀音:[tóng]
部首:人
釋義:1.同「同」。2.姓氏。
撇、捺、橫、豎、橫、
㈤ 仝怎麼讀
仝讀作:tóng
聲母t,韻母ong,聲調二聲。
部首人部,部外筆畫3畫,總筆畫5畫
五筆WAF,倉頡XOM,鄭碼ODBI,四角80102
姓氏。
(5)仝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沒有組詞。
同音字:童
拼音tóng
1、小孩子:兒童。
2、舊時未成年的僕人:書童兒。
3、沒有結婚的:童男。
4、未長成的:童牛(沒長角的小牛)。
5、禿:童山。
㈥ 仝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是相同、一樣的意思。
拼音:tóng
詳細解釋
(就隸定字形解釋)形聲。字從人從工,工亦聲。「工」指「土木工程」、「工地」、「工作」。「人」與「工」聯合起來表示「一同在工地上做工的人」。
本義:工友。
引申義:同事。同仁。
康熙字典
《廣韻》徒紅切《正字通》道書同字。
又姓。
又人名。盧仝,唐人。關仝,宋人。從人從工,與㒰異。㒰音全,從入。
(6)仝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謎語
「仝」為謎底的謎語
1.一應俱全(打一漢字)
2.一個閑人天地間(打一字)
3.燈謎:「人在半空行」(打一五筆字)
仝姓氏源流:
以國為姓。起源於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族人於(今陝西省大荔縣境內)建立同國,為商朝附庸,商亡後,同國亦隨之滅國,其後人以國去邑為同姓。後來,同姓為分別支庶,
一支以同字音「仝」為姓,見《春秋圖》。
㈦ 「仝」怎麼讀
是同字的異體字,讀音為tóng,聲母是t,韻母是óng,聲調是二聲。
釋義:
1、一樣,沒有差異;相同
2、共,在一起(從事)。
3、和,跟。
4、姓。
(7)仝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同鄉[tóng xiāng]
同一籍貫的人(在外地時說)。
2、同窗[tóng chuāng]
同時在一個學校學習。
3、同義[tóng yì]
仁義或道義相同。
4、一同[yī tóng]
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
5、贊同[zàn tóng]
贊成;同意。
㈧ 仝怎麼讀音
仝拼音tóng,聲母:t,韻母:ong,聲調:第二聲。
仝
拼音:tóng,注音:ㄊㄨㄥˊ,部首:人,部外筆畫:3,總筆畫:5,繁體:仝,統一碼:基本區 U+4EDD,字形分析:上下結構,筆順:34121,五筆:waf,倉頡:xom,鄭碼:odbi,四角:80102,筆順:撇捺橫豎橫。
釋義:
1、同「同」
2、—
3、姓。
無片語。
(8)仝怎麼讀擴展閱讀:
筆順

同音字:童
童
拼音:tóng,部首:立,筆畫:12,繁體:童,五筆:UJFF。
釋義:
1、兒童;小孩子。
2、指沒結婚的。
3、(兒)舊時指未成年的僕人。
4、禿。
5、姓。「僮」
組詞:童年、童話、兒童、童心、牧童、童趣、童子、頑童、童稚、報童、童便、童蒙。
1、童年 [ tóng nián ]
兒童時期;幼年。
2、童話 [ tóng huà ]
兒童文學的一種。根據兒童的特點,通過幻想、誇張和擬人化的手法來展開情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情節神奇曲折,語言淺顯生動,富有童趣。
3、兒童 [ ér tóng ]
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紀比「少年」小)。
4、童心 [ tóng xīn ]
小孩子的天真純朴的心;像小孩子那樣的天真純朴的心。
5、牧童 [ mù tóng ]
放牛放羊的孩子(多見於詩詞和早期白話)。
㈨ 仝用在姓氏中讀什麼
仝在姓氏中讀tóng,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特有的姓氏,仝姓的來源主要有漢族,回族,女真族。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是全國最大的仝氏聚居地,該縣有近10萬仝姓人口,都是元末兵部尚書仝文瑞的後裔;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約有一萬多仝氏族人。
山東鄆城也有萬余名仝氏族人、山西省運城市安邑鎮三家莊村和房子村住有幾百戶三千多仝氏族人。
河南省安陽市的滑縣、洛陽市的新安、孟津和宜陽、平頂山市的郟縣以及全國各地也大都有仝氏族人聚居。

(9)仝怎麼讀擴展閱讀:
仝,(就隸定字形解釋)形聲。字從人從工,工亦聲。「工」指「土木工程」、「工地」、「工作」。「人」與「工」聯合起來表示「一同在工地上做工的人」。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也是「不含鋼筋的混凝土」的簡稱。
本義:工友。
引申義:同事。同仁。
再引申義:相同。
1、同「同」。
2、姓氏。
〈形〉
「同」的古字。相同;一樣
仝,同古文,出《道書》。——《廣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