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面部清潔 » 中醫秘方怎麼自製洗面奶

中醫秘方怎麼自製洗面奶

發布時間: 2022-09-23 17:04:43

A. 潔面增白有什麼金方

中醫學認為,顏面晦暗無澤主要是由於氣血津液虧虛,不能滋養肌膚;太陰氣虛,津液輸布代謝失常;血瘀痰阻,脈不通,血不流;情志內傷,氣機紊亂,血不能上榮;飲食失節,營養失調,肌膚失養;環境惡劣,風吹日曬等因素所致。治療以滋陰補腎,調理脾肺,舒肝理氣,祛風化痰,活血通絡為主。下述諸方,可供臨床參考選用。
(一)內治方【方一】葛氏服葯取白方【來源】《肘後備急方》【組成】白瓜子中仁6克,白楊皮15克,桃花30克。
【功效】增白悅顏,祛風活血。
【製法】搗末。
【用法】食後服3克,日3次。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方二】隋煬帝後宮面白散【來源】《醫心方》【組成】橘皮30克,冬瓜仁50克,桃花40克。
【功效】活血,燥濕,增白。
【製法】將以上諸葯搗細為末,過篩即成。
【用法】每日三餐飯後,以酒服1克。
【備注】本方葯物易得,原書中謂應用30天即可見效,讀者不妨試用之。
【方三】羊腎湯【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磁石(搗碎水淘去赤汁)、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炙)、熟乾地黃各50克,白茯苓、桂心、石菖蒲、炮附子、五味子、當歸、川芎、石斛、桑螵蛸(微炒)、杜仲(去粗皮,炙)各25克。
【功效】補腎增白。
【製法】上方葯共搗篩為散,每服以羊腎1對,去脂膜水煎,入葯末、生薑各25克。
【用法】去渣空腹、晚食前溫服。
【方四】防風散【來源】《聖濟總錄》【組成】防風、小荊子、梔子仁、枸杞子、白蒺藜、薺苊各50克,石膏100克,甘草25克。
【功效】祛風清熱,解毒潔面。
【製法】上方葯共為細末。
【用法】食後以溫水送下,每服8克,每日2次。
【方五】連翹散【來源】《古今圖書集成·醫部》【組成】連翹、川芎、白芷、片黃芩、川黃連、沙參、荊芥、桑白皮、梔子、貝母、甘草各2克。
【功效】疏風清熱,解毒潔面。
【製法】上方葯搗細。
【用法】水煎食後服。
【方六】增白散【來源】《醫心方》【組成】橘皮、白瓜子各1.5克,桃花2克。
【功效】活血化瘀,增白潔面。
【製法】以上3物為細末。
【用法】食後酒服4克。
【方七】如雪散【來源】《千金翼方》【組成】鉛丹78克,真女菀60株。
【功效】去黑增白。
【製法】上2味為細末。
【用法】酒服4克,日3服,男服10日,女服20日。
【方八】磁石散【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磁石(水淘去赤汁)150克,黃芪、白石英、白茯苓、白術、附子(炮)各50克,杜仲(去粗皮,微炙)75克,五味子、桂心各15克。
【功效】潔面增白。
【製法】上方葯共搗羅為散。
【用法】每服15克,水煎去渣,食前溫服。
【方九】秦椒散【來源】《妙葯寶鑒》【組成】秦椒(去目並閉口微炒出汗)、白芷、旋覆花各156.25克,官桂(去粗皮)62.5克。
【功效】潔面增白。
【製法】上方4味搗羅為細散。
【用法】每服2克,空腹以井華水調下。
【方十】萬安方【來源】《御葯院方》【組成】肉蓯蓉(酒浸)240克,干山葯、五味子各125克,杜仲150克,牛膝(酒浸)、菟絲子(酒浸)、赤石脂、白茯苓(去皮)、澤瀉、熟地黃、乾地黃、山茱萸、巴戟天(去心)各100克。
【功效】增白養顏。
【製法】上方葯共為細末,用肉蓯蓉末250克,酒熬膏和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50~70丸,空腹溫酒下。
【方十一】五參丸【來源】《普濟方》【組成】人參、丹參各3克,沙參、苦參、玄參各30克。
【功效】清熱燥濕,散結潔面。
【製法】上方葯共為細末,用胡桃仁15克,搗碎為丸,如梧桐子大小,貯瓶備用。
【用法】每服30丸,茶湯送下,每日3次,食後服用。
【方十二】肺風丸【來源】《東坦十書》【組成】細辛、旋覆花、羌活各30克,蠶蛾(去翅足)、苦參各60克。
【功效】散寒化痰,通絡潔面。
【製法】上方葯共初為細末,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50丸,茶酒送下,不拘時。
【方十三】遠志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遠志(去心)、山芋、柏子仁、巴戟天(去心)、續斷、杜仲(去粗皮,炙)各100克,菟絲子(酒浸,焙搗)、荊芥、山茱萸、五味子各125克,肉蓯蓉(酒浸,焙)、牛膝(酒浸,焙)各200克。
【功效】補真氣,增面白。
【製法】上方葯共搗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溫酒下。
【方十四】桃花丸【來源】《普濟方》【組成】桃花、桂心、烏喙、甘草各60克,甜瓜子仁、杏仁各30克。
【功效】潔白光悅。
【製法】上方葯共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以溫酒下10丸,日3次。
【方十五】白楊皮散【來源】《肘後方》【組成】白瓜子仁2.5克,桃花2克,白楊皮1克。
【功效】潔面增白。
【製法】上方葯共搗為末,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用法】食後服4克,日3次。
【方十六】白附子丸【來源】《普濟方》【組成】白附子、白芷、杜若各1克,赤石脂、桃花各90克,杏仁、甜瓜子、牛膝各30克,雞糞白、白石脂、遠志、葳蕤各1.5克。
【功效】增白潔面。
【製法】上方葯共為細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食後,以溫牛乳1次入口,下20丸。
(二)外治方【方一】硃砂紅丸子【來源】《御葯院方》【組成】硃砂、白術、白蘞、白附子、白芷、白僵蠶、木香、阿膠各15克,白芨、茯苓、密陀僧各45克,鍾乳粉60克。
【功效】增白去皺,悅澤容顏。
【製法】除阿膠外,余葯共研細末,以水熬阿膠成膏狀,和入葯末中,拌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葯丸。
【用法】每晚睡前以少許溫水、蜜將葯丸化開,調塗面上,第二天早晨再用溫水將葯洗去。
【方二】永和公主洗面葯【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雞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蔞仁各150克,皂莢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
【功效】潔面潤膚,祛風活血。
【製法】將皂莢用火炮後去皮筋,與它葯混合,共研細末,篩去豆殼備用。
【用法】用葯粉洗臉,早晚各1次。
【備注】本方為唐代德宗李適的女兒永和公主用以洗面的美容方。
【方三】永和公主葯澡豆【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白芷60克,白蘞、白芨、白附子、茯苓、白術、鹿角膠各90克,桃仁、杏仁各0.5升,沉香30克,麝香15克,大豆面5升,糯米2升,皂莢5挺。
【功效】潔面增白,祛斑增香。
【製法】桃仁、杏仁湯浸去皮,麝香細研。以小米煮飯,取其清汁製成漿水3大盞,令沸,納鹿角膠溶於漿水中,復入糯米,和膠清煮作粥,薄攤曬之令干,和葯一時,搗細,羅為散,取大豆面重和之,攪拌均勻。又取白酒半盞、白蜜60克,加熱,令蜜消。即一時傾入澡豆內,拌之令勻,曬干。
【用法】常以葯洗手面。
【備注】本方為唐永和公主日常護膚所用。
【方四】御前洗面葯【來源】《御葯院方》【組成】糯米1升,黃明膠、白芨、白蘞、藁本、川芎、細辛、甘松各30克,大皂角240克,白芷、白檀香各60克,白術、茯苓各45克,沉香15克,楮桃兒90克。
【功效】潔面潤膚,祛風除斑。
【製法】糯米碾作細粉,黃明膠炒成珠子,大皂角火炮去皮,藁本、川芎去皮,細辛去土葉,甘松去土。除糯米外,余葯共研成細末,加入糯米粉,拌勻,密封儲存備用。
【用法】洗面。
【備注】本方為元代專供皇帝洗面用的宮廷秘方。
【方五】變容悅澤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生白附30克,白芷15克,密陀僧、胡粉各45克。
【功效】增白澤面,祛風除濕。
【製法】上葯搗,羅為末,以羊乳和之。
【用法】睡前以葯塗面,晨起用暖漿水洗去。
【方六】玉屑膏一【來源】《醫方類聚》【組成】玉屑、珊瑚、木蘭皮、辛夷各45克,白附子、川芎、白芷各30克,冬瓜子仁、豬脂各120克,桃仁、商陸各250克,牛脂90克,白狗脂500克。
【功效】增白消斑,活血祛風。
【製法】以上葯物除玉屑、珊瑚及諸般脂外,並細銼,先於銀鍋中以文火消諸般脂令熔,然後下諸葯,同煎三上三下,令白芷色黃為度,濾去,下玉屑、珊瑚末,攪令勻,於瓷器中盛,備用。
【用法】每夜塗面,次日晨起以米泔水洗去。
【方七】崔氏澡豆方【來源】《外台秘要》【組成】白芷120克,川芎、玉竹、白術、冬瓜仁、皂角末各150克,蔓荊子2合,梔子仁、瓜蔞仁各3合,豌豆3升,豬腦1合,桃仁1升,鷹屎3枚,商陸90克。
【功效】潔面增白,潤膚祛斑。
【製法】上14味,諸葯搗末,其中冬瓜仁、桃仁、梔子仁、瓜蔞仁別搗如泥,其中豬腦、鷹屎合搗令相得,然後下諸葯,更搗令調,以冬瓜瓤汁和為丸。
【用法】每洗面,用漿水,以此當澡豆用訖,敷面脂如常妝飾,朝夕用之。
【方八】瑩肌如玉散【來源】《普濟方》【組成】綠豆、楮實子、白芨、白丁香、砂仁、升麻各15克,山柰子9克,皂角1500克,糯米500克。
【功效】潔面潤膚,祛斑。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和勻。
【用法】常用洗面。
【方九】豬蹄湯【來源】《醫方類聚》【組成】豬蹄1具,桑白皮、川芎、葳蕤(玉竹)、白芷、茯苓各90克,商陸、白術各60克。
【功效】潤膚增白。
【製法】以上8味,以水3斗煎豬蹄及葯,取1斗,去滓,備用。
【用法】每溫1盞,洗手面。
【方十】皇帝塗容金面方【來源】《萬病回春》【組成】硃砂、干胭脂、官桂各6克,烏梅5枚,樟腦15克,川芎少許。
【功效】潔面潤膚。
【製法】烏梅去核,與其他葯共研細末。
【用法】每夜臨睡以唾津調葯,搽面上,次日早起用溫水洗去。
【備注】此方為明代名醫龔廷賢所撰《萬病回春》中收錄的宮廷美容秘方。
【方十一】桃仁澡豆方【來源】《醫方類聚》【組成】桃仁、蔓荊子各1升,白術180克,土瓜根210克,豌豆2升。
【功效】潔膚祛斑。
【製法】將桃仁湯浸,去皮,細研,與它葯共搗細,羅為散,以醋漿水和。
【用法】洗手面。
【方十二】白面方【來源】《千金要方》【組成】牡蠣90克,土瓜根30克。
【功效】清熱散結,潤膚增白。
【製法】上葯為末,白蜜調勻。
【用法】每夜臨卧時塗面,次日晨起以溫漿水洗去。
【方十三】金國宮女八白散【來源】《必用全書》【組成】白丁香、僵蠶、白蒺藜、白牽牛、白芨各120克,白芷75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8克,皂角50克,綠豆少許。
【功效】潤膚增白,祛風止癢。
【製法】皂角去皮、弦,與他葯共研細末,和勻。
【用法】常用此方清洗面部。
【備注】本方為古代宮廷美容良方,相傳為金章宗元顏璟宮中宮女洗面所用。
【方十四】玉容西施散【來源】《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組成】綠豆粉100克,白附子、白芨、白蘞、白僵蠶、白芷、天花粉各50克,甘松、山柰子、茅香各15克,零陵香、防風、藁本各6克,肥皂角1挺。
【功效】增白潤膚,清熱祛風。
【製法】皂角去弦、皮,諸葯共研細末。
【用法】洗面。
【方十五】玉女桃花粉【來源】《事林廣記》【組成】益母草300克,煅石膏60克,滑石、蚌粉各30克,胭脂3克。
【功效】潤膚增白,悅澤容顏。
【製法】益母草曝干燒灰,以稠米湯和丸如鵝卵大,熟灰水煅一晝夜,火勿令焰,焰即黑。取出搗碎,再搜煉二次,加入余葯,共研為粉。放麝香一枚,入器收之。
【用法】早晚洗面用。
【方十六】麝香面膏【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麝香15克,豬胰3具,瓜蔞瓤150克,蔓荊子、桃仁、酥各90克。
【功效】潤膚增白,去皺添香。
【製法】豬胰切,桃仁湯浸去皮尖。諸葯細研,綿裹,以酒2升,浸三宿。
【用法】每夜塗面。
【方十七】錢王紅白散【來源】《事林廣記》【組成】白芨、石榴皮、白附子、冬瓜子、篤薷香各30克。
【功效】潤膚增白。
【製法】上葯為細末,以酒浸3日。
【用法】早起洗面畢,敷之。
【方十八】羊髓膏【來源】《聖濟總錄纂要》【組成】羖羊脛骨髓60克,丹砂15克,雞子白12克。
【功效】潤膚白面,悅澤紅顏。
【製法】上3味,先將髓並丹砂入缽中,研令極細,以雞子白調和令勻,入瓷盆中盛。
【用法】每晚塗抹面部。
【備注】羖羊即公羊。
【方十九】羊乳膏【來源】《千金要方》【組成】白羊乳2升,羊胰2具,甘草60克。
【功效】潤膚增白。
【製法】羊胰水浸去汁,細擘;甘草為末。上三味相和一夜,貯瓶備用。
【用法】以醋漿洗面,生布拭之,夜敷葯兩遍。明旦以豬蹄湯洗去。
【方二十】玉容粉【來源】《清太醫院配方》【組成】綠豆粉、滑石各60克,玄明粉、白丁香、白附子、白芷、白僵蠶各30克,硃砂4.5克,鉛粉9克,冰片1.5克。
【功效】潤膚增白,祛風清熱。
【製法】上葯共研細末。
【用法】以人乳調粉1.5克,每日早晚洗面後敷面上。如無人乳,可以蛋清兌水少許調之。
【備注】本方為清代宮廷美容秘方。久久敷之,可使面色溫潤,容顏光滑,尤似美玉,故雲玉容粉。
【方二十一】滋潤手面方【來源】《體仁匯編》【組成】杏仁、天花粉各30克,豬胰3具,紅棗10枚(去核)。
【功效】潤膚增白,去皺防裂。
【製法】上葯以酒浸泡,14天即成。
【用法】早晚以葯搽洗手面。
【方二十二】白附子膏【來源】《外台秘要》【組成】白附子、青木香、丁香、商陸根、密陀僧各30克,細辛、羊脂、金牙各90克。
【功效】悅澤增白,除斑。
【製法】上8味,以酒3升漬一宿,煮取1升,去渣,納酥0.5升,煎1升膏。
【用法】夜塗面上,旦起溫水洗,不得見大風日。
【方二十三】隱居效驗方【來源】《肘後備急方》【組成】烏賊骨、細辛、瓜蔞、乾薑、川椒各60克。
【功效】潤膚增白,除斑。
【製法】上葯切,以苦酒浸3日,以成,煉牛髓1000克,煎之,苦酒氣盡,葯成。
【用法】塗面。
【備注】本方原是南北朝時著名醫家陶弘景的經驗方。
【方二十四】面黑令白方【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瓜蔞瓤90克,杏仁30克,豬肚1具。
【功效】潤膚增白。
【製法】上葯同研如膏。
【用法】每夜塗之。
【方二十五】悅白方【來源】《千金方衍義》【組成】豬胰2具,豬蹄1具,豆面4000克,冬瓜仁15克,細辛、白術、土瓜根各30克,防風、白蘞、白芷各60克,商陸90克,皂角5挺。
【功效】潤膚增白,祛風清熱。
【製法】豬胰去脂。諸葯和搗,絹羅,取大豬蹄煮令爛作汁,和散為餅,曬干,再搗為末,羅過備用。
【用法】洗手面。
【方二十六】面白如玉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羊脂、狗脂各1000克,白芷250克,烏喙60克,甘草30克,半夏15克。
【功效】潤膚增白。
【製法】上葯細銼,並脂同煎,候白芷色黃,膏成,以綿濾去渣,瓷器中貯。
【用法】每夜取用塗面。
【方二十七】崔氏臘脂方一【來源】《外台秘要》【組成】白蠟300克,桃花、菟絲子、白芷、木蘭皮、細辛、辛夷仁、茯苓、土瓜根、瓜蔞根、白附子、杜衡、桃仁、杏仁各1克,蔓荊子油2.5升,羊髓、鹿髓脂各1合。
【功效】嫩膚增白。
【製法】上18味,並細切,以苦酒漬一宿,用上件臘油髓等煎如面脂法。其中蔓荊子油、酒在前,煎令煙出後,然始下醋髓訖,內諸葯,候白芷色黃,膏成,任用。
【用法】每以澡豆洗面,然後塗之。
【方二十八】廣濟澡豆方【來源】《外台秘要》【組成】白術、白芷、白芨、白蘞、茯苓、藁本、葳蕤、山葯、土瓜根、天門冬、百部根、辛夷仁、瓜蔞、藿香、零陵香、雞舌香各90克,香附子、阿膠各120克,白面1500克,楝子300枚,蓽豆5升,皂莢10枚。
【功效】潔面增白。
【製法】上22味搗篩為末。
【用法】每夜以水和,將塗面,至明,溫漿水洗之。
【方二十九】白雪膜【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新鮮雞蛋3個,酒適量。
【功效】潤膚增白除皺。
【製法】取雞蛋浸於酒中,密封20~30日後。
【用法】取蛋清卧前敷面,次晨用清水洗,每周1次。
【方三十】澡洗葯【來源】《御葯院方》【組成】干荷葉500克,威靈仙、藿香葉、零陵香、茅香各250克,甘松、白芷各120克。
【功效】香身護膚。
【製法】將上葯搗為粗末。
【用法】每次取葯約100克,裝入絹袋裡,放入兩桶水中煎煮,三沸之後,待溫度適宜進行沐浴。如涼,可再添加開水。
【方三十一】張貴妃面膏【來源】《肘後方》【組成】雞子1枚,丹砂60克。
【功效】增白祛斑。
【製法】雞子穿去其黃,丹砂研為細末後納入雞子中,然後封固蛋殼破口,安放於白雞腹下與正常受精卵一起孵化,待雞孵出後,即可取出,以此雞子備用。
【用法】用時,洗凈面部,取之敷面。
【備注】應用五次左右,即可使面白如玉,光潤照人,並去除面上黑斑。張貴妃即南朝陳後主的妃子張麗華,其性聰慧,美艷超群,極受寵遇。
【方三十二】太平公主面葯【來源】《瑣碎錄》【組成】三月三日取桃花,七月七日取烏骨雞血。
【功效】增白潤膚。
【製法】桃花為末,與雞血調和。
【用法】用時,塗面及身。
【備注】本方為唐代女皇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太平公主用來美容的面葯配方。
【方三十三】玉屑膏二【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玉屑、密陀僧、白附子、珊瑚各60克。
【功效】增白潤膚,祛瘢痕。
【製法】上葯均研為細末。
【用法】每晚臨睡時,以真牛酥調葯末6克塗面,次日早晨用溫水洗去。
【方三十四】變白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雲母粉30克,杏仁30克。
【功效】潔面祛斑。
【製法】杏仁用熱水燙後去皮尖,然後將上二味葯細研,入銀器中,以黃牛乳拌,略蒸過。
【用法】夜卧時,以之塗面,晨起以水洗去。

B. 美白祛斑中葯面膜配方可以當洗面奶用嗎暗黃,有癍

無論你的是什麼類型的色斑,找准色斑形成的原因是祛斑的關鍵所在。





C. 純中葯配方的潔面乳有哪些

潔面乳裡面一般沒有酒精哎,而且有些化學成分是必須添加的,要不然沒有效果啦推薦幾款比較溫和、相對化學成分較少的牌子:相宜本草 佰草集 百草堂 DHC 菲詩小鋪 韓國思美蘭 屈臣氏(這個牌子部分產品含有酒精) 里美佰草集的潔面乳算裡面最自然的你選的時候最好再看看成分說明

D. 中葯面膜配方

中葯面膜配方很多,現在也有很多用中葯配置的先出面膜。像京潤珍珠面膜,七子白面膜,酒糟面膜等,這些產品都是企業經過測試,配方和效果都能經過檢測的,不放心自己配置的中葯面膜的話,可以去試試這些面膜。

珍珠面膜是珍珠粉加水或蜂蜜、牛奶等做成的,有祛斑去痘印,美白祛皺的功效,珍珠粉的功效還是很強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葯面膜使用前也要記得做過敏測試,因為還是有人爆出使用中葯面膜過敏的,雖然效果很好,也不能一味的經常使用,控制在每周不超過三次,每次15分鍾左右,乾性皮膚注意補水,每周不超過2次。調好的面膜盡量在一周內用完,放太久,裡面的細菌會變多,這種面膜敷臉上可能危害比較大。

E. 洗發露、牙膏、潔面乳、面膜、它們裡面的中葯配方是什麼分別起(君臣佐使)什麼作用

洗發產品
洗發水(shampoo)是除去頭皮、頭發上的污垢,抑制頭屑生成和頭皮瘙癢,保持頭皮和頭發清潔與健康的洗發用個人護理用品。洗發水以十二烷基硫酸鈉、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椰子油二乙醇醯胺等為主表面活性劑,按一定配方配製了功能性洗發水.研究了表面活性劑種類、添加劑用量以及中草葯提取液等對洗發水的發泡性能、穩定性、細膩度和調理性能等的影響,可分成以下幾種主要類型:1、從洗發水的製品形態上,有液狀洗發水和膏狀洗發水之分;2、有防止洗發水中成分損傷頭發的調理性洗發水;3、有抑制頭屑和頭皮瘙癢效果的防頭屑洗發水;4、含有護發素功能(防靜電、保護頭發、修復頭發損傷等)的洗發護發合二為一的二合一洗發水;5、將上述若干功能合並一起的多功能洗發水。
洗面奶是由油相物、水相物、部分游離態的表面活性劑、營養劑等成分構成的乳液狀產品。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洗面時借油相物溶解面部油溶性的脂垢;借其水相物溶解臉面上水溶性的汗漬污垢。此外,洗面奶中部分游離態表面活性劑具有潤濕、分散、發泡、去污、乳化五大作用,是潔面品的主要活性物。在洗面過程中,協同油相物與水相物共同除去污垢、油彩、脂粉、美容化妝品殘跡等。若在洗面過程中輔以按摩,令皮膚更好地吸收其營養或療效成分,則潔膚營養保健效果更佳。
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磨擦劑、潔凈劑、濕潤劑、膠粘劑和芳香劑。磨擦劑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起去污、磨光的作用;潔凈劑可以穿透並松解牙面沉積物,乳化軟垢,起到類似肥皂的作用;濕潤劑的作用使牙膏不易乾涸;膠粘劑的作用是穩定膏體,避免水分;芳香劑可以使刷牙者感到口腔清爽舒適,減輕異味。普通的牙膏都含有以上成分,可以達到清潔牙齒的作用,適合於所有的人使用。
為了增強牙膏在某些方面的作用,目前的許多牙膏中都增添了一些葯物成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含氟牙膏:含氟牙膏在市場上非常多見,它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礎上,增加了氟化物成分。目前已證實,含氟你具有明確的預防齲齒的作用。因此,含氟牙膏的應用得到了口腔醫學界的充分肯定。許多含氟牙膏還添加了鈣,以促進脫礦的牙齒表面再礦化。有些含氟牙膏中還添加了一些葯物成分,合並使用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含氟牙膏具有增強牙齒抗齲功能的作用,大部分人都可以應用含氟牙膏,尤其是處於齲病易期的青少年。但是,對於高氟地區的人來說,為了避免過度攝入氟,一般不要使用含氟牙膏。對於年齡過小的兒童,為了防止在刷牙時吞咽牙膏,造成氟的過量攝入,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和其他葯物牙膏。
中草葯牙膏:它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礎上添加了某引起中草葯,如兩面針、田七、黃芩等具有消炎止血作用的葯物,希望能夠對緩解牙齦的炎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消炎葯物牙膏:在普通牙膏的基礎上加入某些抗菌葯物,如洗必泰牙膏、康齒寧牙膏等。這些葯物一般都具有消炎抗菌作用。
防過敏牙膏:在牙膏中加入脫敏成分,對牙本質過敏可以起一定的緩解作用。
去垢增白牙膏:這類牙膏中含有過氧化物或羥磷灰石等葯物,幫助去除牙石,增加牙齒潔白效果。
另外,還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兒童牙膏,它主要在牙膏的顏色、口味和香型上做了改變,以增加兒童的刷牙興趣。而且,在包裝上也用盡心思,盡量吸引兒童的注意。

F. 老中醫六味洗面奶

光洗洗面奶是沒用的,建議用老中醫的六味祛痘霜,比較有用

G. 誰有自製中葯美白祛斑面膜的秘方

1.淡斑滋養面膜

配方:當歸、桃仁、川芎、白芷、白附子、白及粉各等量,鮮乳、蜂蜜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以上6種中葯粉各50克,混合後裝瓶備用。

(2)之後取出瓶中一小勺的混合中葯粉放入碗中。

(3)加鮮乳適量調成糊狀。

(4)最後再加入一毫升的蜂蜜進行混勻。

用法:用小刷子將面膜均勻地塗於臉上,20~30分鍾後洗凈,每周2~3次。

2.玫瑰淡斑面膜

配方:當歸、桃仁、白芷、綠豆、白茯苓、白及各等量,玫瑰精油3滴,玫瑰花水適量。

製作方法

(1)取以上的六種中葯粉各50g,將它們混合後裝入瓶中備用。

(2)然後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葯粉1小匙,放入碗中。

(3)加玫瑰花水適量調勻。

(4)最後加入3滴的玫瑰精油進行混均勻。

用法:用小刷子將面膜均勻地塗於臉上,20~30分鍾後洗凈,每周2~3次。

3.珍珠抗皺面膜

配方:當歸、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等量,珍珠粉或胎盤粉1/2量,水適量,蜂蜜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當歸、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50克、珍珠粉或胎盤粉25克,混合後裝瓶備用。

(2)然後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水適量調成糊狀。

(3)再加入少許蜂蜜混勻。

用法:用小刷子將面膜均勻地塗於臉上,20~30分鍾後洗凈,每周2~3次。

4.粉美白面膜

材料:珍珠粉、牛奶、蜂蜜

做法

將珍珠粉和牛奶以及蜂蜜混合之後塗抹在臉上。注意蜂蜜的量不能夠太多,否則會導致塗抹在臉上的時候出現不均勻的情況。二十分鍾之後用溫水清洗臉頰。在敷面膜的時候也可以稍微的按摩一下面部肌膚,這樣能夠很好的促進血液循環,淡化色斑。另外,做這種面膜的時間最好選擇每天晚上睡覺之前。

功效:珍珠粉以及牛奶都具有很好的美白以及滋養肌膚的作用,經常使用還能夠淡化色斑,一舉多得。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2771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421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1372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1325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106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989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0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569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479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385