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化妝技巧 » 師父為什麼給師徒四人化妝

師父為什麼給師徒四人化妝

發布時間: 2022-12-27 03:07:54

Ⅰ 為什麼原班人馬拍出的《西遊記》續集卻很垃圾歷數續集40宗罪

近日中午在家看電視,偶然發現央視11套戲曲頻道正播《西遊記》,便同以前一樣,「遇到便不換台」,一連幾個中午,吃飯時找尋一下回憶。期間,傳來楊潔導演辭世的消息。冥冥中覺得似乎有某種幽系。一般中午很少看電視的。

老版播完,又接著播續集。看了不到一集,以前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又上來了。在續集甫出時,就有「新不如舊」之感,無論是音樂、化妝、表演、台詞,還是演員神態、打鬥場面,均較老版相去甚遠。專門在網上搜看了下「續集」製作班底,發現幾乎還是86版《西遊記》原班人馬:編劇:鄒憶青、戴英祿、楊潔;導演:楊潔;總攝像:王崇秋;人物造型:王希鍾 等等。

可為什麼「續集」《西遊記》同老版相比有雲泥之別呢?

1、 妝化的很假,悟空的毛太順了,八戒就像帶了個塑料殼子,唐僧臉上的妝那麼濃,有走秀的感覺。

2、 我在意的是悟空,人老了,老得很明顯,動作精神都不如以前了,嘆!我真希望有人可以超越他。不是說要培養嗎?要是早培養,說不定現在就有了新的孫悟空~

3、 每次聽到武打的電子聲音就逃跑。

4、 化妝太業余了!感覺就是大風車里那麼惡心的化裝一樣。給小孩看,小孩還得吹毛求疵。

5、 一個重要原因是編劇和導演沒有與時俱進,深受現在的古裝劇的毒害,每一集都弄進來一個花痴唐僧的女主。而且太把觀眾當兒童了,還真當自己拍的是兒童劇哪,看那化妝看那服裝,眼下什麼惡俗的蕾絲扇子漁網都往身上搭。

6、 這個問題我思考過,我覺得: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老劇好看,是因為裡面把名著的文化韻味演出來了,演員的演技非常質朴,而且武打動作都是從戲劇里演化出來的,非常有感覺。

續集的武打動作是請的香港那邊的人設計的,感覺像是看武俠片,所以感覺就很差。老版的演員的表演,似乎也有許多中國古典戲劇的影子;而續集的演員,則完全是現代都市劇的演藝技巧。也就是說,我們看老版,感覺象是在看戲,雖然特技不行,但是文化味很濃。新版雖然特技好看,但是完全讓我們忘了這個在演西遊記。那這就和無極差不多了。脫離了文化,就根本不存在大片了。

7、 情節拖沓,一點緊張氣氛都米。我對獅駝嶺一難抱有極大期待,小說寫得非常精彩,大聖的英雄虎膽展現得淋漓盡致!可看完電視劇,暈倒,還不及動畫片呢~真的,那52集的動畫片,獅駝嶺一難處理得頗得原著神韻。電視劇給我的感覺是:猴子和妖怪玩過家家。

8、 不該加些莫名其妙的女人進去。前25集把女妖的內容拍完了,後16集大概出於討好觀眾的心理,創造出一票女人(還硬把一公蛇精變性了),比如獅駝嶺的孔雀公主,通天河的河神之女,寇員外的女兒朱麗亞(可是叫這個?),難看不說,壓根就沒必要。

台詞改編失敗,完全沒了前25集的輕松幽默,看完只覺胸口發悶,笑不出。

9、 武打設計狂爛,又臭又長,簡直像湊時間。猴子打架跟金庸劇中大俠似的,老豬也沒了憨厚滑稽的動作特點,打起來虎虎生風,汗倒~前25集的武打雖然簡陋,但結合了人物的性格特色,自有味道。再說,武打本來就不是西遊記的重要部分,沒必要走武俠路線。

10、 音樂遜色。許鏡清的經典旋律望那一站,誰都要黯然失色。就算本來還湊合,可一比就不行了。

11、 最關鍵的還是那個配音,很明顯可以看出畫面和配音完全是兩個不搭界的東西,怪怪的,一點看的興趣都沒有。

12、 六小齡童總是擄袖子,動作沒有以前靈動了。其他三個演員都難超原版。特技就是吊威亞,還不如當年吊的好。情願看那個簡單的水底龍宮,天上人間。

13、 拖沓,奏太慢,認為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陸電視劇最主要的原因。老版西遊記,一集過了三難,新版差不多三集過一難。

14、 20年前,缺乏特技手段,所以在情節上下工夫;0年後,缺乏創新能力,所以在特技上下工夫。

15、 音樂有問題,特別那些搞笑音樂,聽著討厭,這又不是搞笑片

化妝有問題。神仙都畫得跟妖怪似的,美女都化成醜八怪了。估計是韓式化妝吧,一看那嘴巴畫的樣子就覺得是韓劇里的

幾個主角都老了。猴子動作不靈活了

幾個主角的眼神變了。特別是猴子和唐僧,有些時候他們的眼神甚至讓我覺得像是反角,眼神不幹凈。

別以為套個豹子頭就是妖怪了,一點妖怪的味道也沒有!

情節拖沓!!和舊版西遊記差距最大的地方!!這個有目共睹,也是我最不能容忍的,武打場面大肆渲染,難以接受西遊記被弄成武打片。

16、 最不可容忍的就是化妝的敬業度和最終效果居然比十幾年前還要下降了,以前的毛和怪物臉象是天然長出來的,新版的像是硬貼上去的。

其次不可容忍劇情拖沓亂加女人,老版只敢改個女兒國王還有半集在和妖怪打架。

17、 我覺得剪接上問題很大,一般把這個故事要拖很大內容到下一集,下一個故事剛開始,妖怪毛都沒見到,那一集又完了。這樣看下去讓我有支離破碎的感覺。

18、 主要原因是導演思想完全沒有進步,太落後了。請的什麼香港三流武打設計,更是弄巧成拙。

續集里,動不動就打出電光石火、爆炸,這都是港台用濫了的。

更讓人震驚的是,演山裡平民的一對夫妻,男的竟然披頭散發,造型完全就是舊時香港武俠中的男子,讓人啼笑皆非。

續集不倫不類,根本看不下去。

19、 說說我印象中老版的一些經典片斷:

悟空出來學藝時太可愛了,在街上幫人撿東西反倒把別人嚇壞了。在飯館學老人吃面,面太長就站在桌子上。

悟空被壓在山下,鏡頭顯示風霜雨雪,配上音樂,特別感人。還有那句台詞:俺老孫被你們騙了。當時真想哭。

收豬八戒那一句,高家老太太演得真親切,特別有意思。

黎山老母化身招親的那一集,豬八戒台詞太搞笑了。

「娘,你看我內內外外、裝裝建建都行,就招我吧」

「世上哪嫌男人丑」

「娘,她們都不招我,那你招了我吧」

還有趙麗蓉演的王妃,很善良的樣子。悟空和妖精賭砍頭,砍完之後,王妃擔心的摸著悟空的脖子看又沒有疤。一看沒有,高興壞了。

大家可以接著補充,新版就是太浮躁,看起來沒有感覺。

20、 為什麼沒有人說音樂音效?音效還是一如既往地爛----雖然老版的也不好,但起碼沒有現在的這么過份,而且當時的配樂是經典;現在那個音效聽起來就想換台,莫名其妙不知所謂的搞了一些電子效果,噼哩啪啦亂響一氣,可就是和場景動作不搭邊,還不如請游戲公司隨便搞幾個音效有力。

21、 光主題曲就沒法比了,還能作出比<<敢問路在何方>>更震撼人心的主題歌么?不知我才上小學的侄子能不能分出老劇和續集的區別么?

22、 其實要比較的話,後續真的難看很多,我們覺得關鍵在於演員的表演,以前演員的表演是很有層次感的,以前初看的時候尚小,看不到太細的地方,但感覺完全能夠影響我們的審美取向,就好比女兒國裡面,孫悟空去取落胎用的井水,面對守井的牛魔王的兄弟,從最初的要打胎用的水的那種尷尬,演化到此尷尬與對紅孩兒問題理虧的尷尬的結合,再到後來的發怒,整個表演非常協調。而看後續的西遊記裡面各人的表演,完全臉譜化了,幾乎每個演員的喜怒哀樂都一個趨向,看得很心煩的。

23、 最後我和老婆的感覺就是,老版的西遊記,劇組象在拍電影一樣的認真做戲,雖然條件有限,而後續的西遊記,感覺劇組就對表演方面隨便打發了。

順便說一句,這也是我一直不喜歡張記中的金庸戲的原因,總覺得他的戲里的演員一共就分為——裝酷、裝呆、裝瀟灑、裝苦情那麼幾種,演員都不能把角色獨有的東西表現出來,因此總覺得他的幾個戲裡面一些性格接近的角色幾乎是可以互換的,那還有什麼意思。

24、 續集(拜託大家表叫新版,不準確啦)的缺點主要在於:

劇情(拖沓了)

表演(模式了)

演員(老了)

武打(港味了)

女人(多了、丑了)

化妝(假了)

音樂(遜了)

特技(落後了)

……

綜上可知,續集幾乎一無是處,是不折不扣的爛片!

25、 只要一開打,就有背景音樂跟著響起,打鬥和音樂結合得讓人寒由心生。

懷念「女兒情」「何必西天千里遙」「晴天月兒明(掃塔)」這些配樂啊!

而且續集找的女演員丑得要死,都是大餅臉,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我斷斷續續看了幾集後納悶的問我媽,怎麼這妖精和村姑都是一個人演的?

想想看女兒國國王、玉面狐狸、小龍女、老鼠精,真是無語凝焉!

26、 最喜歡老版本的化裝,到現在看來,都是非常到位的。我最喜歡牛魔王的鼻子,跟長上去似的,還能動彈。

在看看新版本的化裝,那個惡心啊,妖精都是人臉了,就顏色變一下,看了都想吐。

再聽那個配樂,猛一下子在你耳朵邊吼上一下子,生怕別人聽不到似的。一到配樂我就關電視,受不了啊。

還有就是編劇搞那麼多女人上去干嗎,有不是言情劇,看了就想打人。

27、 不一樣了,演員之間的默契程度、認真程度,和諧程度都不一樣了。我們這樣說具體的可能說不出來,但是老版西遊記裡面趙麗蓉演出的皇後,李默然演出的九頭獅子精,雖然是只露了一小臉的配角,都特有老藝術家的風范,老版裡面我覺得哪怕是一個小妖精都是很有神採的,3年25集,雖然說技術落後,但是慢功出細活我很有道理。——同時代的紅樓夢選了演員之後要訓練她們項古代女孩子那樣走路,好表演出大家閨秀的風范,那個時代作東西不是急功近利的心情。

我記得老版三打白骨精唐僧趕走猴子之後背過身看著流水,眼睛裡面是含淚的,孫悟空對著白馬的耳朵囑咐著些什麼……感情表現的到位。

分明是一個演員演出的兩個角色,其中一個是妖精變得,比如玉兔(第三個是猴子變的),真公主的嬌怯清華,假公主的媚,還有猴子變得公主眼睛亂轉的戲謔,都特別出神入化,讓你相信那就是妖怪變的!這些光彩到新版裡面都沒有了。

28、 沒勇氣看,只是在換台時瞄了幾眼。

最直接的感覺就是衣服太干凈太新了。請問一群長途跋涉的人有這樣的嗎?唐僧就算了,一路上經常有妖精幫他洗澡,有時還享受桑拿,白一點可以容忍。悟空的毛金光閃閃。另外兩位根本沒印象。

有一集好象是真假悟空吧。想想敢一個對陣十萬天兵的妖仙,對付幾個凡人小強盜,用得著打幾分鍾嗎?

武術指導是當年《霍東閣》里的秋野俊男,設計動作看著就一個字:累。

29、 台詞注水,廢話暴多,沒了原有的古風。

特技化妝太爛,比起20年前沒有進步。比起之前的宣傳使人及其失望。

演員老的老換的換,表演差了許多。

30、 老劇的配音真是相當經典的!!那些樂器真的好啊。

且不說那些著名的歌兒。那些普通的配樂,配合著劇情配出不同的感受。幽怨,傷感,輕快,詭異,真是給了人們極大的享受!就算現在也是!

比如說,唐僧在女兒國離別離女兒國時的那種傷感。

一個被埋井下的國王,夜裡托夢給唐僧,那時的音樂,幽幽怨怨,又有幾分恐怖,真是太經典了!太棒了

另外,輕松活潑的那種配樂,常常響起在八戒身上。真是太有意思了。

而新版真是個垃圾配樂。根本沒有生機可言。情節竟然比十幾年前的還要拖拉。真是垃圾。

這根本不是什麼懷舊心態,這根本就是快餐面與手工面條的區別!

31、 別的不說,西遊記的靈魂是孫悟空,在80年代版本中,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就是只猴兒,而在續集里,猴子變成人了。

32、 我說幾點:

1.一路上師徒的服裝都太新,質量太好,顏色太鮮艷,真實感大減

2.化妝太鮮艷,臉譜化,特別是孫行者,化得很娘,像上了粉底一樣還粉紅粉紅的,火眼金睛也假

3.面具做得太差,孫行者的臉部就是硬硬的一塊,面具邊沿輪廓分明,還不能動,搞得孫悟空好象面無表情,只有眼睛在動,不像老版是面具是軟的,可以展現豐富表情,演出一個靈動的猴哥

4.猴子的毛太整齊,而且顏色太淺又太均勻,不像老版那麼自然

5.武打設計很垃圾,旋子之類的動作太多,占的時間太長,音效又很弱智

6.特效假。

33、 汗,傍晚又掃了一眼,深圳台在放續集的最後一集。那個羅嗦啊!在此作個簡介:

金平府觀燈時三個牛怪擄走唐僧,猴子去救,無功而返,回來見八戒在吃饅頭,巨不爽,哥三個開始扯皮(大意):

孫:你還有心思吃飯!都是你們!為找你們兩個,師傅才丟的!

豬:哎,誰知道看燈能出什麼事?

孫:你明知道師傅步步該災,好歹也要留心著點啊!

豬(嘟囔):你倒是留心了,師傅不也丟了?

孫(跳起):你說什麼?!

沙(勸解):大師兄別生氣啊別生氣……你去救師傅啦?

孫(語氣尖酸的):哦,我不去救師傅,難道還去看燈了?

沙(尷尬的笑):哦,這個,大師兄別生氣了,別生氣了,啊?是我們犯錯誤了……都怪二師兄貪玩!

豬:得了,我貪玩,你不也去看燈了?

沙:我……我那是……

豬:你什麼你,你就是……

(二人激烈爭吵)

孫(抓狂狀):別吵了!!!

(二人頓時安靜)

孫(繼續抓狂):煩死了!!!(我笑倒——觀眾想必也煩死了)

沙:二師兄,你就少說兩句。

豬(遞過饅頭):猴哥,別生氣了,你先吃點東西,我們一起去救師傅……

孫(一掌拍飛饅頭):吃、吃、吃,你就知道吃!!!

(三人繼續扯皮)

……

我真是服了編劇了……嚴重建議申請最佳注水獎……

34、 總結幾點:

1.老版的演員的表演,似乎也有許多中國古典戲劇的影子;而續集的演員,則完全是現代都市劇的演藝技巧。

2.情節拖沓,一點緊張氣氛都米。我對獅駝嶺一難抱有極大期待,小說寫得非常精彩,大聖的英雄虎膽展現得淋漓盡致!可看完電視劇,暈倒,還不及動畫片呢~真的,那52集的動畫片,獅駝嶺一難處理得頗得原著神韻。電視劇給我的感覺是:猴子和妖怪玩過家家。

3.不該加些莫名其妙的女人進去。前25集把女妖的內容拍完了,後16集大概出於討好觀眾的心理,創造出一票女人(還硬把一公蛇精變性了),比如獅駝嶺的孔雀公主,通天河的河神之女,寇員外的女兒朱麗亞(可是叫這個?),難看不說,壓根就沒必要。

4.台詞改編失敗,完全沒了前25集的輕松幽默,看完只覺胸口發悶,笑不出。

5.武打設計狂爛,又臭又長,簡直像湊時間。猴子打架跟金庸劇中大俠似的,老豬也沒了憨厚滑稽的動作特點,打起來虎虎生風,汗倒~前25集的武打雖然簡陋,但結合了人物的性格特色,自有味道。再說,武打本來就不是西遊記的重要部分,沒必要走武俠路線。

6.音樂遜色。許鏡清的經典旋律望那一站,誰都要黯然失色。就算本來還湊合,可一比就不行了。

35、 對於新版的感覺如下:

1.和沙和尚的換了演員,兩個新演員都不行,演的很爛,馬德華演的豬八戒和閆懷禮演的沙和尚非常經典。

2.主題曲太惡心了,什麼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魑魅——-

3.找的妖怪都很難看,把金巧巧這個二三流的演員找來,演什麼孔雀公主,前不久還在電視購物里的廣告見到她,還標榜是著名演員。

4.音樂太爛了,就像樓上們所說的,加了很多什麼電子音樂,真的很難聽。

5.武打鏡頭好差,這個是不倫不類的,續集出來後,還號稱比前25集在特技武打鏡頭上進步了很多。

6.不知道做道具的還是不是王希鍾,現在的妖怪設計的很差。

最後就是大家都很同意的,最主要的就是那個韻味沒出來。

補充一句:後15集再怎麼惡心,都要比什麼西遊記後傳好多了。那個更惡心,演孫悟空的曹榮在後十五集里好像演的是那鯉魚精的表兄,他還在電影版倚天屠龍記里演少林裡面甩龍爪手和張無忌比武的那個。

36、 西遊記續集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浮躁,在細節處理上也很粗糙,續集裡面出現的女子,哪一個都沒有古典女子的韻味!最明顯的就是走路的時候,哪有輕移蓮步,款款而來得輕盈?眉眼之間,也全無古典女子的要麼妖嬈,要麼羞澀的風情!

感覺續集在製作的時候,和原來的定位大不一樣了。很多原著中很傳統很吸引人的東西全都沒有了。

37、 總結幾點:

1 劇本是硬傷,情節拖沓無聊,一分鍾可以講完的事拖了十分鍾,可是我特意看了片頭字幕的編劇,還是老版的那三個啊,不明白過了十五年,編劇水平為什麼還會倒退?

2 化妝及人物造型有嚴重問題,老版的之所以那麼吸引人心,在人物造型上完全遵從中國傳統的古典形象,比如嫦娥的造型,高聳的雲髻,薄霧似的輕紗,顏色也美倫美奐,妝容雖不完美,可也雅緻,襯托出了古典氣質,不說天上的仙子,也說地上的女妖,雖然修煉成精,可化妝造型上也淡雅清麗,衣裳輕揚偏飛,發型也簡潔唯美,反觀續集,正如時下那些莫名其妙的古裝劇,梳著自以為時尚的發型,身上披著不知是塑料紙還是桌布窗簾做成的衣裳,妝容也濃艷俗氣,本是好好的一名美女,那麼濃艷的妝一上臉,就可怖老氣,比如金巧巧,私心認為她還算得上是美女,但很明顯她的孔雀公主扮相不如村姑扮相美麗清純,演龍女的劉丹也是一個例子。

3 演員選用有偏頗,老版的演員,大多是出身戲曲舞台,所以身手很有兩下子,身段表演就更出色了,女子一舉手投足十足古典韻味,輕移蓮步,翹指蘭花,眼波流轉,萬分的動人心弦,男子則親身上陣武打場面,如馬德華,閆懷禮都沒有用替身演員,所以有的時候盡管看起來有些笨拙(但老豬不就是這個樣子的嘛),但比較真實,再看看續集,似乎除了六小齡童及需用特技製作的鏡頭,其他武打場面替身滿天飛,當然也是因為現在這年頭,不好尋覓敬業且功夫扎實的武生了,女演員呢,看上去就是穿著古裝演現代劇,找不出一點古典味道。

4 音樂及電腦特技,這個不用多說了,很多人都認為即使全部用老版的歌曲,也比續集這個好百倍不止,甚至連蔣大為的〈敢問路在何方〉,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他重新演唱的版本,編曲和節奏都比不上原來的版本,電腦特技呢,感覺續集太注重這方面了,把武戲特技凌駕於情節之上,很多變身,不管是悟空還是妖怪,都用電腦特技很細致地表現出了過程,武戲方面則更是加重表達,卻讓人看上去怪怪的,老豬的身手突然也變得靈活如猴子,不過,那還是老豬嗎?

5 老版的之所以能打動人心,除了以上方面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了很多筆墨描述了師徒感情,細膩溫情,感人至深,特別是唐僧屢次誤會悟空,而悟空依然毫不猶豫無怨無悔地幫助師父取得真經,這樣的感情,沒有多餘的話語,沒有煽情的鏡頭,只那麼相互的一個眼神,一次回眸,一句「悟空」,一回「師父」,就已超越所有,感動得讓人流淚。而續集完全找不到這種感覺,唯一的一次只有唐僧想念悟空而流淚,但沒有情節可以襯托,於是這唯一的一次就顯得很刻意了,續集花了很多時間來羅嗦拖沓,卻不肯多花一點時間給師徒間的互動,這是最大的失敗。

6 就是一些瑣碎的細節了,很多朋友也說了,續集里的老版演員年齡大了,六小齡童在續集里有一個小和尚扮相,明顯看出老態了,比起老版的清秀水嫩,嘆一聲,讓人更懷念歲月啊!徐少華,如果不給特寫的話,還是不算老,可其中一個師父想念被他趕走的悟空而流淚的情節,鏡頭推近,才發現,即使撲了那麼厚的粉,臉上的皺紋還是清晰可見,而遲重瑞,光看片頭那個鏡頭,就已足夠了,還包括李揚,聲音在很多戲里都略顯疲憊,不如老版張揚富有激情,不過我寧願相信這是製作的問題,配音演員的藝術生命可比幕前演員長久得多,聲音狀態也可能跟彼時心境有關。

38、 說些看法:

1.化裝太假:

孫悟空太胖了,毛發太假了,不如以前的自然。而且頭上的金篚圈怎麼戴在帽子外面來了,這樣看來,孫悟空每天豈不是先得戴上帽子然後再戴上金篚圈嗎?這豈不好笑!還有,手上戴的毛皮手套也清楚能辯,也沒有以前的好。

八戒的外形太假了,比以前的要假上好多,鼻筒上的褶子太多了,沒有以前那個自然。

還有就是其它妖怪的外形也假得離譜,還比不上香港版的西遊記里的化裝。

總結:新版的化裝失敗是因為舊版里的人物外形是由王希鍾做的,所以成功,而新版里卻不是他做的外形,所以就走樣了。

2.表演不行

六小齡童看來真的老了,以前的表演給人的感覺就是動作有力,同時帶點楞頭楞腦的搞笑,但新版里總是擄袖子,動作沒有以前靈動多變,加上化裝的失敗,真是越看越煩人!

其它人也都差不多這樣了。哎。

3.劇情太慢

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哎……

4.特技還是太假

舊版的特技雖然差,但好在其它方面都相當的不錯,但新版在推出前就對外宣稱裡面的特技如何如何的先進,但播出一看時,依然還是那樣的假。

5.音樂不行

舊版里的音樂幾乎都是經典,但新版里的音樂,和配樂都太難聽了。

6.部分劇情不合理

舉個例子,在大戰豹子精那集里,孫悟空和豹子精在洞外打了N個回合都沒把它打敗,後來怎麼在洞里的時候變個法術就把它給制住了呢?早知這么容易為什麼一開始不用法術呢?還打個什麼勁啊!

39、 不管是太假的特技武打,還是糟糕的化妝配樂,我覺得都是表面的現象,最重要的是「情」的缺失。看老版的時候,能感覺到師徒四人包括白龍馬之間的真情:悟空跟唐僧之間的師徒之情;悟空和八戒之間的兄弟之情;沙僧對師父和悟空的崇敬之情……這些才是感動我們的主要原因。而續集里師徒之間互相猜疑、責怪,師兄弟之間互相推諉、埋怨,讓人覺得四人已離心離德了!

40、 各位的發言真是搞笑,我想說的都被你們說完了,那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續集的片頭曲太嘈雜,簡直就是噪音;老版的片頭曲百聽不厭,有種在天上的感覺,音樂跟畫面配合的恰到好處

續集里的女妖精化妝太濃,本來女的長的很漂亮,硬是讓化妝給化丑了;老版里的無論是凡人女子還是女妖精都很美,身上的裝飾都是亮閃閃的,很有古典味道

老版是一集一個故事,續集本來有的故事可以在一集里放完,非要拖到下集放結局,這不是吊胃口嗎。特別是受阻獅駝嶺那集,唐僧問孫悟空怎麼過去,我就聽到孫悟空在吹自己的金箍棒多麼厲害「我把金箍棒變成四五十丈寬,碾盤那麼粗,這北山壓死五千,南山少說也得壓死四五十萬吶」。還有每次唐僧訓孫悟空好像都是老師訓學生一樣。還有每次一打架就放那個通天大道寬又闊。還有特技也是濫用。

總之導演不拍續集就好了啊。

(END)

最後考一下大家的眼力,以下兩幅劇照,哪個是原版哪個是續集?

Ⅱ 孫悟空在地上畫一個圈,讓師父站在裡面,是什麼意思

1、悟空以金箍棒畫一阻妖之圈,讓唐僧等坐在圈內,便去化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誤入獨角兕大王之魔洞。悟空忙趕去與魔交戰,卻被那魔拋出一個圈子,將金箍棒套去。

2、在度過了通天河之後,師徒四人繼續向西前行。看著師父如此狼狽,孫悟空挺身而出,他用金箍棒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讓師父站在裡面,這樣,不論是豺狼虎豹,還是邪魔妖法,就都不敢靠近師父了。之後,孫悟空就架起筋斗雲,飛到南方,給師父找吃的去了。

3、孫悟空剛走,豬八戒嘲笑唐僧是孫悟空的囚犯。不然,怎麼孫悟空在地上畫一個圈,唐僧哪裡肯做囚犯,起身,帶著兩個徒弟,繼續向西溜達了。師徒三人來到一座宅邸門口。只見這宅子之中,物品器具一應俱全,唯獨看不到主人的蹤影。

4、豬八戒把桌子上的三個納錦背心兒給拿了出來,想給師父禦寒用。唐僧作為一個虔誠地佛教徒,才不會用偷來的東西呢,所以斷然拒絕了豬八戒的提議。唐僧不用,豬八戒和沙僧可不在乎這東西是不是偷來的,紛紛把背心兒披在身上。

5、這其實是妖怪的繩子變成的,被妖怪給抓走了。妖怪,是金皘山上金皘洞的獨角兕大王。孫悟空發現師父被抓走之後,前去找妖精算賬,這妖精竟然和孫悟空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最後,還從懷里拿出一個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把孫悟空的金箍棒給套進去了。沒了金箍棒,孫悟空也只能落荒而逃。

6、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Ⅲ 唐僧師徒4人的性格特點和代表事

孫悟空:敢於斗爭、藐視一切封建權威的叛逆精神,見義勇為,不畏強權,萬事理為先,勇於創新的精神。具有鮮明的愛憎,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絕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頭腦。

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愛貪圖女色,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

沙僧:憨厚,忠心耿耿,不象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象豬八戒那樣花痴不改,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

唐僧:處處以慈悲為懷,悲天憫人。頑固。胸懷天下,惠及黎民百姓,為了求取真經而不惜遠行,並在所到之處宣揚佛法和親民敬君思想。

代表事件說不太清楚了。

孫悟空形象有三個主要特徵:
首先是他敢於斗爭、藐視一切封建權威的叛逆精神。孫悟空本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上的一隻石猴子,他出世後,就在仙山福地過著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龍宮,他「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在冥府,他使十殿閻王躬身作揖。他敢自稱齊天大聖,高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大鬧天宮,把那些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嚇得驚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權威,在他面前一個個威風掃地。此外,他還敢於罵如來佛是妖精的外甥,罵觀音菩薩「該她一世無夫」。對人間之王,他更是蔑視。他對烏雞國國王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國國王生病,他就用馬尿和葯丸給國王治病。這種無法無天,敢於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間的一切權威挑戰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強烈願望,是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的基本特點。這個特點體現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
其次,孫悟空具有鮮明的愛憎。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群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著濃厚的感情。正如車遲國的眾僧所稱頌的:專秉忠良之心,鏟鋤人間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他為車遲國的五百名無辜和尚解除了災難;在比丘國,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孩的性命;在隱霧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貧苦的樵夫;他三調芭蕉扇,熄滅了火焰山的大火,既開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當地人民的困苦。他對唐僧總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盡委屈,對取經的事仍然竭忠盡力,對唐僧也一如既往地愛護關心。對豬八戒,他雖然不時挖苦諷刺,有時也捉弄一番,卻是善意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取經隊伍團結。可是,他對害人的妖精,卻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時,盡管唐僧念緊箍咒使他頭痛難忍,甚至用斷絕師徒情義的手段來阻止,仍然動搖不了他除惡務盡的決心。孫悟空形象這一特點,寄託了古代人民要求團結斗爭、爭取自身解放的堅決決心。
再次,孫悟空還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絕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頭腦。他在菩提祖師處學得了七十二變和翻筋斗雲的高超本領,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了火眼金睛,在龍王處討得如意金箍棒,於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他不因為自己神通廣大就放鬆警惕,或不動腦筋,相反他能夠在異常復雜的情況下敏銳地發現疑點,尋根究底,揭穿妖魔的偽裝。他善於觀察了解,經常找當地山神土地查詢情況,或用火眼金睛觀察動靜,或變成小飛蟲到敵人內部去探聽虛實。他還善於運用各種巧妙的戰術來戰勝妖魔,或鑽進妖魔肚皮,或變成妖魔的親友,或奪取他們的法寶,或搗毀他們的巢穴。他總是無往而不勝。孫悟空的斗爭藝術,凝結著古代人民豐富的斗爭經驗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對人們仍有著啟發和教育意義。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原本看不出什麼特殊的優點,還有多處毛病。他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點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雲棧洞,豬八戒被收服後,八戒從此才稍歸正道,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是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愛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為什麼連這樣一個人也最終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凈壇使者」呢!這與豬八戒的知錯必改,能聽取領導和同事的意見有很大關系。做到了懸崖勒馬、甚至是浪子回頭,在取經事業中的他對師兄的話算得上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總算是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結果吧。
個人認為沙僧比較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里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象豬八戒那樣花痴不改,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雖然個性不鮮明的他戲份不多,但我覺得《西遊記》里不能缺少這個人物。因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假想一下,沒有他的取經之路,互不服氣的孫、豬二人的爭吵會把那個死板的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沒等妖怪來襲,唐帥就先被兩個徒弟氣吐血了!盡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廣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們的心裡會產生一種平和(類似女孩子在平淡如水的愛情里找到的安全感)、發出一聲贊嘆:憨厚的人是最可愛的!
唐僧是《西遊記》中形象最單薄的一個,實在沒有什麼好分析的,總的來說,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得道高僧,處處以慈悲為懷,悲天憫人。但他太過慈悲,甚至有些迂腐、頑固。

Ⅳ 揭密真實的師徒傳承(一):為什麼剛入門師父會提三個

現代各行各業的人材,大都是通過班級授課制培養出來的;而在古代各行各業的人材大都是師父帶徒弟帶出來的,也就是傳統師徒制。
我是上課不教放學教的補習班
班級授課制不可否認都很多的優越性,比如:可以充分發揮老師規模化教學能力,同時培養大數量的學生;教學講究循序漸進,學生獲得系統扎實等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方:過份強調專業理論不注重品性德育的培養,束縛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創造性,理論知識常常與生活工作實踐相脫節等等。
而我們傳統的私塾叢林,其實就是班級授課制和師徒制的相結合,除了教的內容可能保守,但教學方式那是相當先進的!
以上大都可以在網上搜到,下邊說點師徒制干貨,網上不容易搜到的。
傳承就是大手牽小手!
古代,如果有人想學點真東西,但凡想跟一個「真」師學習,最初的階段,真師往往會向學生提三個條件:
1、你跟了我,那從今天起,就只能聽我一個人講,其他任何人講的都不能聽;
2、所有關於我們專業理論相關的,以及不相關的書籍,不經過我同意,你不能看;
3、所有你以前學過的所有東西,統統作廢扔掉,跟著我重新學。
猛然一聽,這三個條件很苛刻,原來老師是變態呀!
學生弟子如果不能理解這三個條件的深意,性子急的可能調頭就走,性子綿的可能會在心裡憋幾天氣,最後找個機會委婉地拒絕師父,然後再走。
現在我們來說這三個條件的深意:
現在幾點?
第一條說的其實是大家熟知的手錶定律。
在你無法通過其他途徑判斷時間的時候,你左手腕錶上顯示8點,右手腕錶上顯示9點,請問現在幾點?同理,如果你同時跟在兩位不同的老師學習,這個老師說A是紅色,那個老師說A是藍色,好吧!請問A是什麼顏色?就問你心塞不心塞?糾結不糾結?你想不想回家找媽媽?!
說時間就是生命你肯定不信!
第二條主要是為了節約學生的時間和生命。
在老師教學的過程中,會安排一些書讓你精讀,開闊你的眼界,讓你知道還有其他什麼情況,或者是為了讓你更深刻的理解老師上課講的東西。世界上的書籍億萬本,說好聽點兒:天下文章一大抄;說難聽點兒就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如果你堅持題海書海戰術漫無目的地濫讀,或者只憑興趣讀,可能讀一輩子書沒讀幾本,啥也沒學到,你已經去世了。如果你不信,咱們可以來一個簡單的小學四年級的算術題:
假設小明一星期讀一本書,小明讀80年,可以讀幾本?
解:80年×12月/年×4星期/月×1本/星期=3840本。
看到沒?小明兢兢業業讀80年,才讀3840本!
老師給你安排好書,讓你直接精讀,是在節約你的時間和生命,沒錯吧!
我集合了一切美!你們可以叫我拼拼姐,湊湊妹!我要嫁給你!
第三條自然是為了讓學生系統扎實,最終學出來的,不是東拼西湊的,而是完美有機融合為一體。
如果你學佛,你遇到給你提這三個條件的老師,趕緊從了吧!用佛家的話來講,這三個條件都是讓學生弟子斷煩惱的,心思清靜的。沒煩惱心思清靜,學起東西來才容易精進。
心地清靜,精進之後,就到了師徒學習的第二個階段:
到了這個階段,真師會提倡學生「十方參學」,就是誰的理論都可以聽了,不論張三李四妖魔鬼怪,什麼書都可以看,不分古典現代影視漫畫。
為什麼又什麼都可以聽可以看了?因為你現在有辨別能力了,你的所見所聞對你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經典小說影視劇里,主人公下山之後,偏偏和所謂的邪魔歪道交成朋友,和所謂的名門正道發生生死矛盾沖突的原因:因為主人公經過在師門的初級階段學習,下山之後,他已經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發現那些被稱為邪魔歪道的人豪俠正義光明磊落,那些自持名門正派的人道貌岸然行事齷齪。在第(四)篇會專門分享如何下山游歷,這一篇就簡單提一下。
油燈在「天地君親師」那篇文章里說了傳承,今天說的就是傳承里的師承。
我們看孫悟空是如何學藝的。
不許放下還放狗!!!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孫悟空離開花果山,周遊四海,嘗盡苦頭,尋仙訪道。來到方寸山,拜到菩提門下,和師兄弟們吃住在一起,心無雜念地生活了七年,做了七年生活中的雜活。不幹雜活的期間,就讀師門里放置的書籍。
這七年就是真正的修學:
1、在方寸山,像被隔離了一樣,這期間孫悟空沒有聽別的師父高人講道。符合第一條!
2、這期間孫悟空沒機會上網,也看不到外界的雜書,只能看師門里放的書,師門里放的書自然都是經菩提同意可看的書。符合第二條!
3、孫悟空去之前,本來就什麼都不會,也沒有什麼可以作廢的,只要學就是在重頭開始學。符合第三條!
經過這七年的「隔離」,他心思純凈,自然就悟了,學什麼都會有靈性有悟性,非常快。(明真相的讀者們都知道郭靖悟性極高,一點兒也不笨;因為江南七怪不會教,罵郭靖笨,不明真相的讀者們就以為郭靖很笨,這都是被江南七怪誤導了!在第(五)篇會專門講什麼才是真師,好老師!)
菩提當著大眾學生問悟空學不學「術流靜動」這類普眾技能?孫悟空不學,好樣的,就是要堅持學習「核心技能」。
菩提裝著生氣,讓孫悟空半夜找他,孫悟空學了一夜,學會了「核心技能」七十二變。
好像白幹了七年活,只學了一晚上!
(天地君親師那篇文檔里說過「親傳」,平常對著大眾都能學的,誰也強不過誰的,都是「普眾技能」,只有親傳的才是可以助你成功,超越別人的「核心技能」)
孫悟空真的是一夜學會七十二變的嗎?不,是經過他七年的准備,有了量的積累,質變發生在那一夜。
古有漸悟和頓悟之爭,在普通百姓中間,頓悟勝了。因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頓悟省心省力不辛苦。所以,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愛頓悟。頓悟就屬於普眾技能。而在普通百姓之上的精英之層,漸悟還是佔主導地位。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經年累月的基礎積累,哪裡會有一夜之間的高樓玉宇?有人會有說,海市蜃樓就是!
郭德綱和小嶽嶽!一位師,一位徒。
今天這篇(一),我們分享師徒制里師父具體要求的條件;下一篇(二),我們會分享在師徒制弟子學生自身應該具備的學藝條件;下下一篇(三),給朋友們分享孫悟空那七年,覺遠挑水究竟修行了些什麼,是怎麼積累那些量的;下下下一篇(四),給朋友們分享弟子學生是下山游歷歷練打怪暴裝備長經驗升級的;下下下下一篇(五),給朋友們分享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為你解密為什麼同樣一個弟子跟江南七怪是那樣兒,跟馬鈺洪七公又另一個樣。

Ⅳ 《西遊記》中觀音為什麼要給唐僧物色三個徒弟

《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安排孫悟空等人成為唐僧的徒弟,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取經團隊,有著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整體上的象徵意義,是角色設定的要求;其二是故事敘述性和趣味性的必然要求,否則《西遊記》不會成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不會流傳至今;其三是觀音菩薩和唐僧師徒之間的對應關系。

最後還有一點,按照有關研究《西遊記》和南亞神話傳說和佛教史專家的論點,觀音菩薩最早的形象之一中,有一尊三首形象,三個面部正面是位菩薩文相,左面為豬臉,右面為一藍色神祇。這一形象起源於婆羅門教,後來被佛教吸收。如果將這一形象分化,就是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而孫悟空的高深法力則是觀音菩薩願力的展現。

西天取經,是如來佛祖安排給觀音菩薩的任務——觀音原是取經人。從這樣的角度分析,唐僧師徒四人可以看作是觀音菩薩的一種分身。觀音菩薩給唐僧安排三位徒弟,是整個分身不同法力和願力的某種示現,理解了這點,對這樣的角色設定也就覺得合情合理了。

Ⅵ 師父讓我給觀音菩薩化妝是什麼意思

師傅讓你給觀音菩薩化妝,應該是有說法的吧,這個只有你師傅知道了,你可以問一下他

Ⅶ 為什麼師父會對5個徒弟非常好

師徒如父子,幾人生活在一起,就和家人一樣,師父就是長輩,和父母一樣疼徒弟是很正常的。

Ⅷ 唐僧師徒四人站成一排合影,而且師父必須站在左數第二個位置,有幾種站法

師父必須站在左邊第二個位置,則還剩三個位置,對於左邊第一個位置來說現在師兄弟三人都可以坐,有三種可能,則右邊第一個位置現在還有兩種可能,最後一個位置只有一種可能,所以總共3×2×1=6種站法。

Ⅸ 為什麼說師父和徒弟們也是一家人

因為古語就有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師父愛徒弟就如父母愛孩子一樣,徒弟敬師父就如孩子敬父母的心是一樣的。所以說師父和徒弟們也是一家人。就像《西遊記》中那樣,師徒四人和白龍馬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團隊,團結一致,互相包容,互相幫助努力向前,最後終於取到了真經。

感恩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安康到久久!

Ⅹ 為何說《西遊記》師徒四人,真實形象讓人毛骨悚然

豬八戒在高老莊初次登場,作者是這么描述其外貌——卷臟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是一個野豬精的形象,並且也是有獠牙的。八戒曾在第20回自誇道:“不瞞師父說,老豬自從跟了你,這些時俊了許多哩。若象往常在高老莊走時,把嘴朝前一掬,把耳兩頭一擺,常嚇殺二三十人哩。”

至於沙僧,雖比豬八戒和孫悟空好看了點,但相貌也是凶神惡煞。《西遊記》第二十九回,唐僧向寶象國國王介紹時,有詳細的沙僧外貌描寫:“第二個徒弟姓沙,法名悟凈和尚,他生得身長丈二,臂闊三停,臉如藍靛,口似血盆,眼光閃灼,牙齒排釘。” 一丈二的身高,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就是4米,簡直是個“巨人”。並且“臉如藍靛”,也就是說他的臉應該是藍黑色的。《西遊.伏妖篇》的沙僧也更為符合原著形象。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991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220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079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1030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785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70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300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274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270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