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化妝都有哪些人
Ⅰ 沉浸式化妝怎麼拍
沉浸式化妝」拍攝要求拍攝者在化妝的過程中全程不說話,沒有產品的廣告推薦,只是安靜地化妝。這類化妝視頻能緩解壓力,讓觀眾覺得治癒。
「沉浸式化妝」最初只是ASMR的一種,通過讓人聽化妝過程中產生的聲音,達到助眠的效果。ASMR是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的縮寫。目前,抖音上有很多以ASMR助眠為主的賬號,通過人工故意製造白噪音讓聽眾放鬆,達到解壓、助眠的作用。
沉浸式化妝的發展
「沉浸式化妝」不再追求治癒和助眠,反而通過各種奇葩的化妝場所博眼球。視頻里,化妝不再是重點。挑選場所時,人越多越熱鬧越好。辦公室、電梯、路邊,這些只是初級操作。
現在「沉浸式化妝」更多的是以化妝的名義拍「偶像劇」。化妝時,偶遇帥氣小哥哥搭訕,誇張點的還能看到幾位小哥哥「爭風吃醋」的場面。之後加個微信,拍幾張合照,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的女主角形象就出來了。
Ⅱ 什麼是「沉浸式化妝」
沉浸式化妝是沉迷化妝的意思。
沉浸式理論基礎在語言教學實踐中,有一種國際流行多年並有許多成功範例的語言培訓方法:沉浸式外語培訓模式。
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一種技能,並非僅用以學習研究的一門知識。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英語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用出來的」語言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需要日積月累,不斷實踐,才可能熟練掌握。
相關信息:
化妝是運用化妝品和工具,採取合乎規則的步驟和技巧,對人體的面部、五官及其他部位進行渲染、描畫、整理,增強立體印象,調整形色,掩飾缺陷,表現神采,從而達到美化視覺感受的目的。
化妝能表現出人物獨有自然美;能改善人物原有的」形「」色「」質「,增添美感和魅力;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呈現一場視覺盛宴,表達一種感受。要強調的是,化妝不是女性專屬,更沒有性別限制,男性化妝頻率在現實中也逐漸增多,在現實生活中,適當的化妝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行為。
特指生活化妝。用脂粉等妝飾品修飾容顏。茅盾《林家鋪子》:「據說她那隻常為同學們艷羨的化妝皮夾以及自動鉛筆之類,也都是東洋貨。」巴金《寒夜》八:「他妻子正坐在窗口小書桌前化妝。」參見「 化裝 」。
Ⅲ 張予曦微博曬沉浸式雅痞妝vlog,她在其中的狀態如何
近日知名女演員張予曦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則視頻,視頻的內容是關於雅痞妝的化妝視頻,而視頻中的張予曦一身黑裝加上金絲眼鏡看起來十分的瀟灑,她這次的雅痞風更是讓不少粉絲直呼受不了。
也許許多人知道張予曦是因為“國民老公”的原因,但是近年來張予曦通過自己的努力也確實發展的越來越好,而且從她發布的這個視頻也可以看出她對於自己職業的尊敬,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視頻,但是她依然是盡心盡力的完成,一點也沒有敷衍的意思,所以我相信他以後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這個視頻讓我了解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張予曦,這個既能甜美又能性感還能酷颯的小姐姐即使是在人才輩出的娛樂圈也是鳳毛麟角,我相信未來的張予曦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Ⅳ 沉浸式是什麼意思
沉浸式表示說,你這個東西懸浮在水中,上下左右都是水,表示沉浸在其中,一般是形容體驗感,比如這個家庭影院是沉浸式享受,表示你在其中像電影院一樣。
Ⅳ 沉浸式化妝是什麼意思
沉浸式化妝是沉迷化妝的意思。
綜述:沉浸式理論基礎在語言教學實踐中,有一種國際流行多年並有許多成功範例的語言培訓方法:沉浸式外語培訓模式。
理論背景:
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一種技能,並非僅用以學習研究的一門知識。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英語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用出來的」語言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需要日積月累,不斷實踐,才可能熟練掌握。
在模擬語言環境中,老師運用翻譯以外各種方法形象教學,讓學員從入門開始,用英語形成語言思維的習慣,以全面提高學員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沉浸式
Ⅵ 沉浸式是什麼意思
沉浸式原意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要求學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時間段只能使用目標語言,從而阻斷母語的干擾,在短時間內形成目標語言的思維習慣,達到靈活運用該語言的目的。
沉浸式在網路上流行起來,特指比較專心的做一件事情不被外界所打擾,比如沉浸式化妝、沉浸式閱讀、沉浸式化妝、沉浸式約飯、沉浸式回家等等,沉浸式後面加上要做的事情就衍生了這樣一個詞。
沉浸式相關梗
1、沉浸式化妝梗:沒有任何音樂與特效,一個人專心的對著鏡子化妝;
2、沉浸式約飯梗:跟三五個好友約著一起吃飯,然後各自刷著手機;
3、沉浸式游戲梗:廢寢忘食的玩游戲,一心沉浸在各種游戲以及設備中;
4、沉浸式閱讀梗:拿著書本一行行的鑽研細節點與重要詞句無法自拔。
Ⅶ 張予曦沉浸式化妝vlog,在線教學復古雅痞妝,你是否找到了穿搭靈感
我們都知道張予曦是是因為非常優秀的女演員,而且我非常的喜歡她,我覺得她長得非常的漂亮,非常的有氣質,她現在的演技可以說越來越成熟了,因為我看了她演的幾部電視劇,我覺得她演得非常的好,她把角色的人物性格朔造得非常的好,而且她的表演非常的自然,我覺得她最近這幾年成長得非常的快,同時我覺得她是一位非常真實的女明星,我特別的喜歡她的穿衣風格,因為我覺得非常的有氣質,也非常的清新,張予曦沉浸式化妝vlog,在線教學復古雅痞妝,可以說非常的實用,我從這個視頻當中學到了很多化妝的技巧,因為我覺得化妝對於女生是非常重要的,化妝可以讓女生變得更加的自信,也可以讓女生看起來更加的有氣質,總之化妝是女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當張予曦分享這個化妝視頻的時候,我非常的高興,因為我覺得她是一位非常精緻的人。
通過張予曦分享的這個視頻,我學到了一些化妝的技巧和穿搭的靈感。
Ⅷ 抖音沉浸式什麼意思
抖音沉浸式意思就是指比較專心的做一件事情不被外界所打擾,比如沉浸式化妝、沉浸式閱讀、沉浸式護膚、沉浸式回家等等。
沉浸之後是要做的事情,就產生了這樣一個詞。沉浸的本義是進入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沉浸式大多是用網路語言調侃一些事件。
抖音沉浸式
根據網路數據,沉浸式使用最早源於TikTokUpmaster羊毛月。當時他站在視頻中的河邊,手裡拿著北大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他一直在凡爾賽自吹自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後來,很多人模仿了身臨其境的凡爾賽。後來不斷有新詞從網路中衍生出來,成為各種身臨其境的梗。
沉浸式梗有褒義也有貶義,有褒義也有貶義。沉浸式原意是褒義的,用來形容認真做某件事,比如沉浸式閱讀,專注於書本而忽略其他事情;最近網上流行的身臨其境梗。有喜有憂,比如身臨其境回家,家裡的老人都盼著孩子每年過年回家,但都回來了,看著老人身邊的手機,老人看著各自的身臨其境的手機。
沉浸感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梗:沉浸式化妝梗:沒有任何音樂和特效,一個人在鏡子前專心化妝;沉浸式飯梗:和三五個朋友一起吃飯,然後刷手機;沉浸式游戲梗:吃飯睡覺後玩游戲,沉浸在各種游戲和設備中;沉浸式閱讀梗:一本書一行行地學習細節和重要的單詞短語,無法自拔。
沉浸之後是要做的事情,就產生了這樣一個詞。沉浸的本義是進入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沉浸式大多是用網路語言調侃一些事件。
Ⅸ 5歲幼童教你化「純欲妝」,誰在背後賺錢
在一些互聯網平台,小學生、初中生出鏡當美妝博主早已不是新鮮事。但現在美妝博主這個職業正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一個5歲的幼童教人化「純欲妝」,確實令人大跌眼鏡。
近日,新華社發文批「5歲幼兒教化純欲蜜桃妝」現象,報道稱,多個互聯網平台上出現了一批打著「全網最小美妝博主」「跟著萌娃學化妝」噱頭的少兒美妝博主,身穿露肩裝、用娃娃音試色推薦、對著鏡頭嘟嘴眨眼,還有的講出「心機」「綠茶」「純欲」「斬男」等台詞。
開菠蘿 財經 搜索多個平台發現,目前,大多數此類視頻已下架,但在一些萌娃視頻里,仍有不少幼兒在家長的鏡頭下,扮演著「美妝博主」「種草博主」的角色。
前兩年,就有不少小學生、初中生在互聯網視頻中進行「美妝教學」。一位年僅14歲的初中男生就曾在B站「成長」為擁有十幾萬粉絲的「美妝小紅人」。
專家認為,限制兒童美妝博主的出現和發展,不等於約束兒童對美的追求,而是防止浮於表面的「美妝風」「網紅風」對其審美觀、消費觀和價值觀的不良導向,以及目前市場上魚龍混雜的兒童化妝品對其身心 健康 的損害。
最重要的是,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地區,未成年人都不應該成為家長和商家用來換取利益的手段。他們應該擁有更 健康 、更自然、更真實的生活。
未成年美妝博主,並不是最近才興起的。
2019年初,一個看起來只有十一二歲的美妝博主「小美老師」在B站走紅。
嚴格來說,她的視頻內容算不上美妝教學:用毛筆當刷子、拿剪刀修眉毛、把唇彩當遮瑕甚至用馬克筆畫眼線,再加上拙劣的化妝技術,效果可以說是一言難盡。這位未成年「美妝博主」因為奇葩的妝容成了被網友調侃的對象。
用馬克筆畫眼線的「小美老師」 來源 / 視頻截圖
隨著短視頻和「種草」平台的興起,未成年人觸網更加方便,一批自稱還在上小學、讀初中的美妝博主涌現。
從視頻內容來看,這批「小學生」「初中生」美妝博主,年紀大多在10-14歲之間,使用的大多是成人美妝產品和工具。一位自稱是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博主,就曾在小紅書分享自己的化妝步驟和心得,包括遮瑕、眼影、修容、高光等詳細步驟。
在B站擁有17萬粉絲的UP主「幽熙_Fairy」,剛開始發布美妝視頻時還是在讀初二,自稱心願是變得更加漂亮,拍更多的化妝視頻。
他的成名作「血小板妝容」視頻,在B站播放量近60萬。開菠蘿 財經 查看其B站主頁發現,這則美妝視頻已被刪除,但還留有化cos妝和女裝cosplay的視頻。
初中生美妝博主「幽熙_Fairy」 來源 / 視頻截圖
與「小美老師」相比,幽熙的化妝技術更加熟練,妝容完成度更高,使用的產品也基本都是知名品牌。他常常一邊熟練地給自己上妝,一邊向粉絲展示和介紹所用產品,腔調和動作都有模仿一些知名美妝博主的痕跡。
這位初中男生美妝博主的粉絲,既有喊著「弟弟太可愛了」「我的化妝技術還不如14歲的初中男生」的成年人,也有不少羨慕幽熙有那麼多化妝品、想跟他學化妝的未成年人。不少成人美妝博主也抓住了這個「未成年人想學化妝」的「圈粉」機會,產出刻意幼化的「小學生妝」「初中生妝」視頻。
如今,在小紅書等平台上,未成年人美妝視頻的「主角」更加低齡化,貼上「最小美妝博主」「新晉美妝小博主」等標簽,甚至還用上了「5歲教化純欲妝」這樣的噱頭。
教化「純欲妝」的5歲美妝博主來源 / 新華社視頻
在這些幼童化妝視頻里,「小博主」使用的多是兒童彩妝產品,展示的都是小朋友塗抹玩具性質彩妝的過程,談不上所謂的「美妝教學」。
但在某些視頻里,「小博主」也會煞有介事地面對鏡頭講解,比如「第一步要擦點粉、第二步我們要畫眼影、第三步要畫個口紅、接下來要噴點香水,最後不要忘記給自己塗個指甲油」這樣的台詞。
如果說小學生、初中生化妝的風潮,還可以解釋為自我意識覺醒時期對美的追求,那麼後來盛行的低齡兒童美妝博主,就很難不被認為是一門赤裸裸的生意。
事實上,5歲乃至更小的孩子拿著像玩具一樣的彩妝在臉上胡亂塗抹,壓根不能稱為「化妝」,反倒更像是一場 面對鏡頭收割流量的表演 。
「幼兒時期的孩子,大多數是喜歡被打扮的,比如要登台表演節目前,都很期待老師幫他們化一個美美的妝,特別開心。」在幼師真真看來,孩子可能會愛美、喜歡裝扮和展示自己,但不會有意識地在網路上向陌生人展示裝扮過程。
的確有一批兒童美妝視頻被加上了「沉浸式化妝」「萌娃日常」等流行標簽,更有甚者,讓孩子對著鏡頭撩頭發、嘟嘴,給孩子安排「純欲」「斬男」等台詞。種種這些,都讓孩子的視頻被更多人看到。
某博主發布的少兒「沉浸式化妝」視頻 來源 / 小紅書
有的家長本身就是母嬰或穿搭博主,便順勢拍起「母女化妝PK」的視頻。媽媽一邊化妝一邊介紹用品,任孩子在旁邊用成人化妝品在臉上亂塗,比如把遮瑕塗在眼皮上、用睫毛膏刷眉毛。
從評論里就能看出,天真可愛的孩子「神助攻」,的確給目前同質化嚴重的成年人化妝視頻,增添了不少差異性。不少粉絲表示「我完全沒看你在幹嘛,目光離不開寶寶」「寶寶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全程被寶寶吸引」,還有粉絲稱期待博主出一期寶寶的化妝教程。
另一些家長,則把孩子當成了 種草、帶貨兒童彩妝的「工具人」 。
近兩年,兒童彩妝市場迅速升溫。根據考拉海購2020年7月發布的數據,兒童彩妝同比上年增長300%;2020年5月,兒童化妝品的整體銷售額增長超1200%。從2019年到2024年,全球兒童化妝品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8.66%,到2024年年底該市場價值將達到1500億元。
一些新銳兒童彩妝品牌,也開始瘋狂以KOL種草的方式出現在小紅書等美妝、母嬰博主的聚集地,比如去年進軍中國市場的Miss Nella,本土品牌索萊兔、捷雅妮、雅兒童樂,兒童護膚品牌紅色小象也推出了兒童彩妝禮盒。
在小紅書搜索「兒童美妝」,有大量關於這些兒童彩妝品牌的種草筆記。有些博主讓孩子出鏡演示和使用產品,甚至讓孩子測評多個品牌的產品。
某博主發布的兒童彩妝「種草」筆記來源 / 小紅書
這些低齡兒童儼然扮演起了「種草博主」的角色。那些年齡略大一些的小學生、初中生,還能夠更獨立地出鏡「種草」產品,像幽熙這樣擁有十幾萬粉絲的UP主,更是直接在簡介里註明了商業推廣的微信。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開菠蘿 財經 表示,從法律角度來看,讓孩子做美妝博主, 無論是給產品做廣告,還是在視頻直播中進行內容教學,都涉嫌違法 。
在這方面,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包括:16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出鏡直播;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介上不得發布醫療、葯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廣告,以及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 健康 的網路 游戲 廣告。
目前,大多數「萌娃化妝」「小學生化妝」的視頻已在短視頻平台下架,在抖音搜索「小學生化妝」,已不顯示內容;小紅書的「兒童彩妝」標簽下,也多為舞台妝教程。
不過,針對兒童美妝博主和視頻是否應該被限制,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有觀點認為,全面下架兒童美妝視頻,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傳達「不能化妝」的信號,但愛美是人的天性,可能會因此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更有家長明確表示,兒童化妝本身並不可怕,有助於加強孩子對顏色、色彩搭配的認知,培養自信樂觀的性格,前提是,需要把握好孩子獨特的審美敏感期,「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美、什麼樣的美是適合自己年齡和所在場合的。」
大量博主推廣的兒童彩妝套盒 來源 / 淘寶
但絕大多數家長的觀點是, 該不該限制兒童當美妝博主和允不允許兒童化妝,是兩碼事 。
「寶媽」張晨就是其中之一。她前不久就給5歲的女兒選購了一套兒童彩妝產品。「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欲都很強,媽媽的化妝品在她眼裡可能是一個新奇的玩具,也可能是能把人變『漂亮』的魔法。我會教她使用,但也會引導她『這不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不化妝也可以很好看』,更不會給她拍視頻去吸引流量。」
朱巍也認為, 限制未成年人當美妝博主,並非限制他們對美的追求,而是防止他們從小陷入「顏值即正義」的誤區 。「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兒,身心還沒有發展健全,容易受到表面事物的影響,互聯網上盛行的美妝風、網紅風,難免會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不良導向。」
在朱巍看來, 監護人應該保護孩子擁有更 健康 、更自然的生活,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把握好引導界限,而互聯網平台也應該嚴管此類視頻內容、正確引導輿論 ,「之前在短視頻平台就出過『少女媽媽』這樣的惡劣影響事件,如今這種低齡美妝風,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軟性腐蝕。」
如今,有些博主為了吸引眼球,還在視頻內容上玩文字 游戲 、打擦邊球,讓低齡美妝視頻也被指「軟色情信息」入侵。比如14歲的幽熙曾經發布過一期標題為「女裝大佬的舌頭竟然如此靈活」的視頻,再配上吐舌的封面,評論畫風已經「走歪」。
兒童美妝博主引人擔憂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仍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一方面,品牌商家的宣傳推廣,會助推美妝低齡化的風氣;另一方面,大量不合格產品打著「兒童玩具」的旗號混入其中,還可能損害兒童 健康 。
有化妝品專家曾明確指出,化妝品對兒童的皮膚刺激較大,更大的危害在於化妝品可能含有的重金屬和有毒物質,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害。
今年3月國家葯監局發布的《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規范》中就明確,宣稱為嬰幼兒、兒童使用的產品,應同時提交毒理學試驗報告和產品安全評估報告。今年6月徵求意見的《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對兒童化妝品的原料、標簽、經營等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琳琅滿目的兒童彩妝產品 來源 / 淘寶截圖
但目前在電商平台搜索「兒童彩妝」,大部分商品都打著「兒童玩具」的旗號,提供的檢驗報告中,產品名稱也多為「塑膠玩具(兒童裝扮套裝玩具)」。雖然它們一致強調「安全無毒」,但很難自證屬於合格的兒童化妝品。
據南方周末報道,以往,通過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多為供兒童使用的沐浴露、保濕乳霜、痱子粉等,彩妝類的產品很難拿到批文。以化妝舞鞋、化妝車、閃亮手提盒為名稱的產品, 大多未經化妝品備案 ,或按普通成人用化妝品進行備案。可這樣的商品,在淘寶上顯示大多數月銷量達到幾千。
誠然,行業需要規范,兒童化妝品市場亟待更嚴格的市場監管。但在如今這個「網紅可以引流、流量可以變現」被反復證實的互聯網「種草」時代,不應該讓孩子成為流量和變現的「工具人」,是時候讓這股兒童美妝風停一停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真真、張晨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